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橫跨60年的國際主義情誼,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視頻,感動萬分,視頻是一個叫Missya的中國博主發布的,大年初四那天的夜里,她獨自一人行走在古巴特立尼達的街頭,當她路過一個門柵欄時,突然傳來了一陣呼喚聲,一個面容枯瘦步履蹣跚的老爺子反復呼喚著chinita(西班牙語里中國小姑娘的意思)這個詞。
博主雖然早就聽到了這陣呼喚聲,但在異國他鄉的街頭,又是深夜里,一個女孩子難免覺得惶恐,所以她加速腳步準備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可沒想到,看到她即將遠去,老人的呼喚聲愈發急切,已經到了難以忽視的地步。
帶著好奇和忐忑不安的心情,Missya緩緩回過頭向老人走去,看到這個中國女孩走到了自己的面前,老人手忙腳亂的比劃叫Missya等他一下,然后他走進房間拿出了一個泛黃殘角、用膠帶粘好的中文證件,看到這個證件的一瞬間,Missya立馬呆住了。
因為證件顯示老爺子名叫阿爾貝爾多·阿爾曼多·海索斯·阿隆索·桑煥,在1961年-1963年期間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航空學校飛行科學習,當時的校長名叫孟力,政治委員是周洪波。
看到這個證書,中國博主感到很吃驚,但更多的還是疑惑的情緒,因為她不知道老爺子為什么要把這個證書給她看,正當她在思索老人真正的意圖時,老爺子反復的在手上寫著1961這個數字,那是他前往中國上學的日子,然后他又翻開了一個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中文句子,比如說:你家好嗎?你什么時候回來?你什么時候走?
看得出來,他很想和一個中國人傾訴自己的內心想法,也很懷念自己在中國上學時的日子。
可是當時夜色已晚,哪怕看出老爺子還有很多話要傾訴,Missya也只能中斷這次對話,她和老爺子相互約定,第二天下午三點再次見面。
老爺子高興的告訴她老自己叫Dido,叫她來的時候可以直接敲門。
到了第二天下午,博主如約而至,老爺子特意換上了一身新衣來迎接他的中國客人。
走進房間的一瞬間,Missya就吃了一驚,因為她發現老爺子生活樸素甚至可以說非常清貧,整個房間放眼望去只有一張床、四雙鞋子和一個綠色的小鐘表,然后墻上掛著的是老爺子和女兒的照片。
在交談的過程中,老爺子回憶起了北京,回憶起了臨汾,他拿出滿滿的飛行員勛章,自豪的告訴Missya自己是一個高階飛行員,為祖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后他話鋒一轉充滿感激的說,自己非常感謝中國人,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可能獲得這么多的榮譽。
從他的眼神中,你能看出他對中國是由衷的熱愛和關心,那種炙熱的情緒是藏不住的。
等到最后兩人即將分離的時候,老人猶豫了一會,然后問了博主一個問題:從哈瓦到北京的機票多少錢?
一句簡單的提問,飽含了他對中國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當這個視頻在國內發布之后,立馬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有人證明了老人的身份,說可以找到老爺子在中國的指導員。
有人說老人是自己的學長,如果老人愿意來母校參觀,他愿意出資。
還有人直接表示愿意承擔老人來北京所有的費用,吃飯機票住宿全部包干,只要老人想來。
甚至還有網友想要用眾籌的方式資助老人來中國實現愿望。
但Missya并沒有接受網友的轉錢,因為有很多現實問題必須得考慮。
一個是老人的年齡實在太大,從古巴到中國是從地球的一邊飛到另一邊,她擔心老人的身體吃不消。
另一個是她擔心曝光了老人過多的信息,會給老人帶來太多的打擾,在沒有征得老人的同意之前,她不能干這件事情。
不過網友的熱心關注也讓博主本人想要更多的去了解老人,她讓自己在古巴當地的朋友去拜訪了老人,結果發現他生了很嚴重的病,而他的家里又沒有治療的藥物,所以只能靠身體苦苦支撐。
得知消息之后,博主悔恨的流下了眼淚,她后悔自己當初沒有更多的去幫助老人,帶著內疚的心情,她最后還是公布了老人的住址,她希望有人能去拜訪一下老人,幫助他渡過眼前的難關。
最后一位中國網友親自跑去了老人的家里,他表示不僅愿意幫助老人來中國實現愿望,還愿意在生活上面盡可能的給予老人其他幫助。
當大家得知這樣的結果之后,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大家紛紛期待著老人有朝一日再度踏上中國國土的那一天。
不過面對這樣的事情,有些年輕人還是無法理解,比如說有一位重慶的網友就直言,她說:感覺好神奇,在地球的另一邊,竟然有一個孤獨的老人想念著我們的國家。
甚至還有一些網友表示完全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他嚴重懷疑這一切都是博主自導自演的劇情。
其實,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件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大家習以為常的很多感情,如今也變成奢侈品。
