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蛇年開年第三天,跨境電商賣家已經在美國市場遭遇了兩大“暴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先是對全部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然后又取消了已經存在多年的“800美金包裹免稅”的政策,這對中國很多跨境賣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但是在美國的消息出來之后僅僅才過去兩天,歐洲市場又再度傳來不好的消息,沒想到跨境賣家這么快就遭遇了“開年第三擊”。
就在昨天,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歐盟在2025年將會更大力度的遏制來自歐盟以外地區的廉價且不安全的產品泛濫,同時該委員會提議取消低于150歐元的包裹的免稅政策,以確保所有歐盟的零售商都處于相同的競爭條件。
我仔細看了以下這份歐盟委員會的聲明,核心的內容有以下三點:
1、中國跨境平臺自己要承擔起安全責任
這一點主要針對來自中國的shein、temu等跨境電商平臺,歐盟要求這些平臺銷售的產品要符合歐盟的安全標準,同時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需對其平臺上銷售的不安全及危險產品承擔相應的責任。
2、考慮取消150歐元低價商品關稅豁免政策
在此之前,價值低于150歐元的商品可以免稅進入歐盟市場,但是一旦該政策跟美國市場一樣被取消,那以后所有進入歐盟的商品,一律要繳納關稅,稅率在10%-20%不等。
3、考慮加征一項包裹處理費
歐盟表示將考慮對進入歐盟的每個包裹征收1-3歐元的處理費,該項費用主要用于覆蓋廢棄商品治理方面的開支。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歐洲市場的單量還可以,這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每年多支出的費用可能有幾萬甚至幾十萬歐元。
而且該計劃一旦被實施,對中國跨境賣家的影響不僅僅是在成本方面,歐盟還計劃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實施更加嚴格的檢查流程,這也可能導致清關及到貨時間的延長,也會給賣家的回款及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造成不好的影響。
此次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這個建議,其實針對的就是中國跨境平臺及中國跨境賣家,歐盟委員會有個專員在采訪的過程中提到一個詞匯,叫做“包裹海嘯”。
他把來自中國的大量的低價包裹稱之為“包裹海嘯”,他說:“去年一年歐盟就有46億件低價值商品涌入,相當于每天有1200萬個包裹進入,其中91%的商品來自中國,這些廉價進口商品不僅對遵守規則的歐盟本地賣家構成了不公平競爭,而且大量包裹的運輸還對環境和氣候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不得不說,這個政策如果近期真的被推出來,那對歐洲市場的低價賣家和鋪貨賣家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畢竟取消低值產品的關稅豁免會削弱產品的價格優勢,而海關查驗的升級又會導致時間成本的提升,這兩項無疑對賣家來說都是比較核心的影響。
前有美國市場風暴起,現在歐洲市場又開始作亂。
下一個是哪里,誰知道呢。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