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養生寶庫中,黃芪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它不僅是補氣的良藥,在養肝護肝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功效。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黃芪與其他藥材巧妙搭配,為肝臟健康保駕護航的奧秘。
一.黃芪 + 菊花:清肝明目,補養兼得
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有著強大的補氣固表、升陽舉陷之功。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歸肺、肝經,擅長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當黃芪遇上菊花,一溫一寒,相互制衡又協同發力。
黃芪補氣,能增強肝臟的功能活動,使肝臟的疏泄功能正常發揮,讓全身氣機順暢。菊花清肝熱、解肝毒,能有效清除肝臟內的火熱之邪,緩解因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頭暈目眩等癥狀。二者搭配,既能補養肝臟,又能清肝瀉火,特別適合長期熬夜、用眼過度、肝火較旺的人群。平時可取黃芪 5 - 10 克、菊花 3 - 5 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簡單方便,堅持飲用,肝臟會漸漸感受到這份呵護。
二.黃芪 + 山楂:健脾疏肝,化瘀降脂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效。與黃芪搭配,從健脾和疏肝兩個關鍵方面呵護肝臟。
黃芪健脾補氣,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脾胃強健則能為肝臟提供充足的氣血滋養。山楂能疏肝理氣,幫助肝臟疏泄氣機,同時還能化解肝臟內的瘀血,降低血脂,減輕肝臟的代謝負擔。對于肝郁脾虛、血脂偏高的人來說,這是一組絕佳的搭配。將黃芪 6 - 10 克、山楂 5 - 8 克,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小火慢煮 15 - 20 分鐘,代茶飲用,既能享受酸甜的口感,又能收獲健康。
三.黃芪 + 茯苓:健脾祛濕,養肝固本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顯著。與黃芪搭配,重點在于健脾祛濕,為肝臟營造一個良好的內環境。
濕氣重是很多肝臟問題的誘因,黃芪補氣,茯苓祛濕,二者結合,能增強脾胃的運化水濕能力,將體內多余的濕氣排出體外,避免濕氣困阻肝臟,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對于脾虛濕盛、容易感到身體困重、舌苔厚膩的人,黃芪配茯苓是不錯的選擇。日常可用黃芪 8 - 10 克、茯苓 6 - 8 克,煮水飲用,讓身體逐漸恢復清爽,肝臟也能在干凈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
合理運用黃芪與菊花、山楂、茯苓的搭配,為我們的肝臟健康增添了一份保障。但要注意,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嘗試這些搭配之前,最好咨詢專業的中醫師,確保安全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