文章經淘漉音樂授權轉載(ID:taolumusic)
一天票房突破8億,上映不到十天突破57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
根據預測要沖擊90億票房的高峰。
《哪吒2》給了全世界影壇一個震撼。
無論從票房上講,還是從“第二部永遠不如第一部”的魔咒上來看,“哪吒”都是奇跡。
吳京、賈玲等人紛紛來祝福,期待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當《哪吒2》的開場畫面在大銀幕上鋪展開來,我瞬間被震撼了。
這部電影的特效,簡直可以用“炸裂”來形容。
特效鏡頭數達到了1948個,比第一部的總鏡頭數還要多。
比如哪吒重塑肉身的過程,采用了更加復雜的粒子特效,展現出血肉、骨骼、能量交織的動態生成效果,龍宮的設計更是打破了傳統水下宮殿的刻板印象,融入了賽博朋克式的科技元素。
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2》在多個方面實現了突破,第一部的核心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講述的是個體對命運的抗爭,他被命運捉弄,被世人誤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反抗。
這種反抗是單純的、直接的,充滿了少年的熱血和沖動。
《哪吒2》則更進一步,探討了個體與更龐大權力體系的對抗, 哪吒的反抗變得更加復雜和深刻。
他不再只是單純地反抗自己的宿命,而是要在更復雜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面對更大的規則與權威。
第一部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在第二部中再次深化。
餃子把這個傳統的中國故事,以一種新的姿態展現,不管是內核還是技術觀感上都無可挑剔。
但其實餃子不是專業的電影人,可以說是半路出家。
他是個實實在在的80后,原名叫楊宇。
家里父母都在醫院工作,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餃子能讀好書,到醫院去工作。
名牌大學畢業再加上醫生這個職位,一生不求大富大貴,體面能溫飽就很好了。
從小到大餃子都特別喜歡繪畫。
小時候他把所有書上都畫上漫畫,同學們都夸他畫得好,參加比賽也總是獲得第一名。
但是走藝術這從構思到制作再到推出完全是他一個人,這個16分鐘的短片凝聚了餃子所有的心血。
正巧那時候網絡普及時期,他的短片一經上線廣受好評,斬獲了國內外30多個大獎。
餃子懵了。
按他的話說就是:靠自學,靠摸索,靠死磕,還是能磕出來東西的。
這部短片以幽默的方式來諷刺戰爭,兩個士兵孤獨的生活來展示對戰爭的厭惡。
好玩搞笑又發人深省。
第26屆德國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在頒獎詞是這么寫的: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影片,它擁有獨一無二的視覺風格,其利用現代流行文化與幽默元素將作者對人類生活環境,和平與戰爭的看法傳達出來,整部電影非常好笑,和平與戰爭主題表現得恰如其分。
完美的概括了“打個大西瓜”。
餃子這個名字當年在土豆網上很是風靡,后來他婉拒皮克斯offer,“不見了”。
制作短片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他了。
2009年,餃子和朋友開了一家動畫工作室。
當年放棄當醫生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家人就很擔心。
這次他辭掉工作自己開工作室,家里人更憂心忡忡了。
自己當了老板,總結起來就倆字:缺錢。
吃了上頓沒下頓。
很多次都面臨倒閉了。
那時候父親去世,母親退休,家里的收入只有母親一千塊的退休金,餃子成了頂梁柱。
為了讓餃子安心工作,母親把生活瑣事包攬下來,他說: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明豁達,我不可能輕易轉行,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斗米折腰,沒有母親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制作中。
整整三年時間,餃子都沒有怎么離開過家,每天就是客廳、臥室、廁所三點一線。
制作哪吒的時候,“沒錢”這兩個字還是縈繞著他。
當時的市場環境不好,整個電影行業也沒有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出現,投資人聽到餃子的暢想,無一不是拒絕的。
有一個叫易巧大學生創立了彩條屋,正在全國尋找動畫人才,兩人一拍即合,一起干一票大的。
沒有成功案例,自己就當成功案例,沒有錢,就自己干。
從人物設計到后期制作都是他一個人去構思然后再去和主創團隊制作。
哪吒的動作表情都是餃子演出來的,就連申公豹也是餃子演出來的。
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請個動作指導,畢竟在這一板塊他是完全業余的。
餃子說:我也想請但是沒錢。
主創團隊對他的評價就是“細致”。
他說:技術真的沒辦法鼓吹,我們現在的水平和好萊塢差遠了,包括整體的素質也落后太多,只能在細枝末節上去摳。
單單哪吒這個形象,餃子就畫了一百多個版本。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一百多個哪吒肯定各有各的風格,完全不相同,其實不是,有的時候兩個哪吒只有頭發絲上的區別。
但這點區別,也是餃子很在意的。
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他自己就是哪吒,仿佛長出了三頭六臂。
要不是自己無法專業配音,那可能配音的工作他也要自己上陣了。
不為別的,只為省錢。
這么摳門的餃子,一旦在制作精良上很舍得花錢。
敖丙這個角色也是畫了很多很多的版本,哪吒和敖丙對抗天劫的鏡頭,改了整整五個月,最后因效果還是不好,直接砍掉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版本的電影,餃子和彩條屋CEO易巧整整磨了兩年,這是第66版稿子。
最后上了影院的這一版本和餃子的第一版整整修改了百分之五十。
不過這都沒關系。
按照餃子的話說就是:改行不認命。
這個要逆天改命的哪吒,就是他自己。
“哪吒”創造票房奇跡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美術片之后,餃子火了。
各處的采訪都來了,餃子不太愛去,他是個傳統的理工男,不太愛說話,也不愛表達,說出來的話又太直,好像不適合現在的社會。
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第一是為了讓大家真正了解哪吒,第二是想繼續為動畫事業做出貢獻。
“哪吒”之后院線上映的制作精良的國產動畫電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動畫電影的未來一路向好。
餃子說:萬事開頭難。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為什么花了80%的篇幅講戰前的醞釀和準備,因為戰爭往往在打響的最初那一刻起,成敗就已經分曉了,在戰爭的進程中雙方都沒有退后的余地,只有被時間推攘著向那個注定的結局前進。
有了這個好頭之后,餃子把后續的事情放“輕”了。
都在等著餃子乘勝追擊出新的作品。
一年兩年過去,他好像都沒有上映電影的意思。
這五年他沒有讓大家白等,之前“鉆牛角尖”的性格在第二部中一點都沒有減弱,據說餃子集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團隊和他一起干了五年。
比上一部的投入更大,技術更好。
他對標的從不是第一部,更是全世界的電影市場,他沒有忘記自己剛剛制作哪吒時說的話“我們的技術還遠遠不夠”。
《哪吒2》的成功讓我們對第三部充滿了期待,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哪吒和敖丙的故事還有許多可以挖掘的空間,他們與申公豹之間的關系,以及與天庭的對抗,都為第三部留下了懸念。
我們有信心下一部會比這一部更精彩,在世界電影市場上站穩腳跟。
做第一部的時候,申公豹有個變身的特效,變成豹子頭,臉上長毛,公司做這個特效的特效師磨了兩個月還是沒能磨出來,心灰意冷辭了職。
餃子也 只好找外包公司,好巧不巧,那個特效師正好跳槽到了這家公司,公司老板說:你做申公豹都作出心得了,要不還是你做吧。
最后死活把這個鏡頭做出來了。
后來有人采訪餃子問他:人是否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餃子說:我不曉得,但我曉得染發申公豹長毛就是他的命。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淘漉音樂(ID:taolumusic)。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