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C小調
編輯/C小調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很多人都很好奇馬拉松成績到底取決于什么。
天賦、年限、經驗、速耐、甚至是賽道難度、天氣,等等等等吧。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來到了馬孔多跑步俱樂部的跑友中間,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識就四個字:跑量堆積。想破三,先過300這一關。
為什么是四個字,而不是前兩個字“跑量”,也不是后兩個字“堆積”呢?
先說,跑量。
這些馬孔多戰(zhàn)隊的破三跑友、240大神,給我們的共同答案就是,如果你想要破三,想要成績往上走,有所突破,其實就是把月跑量慢慢堆上去,300是一個常被提到的數(shù)字。大部分破三跑者,都是從月跑量一二百到300之后,才實現(xiàn)了成績上的突破。
當月跑量穩(wěn)定在300之后,你的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就會觸發(fā)量變引起質變,業(yè)余跑友的速耐能力才能被喚醒,以前不敢想的配速才能在訓練里、比賽中跑出來。比如以前跑430配速就很吃力,但經過月跑量的積累,比賽中也能跑出420甚至更快的速度。
再說堆積。
如果只是一兩個月跑量上去,而無法持續(xù)堆積,恐怕也很難看到成效。
像邵思爽、李鴻浩這些職業(yè)跑者,備戰(zhàn)一場全馬的訓練周期都在3個月以上,就是這個道理。別想著練一兩個月就能一步登天,馬拉松的世界里,只有日積月累,沒有一飛沖天。到了比賽之后,只有意志力也沒法幫你殺出重圍,只有平時的積累才能幫你跑到終點。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文章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謝謝!
*馬孔多常年法律顧問:北京浩天律師事務所 宗科濤 趙麗佳 黃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