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之間已經來到了大年初十,在民間傳統習俗里面,大年初十屬于“地日”,也叫“石頭節”,傳說是石頭之神的生日。
都說正月里習俗多,其實正月初十這一天,也有很多的習俗和故事,比如民間常說的:“老鼠嫁女”,“祭石頭神”,“掛花燈”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傳承一下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一,老鼠嫁女
在民間的傳說故事里面,大年初十這一天,老鼠會嫁女,人們還會舉辦祭鼠活動,在這一天的晚上,百姓們會把一根蠟燭放到水缸邊上,方便老鼠迎親。
有的人還會把一些面餅放到老鼠洞口,表示對老鼠的祝賀,其實這些習俗,并沒有科學道理,但是也反映了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老鼠能少吃家中的糧食,與人們互不打擾。
二,祭石頭神
正月初十這一天,民間認為是石頭神的生日,因為在古時候,石器是家中的重要農具,比如石磨,石槽,石碾子等。
所以人們會在石頭旁邊焚香祭拜,以表示對石頭神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有一個好收成。
三,掛花燈
在我國山西一帶,正月初十有掛花燈的習俗,人們會在這一天的晚上,在大街小巷都掛上花燈,用來增加節日的氣氛,在民間傳說中,掛上花燈,可以驅散瘟疫,也反映了百姓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景。
吃2樣:
一,吃烙餅
正月初十是一個吉祥的日子,民間常有吃烙餅的習俗,因為烙餅象征著團團圓圓,寓意著豐收與和諧。
推薦食譜:【蔥花雞蛋餅】
1.和面盆里面倒入普通面粉一斤左右,里面加入少許食鹽增加筋性,加入不超過40度左右的溫水和面,先攪成面絮,加入少許植物油,然后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面團。
2.準備一把小蔥切成蔥花,放入小盆里面,打入3個雞蛋,加入少許食鹽入一下底味,用筷子攪勻備用。
3.案板上撒上適量的面粉,取出揉好的面團,先揉成長條,再搟成長方形的面皮,刷上一層植物油,撒上少許面粉。
從一邊慢慢卷起來,分成三個面劑子,用手捏緊兩端,按壓成圓形的面胚,蓋上保鮮膜,再把面胚搟成圓形的面皮備用。
4.準備一個平底鍋,燒熱以后倒入食用油,放上搟好的薄餅,半分鐘后刷上一層食用油,蓋上鍋蓋,煎至面餅鼓泡呈金黃色時,改成小火,刷上蔥花和雞蛋液,然后翻面。
5.等雞蛋凝固以后再次翻面,煎熟以后盛到盤中,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二,吃面條
在北方地區,正月初十有吃面條的習俗,因為面條細長順溜,寓意著長長久久,健康長壽。
推薦食譜:【燜面條】
1.準備一盤二細的鮮面條備用,鍋中添入清水,把面條放到篦子上面,開大火燒開,水開后計時,連續蒸10分鐘。
2.準備黃豆芽一份備用,芹菜一小把,切成3厘米長的段,豬后腿肉半斤用刀切成薄片,大蔥半根切成斜片,生姜一小塊切成姜片,再準備一小撮花椒,兩個八角,一小把紅干辣椒備用。
3.炒鍋燒熱加入少許食用油,油熱后倒入大料炸香,用漏勺撈出,再下入肉片翻炒,把肉片炒香炒變色,烹入料酒去腥,加入老抽上色,把肉片炒出醬香味。
倒入蔥姜爆香,然后倒入黃豆芽,芹菜,快速翻勻,添入清水,開大火把湯汁煮開。
4.加入三勺食鹽,少許蠔油,一勺白胡椒粉,一勺雞精,加入少許十三香,再加入幾滴老抽,攪拌化開調料,改中火煮一分鐘關火,用篦子濾出。
舀出一半的湯汁,放入蒸好的面條,用筷子攤均勻,澆上濾出的湯汁,蓋上鍋蓋,改中小火燜5分鐘。
5.時間到了,打開鍋蓋,用筷子抄拌均勻,蓋上鍋蓋,改小火繼續燜3分鐘,就可以關火了,然后打開鍋蓋,用筷子拌勻,裝盤就可以開吃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