就拿這位古巴老人的經歷來說,為什么他能來中國學習飛機的駕駛?因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是國際共運的高峰期,那個年代發生的很多事情在如今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蘇聯對中國的援助,雖然說這種援助是咱們的志愿軍自己爭取來的,但蘇聯對咱們的援助力度即便放在今天看也是震古爍今。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156項工程”來說,蘇聯累計派了上萬名專家到中國手把手幫忙實際落實了150項,項目涵蓋電力、鋼鐵、煤炭、制鋁、機械、化學、造紙、有色冶金、煉油、重型機械、動力、化肥、火力發電、醫藥、軍工等多個領域,僅1954年到1957年,蘇聯就向中國提供了4261個教學大綱、4587項工業制品的國家標準。
用現在網友的話說就是:蘇聯將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親自抬進了工業國的大門,他們把自己全套的工業體系,西方文明幾百年的精華,全部復制粘貼到了中國。
那個時候很多社會主義國家之間,是真的徹底打破了國家的限制,只要你是我們的同志,那我們就會無條件的援助你,比如說中國和古巴,我們愿意免費幫他們培養飛行員,幫助他們建設空軍力量,這種幫助是不計回報的,單純只是因為,你和我是共產主義路上的同路人,所以我愿意拉你一把,就這么簡單。
這次的古巴老人,就是那個年代幾百名來華的古巴飛行員中的其中之一,他在1961年來中國學習開飛機,然后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國開始對古巴實施全面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甚至在1963年年初的時候,美國還刻意捏造古巴飛機射擊美國船只的謊言,想要以此為借口來制造摩擦,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位古巴老人當時才趕緊從中國返回祖國,想要用自己所學去保衛自己的國家。
這就是他回國的真實歷史背景。
所以他懷念自己在中國的歲月,不一定單純只是因為自己在中國上過學,更有可能他懷念的是那個共產主義思想傳遍世界各地,世界人民擁有一個共同理想的崢嶸歲月,這才是真正難以忘懷的感情。
現在的人,可能對這種國際主義情感已經沒有任何概念了,因為現在主流社會強調的就是弱肉強食,強者為尊,各種輿論翻來覆去的都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可在過去不是這樣的,以前的人是真的可以為了理想去犧牲自己的生命。
比如說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一個加拿大人,得知中國被日本侵略之后,千里迢迢地跑來中國給傷員治病,最后倒在了異國他鄉,從利益的角度來分析,你說他圖什么?
還有唯一一個葬在中國烈士陵園的日本兵伊田助男,這在現在看來也是難以置信的事情,一個日本兵竟然葬在中國的烈士陵園,說出去又會被很多人扣一頂大帽子,但是你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不?在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期間,他給中國人留下了一封信,信里寫道:
親愛的中國游擊隊同志們:我看到你們分散在山溝里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愛國主義者,也是國際主義者,我很想和你們會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敵人,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們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心自殺了,我把運來的十萬發子彈贈送貴軍,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射擊,我雖身死,但革命精神永存,祝神圣的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
看完這封信,你說這樣的人,值不值得尊敬?
只不過這樣的國際主義感情在現在是不被理解的,至少是不符合一部分人的認知的,所以他們懷疑、猜忌、沒有感覺,覺得一切都是假的。
但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有過那么一段時間,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種超越人種、民族、國家的信仰,無論你是在西歐的咖啡館里端盤子、還是在東亞的工廠里擰螺絲、或是在北美的農場里割小麥,只要有人喊你一聲同志,你就會心甘情愿的為之赴死。
為什么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古巴老人,會對地球另一邊的中國產生特殊的感情?因為在他年輕的時候,有一種超越人種、民族、國家的信仰,把兩國人民聯系在了一起,現在他人到暮年回首往事,突然看到了一個中國女孩子,這一下子就喚醒了他塵封60多年的記憶,他想起了自己那年在夕陽下的奔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