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正常。
本文成于2024年12月31日。
【正文】
本文聚焦第五次經濟普查下的GDP數據修訂。
一、全國2023年GDP數據被大幅上修
2024年12月26日(周四),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和《關于修訂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公告》,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并實施同步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國家統計局將2023年GDP由126.06萬億的初步核算數大幅上修33690億元至129.43萬億,上修幅度達到2.7%。
二、歷次經濟普查年份的GDP數據均被明顯上修,本次上修幅度僅略高于2018年
(一)實際上,2023年數據上修并非個例,歷次經濟普查年份的GDP數據均被明顯上修。例如,第一次(2003年)、第二次(2008年)、第三次(2013年)和第四次(2018年)經濟普查年份GDP數據的上修幅度分別為16.8%、4.4%、3.4%和2.1%。可以看出,本次2.67%的上修幅度在歷次經濟普查年份中實際上僅排第四。
(二)2013年GDP的上修數據為19174億元(幅度為3.37%),2018年GDP的上修數據為18972億元(幅度為2.11%),2023年GDP的上修數據則為33690億元(幅度為2.67%)。可以看出,雖然上修幅度不是歷史最大,但上修絕對值卻為歷史最高,且是源源高于。
三、GDP數據大幅上修的原因何在?(一)產業維度看,第三產業是導致2023年GDP數據大幅上修的原因
數據上看,第三產業是導致2023年GDP數據大幅上修的最直接原因。例如,和初步核算數相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修訂數分別減少了586億元和6653億元,而第三產業的修訂數大幅增加40929億元。
實際上,2018年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第三產業同樣也是GDP數據大幅上修的直接原因,而前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中除第三產業外,第二產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歸因來看,經濟普查與核算方法改革分別貢獻了GDP修訂數據的60%和40%
產業維度只是結果,導致2023年GDP數據大幅上修的直接原因則分別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以及核算方法改革。其中,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導致GDP數據較初步核算數增加20257億元,而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由成本法調整為租金法)使得2023年我國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增加值相應增加13433億元,這兩個原因分別貢獻了2023年GDP上修數(33690億元)的60.13%和39.87%。
四、經濟普查視角下的中國產業結構變化:第三產業占比穩步提升、一二產業趨于下降
以2008年、2013年、2018年與2023年四次經濟普查年份為時間點來看,能夠觀察出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具體看,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中,我國第一產業占比逐步下降,分別為10.73%、9.41%、7.04%和6.89%;第二產業占比亦逐步下降,分別為47.45%、43.67%、39.69%和36.77%;而第三產業占比則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分別為41.82%、46.92%、53.27%和56.34%。也就是說,目前第三產業占比正向60%逼近。
五、GDP數據上修的主要影響
(一)2023年GDP數據的大幅上修,使得2023年GDP的基數有一定抬升,必然會對2024年的經濟增速產生一定影響。當然這個影響總體不會太明顯,這主要是因為2023年第五次經濟普查的數據口徑會在2024年被沿用,即2024年的GDP數據也將會采用新的口徑(如居民自有住房的核算也會調整、之前沒有覆蓋的部分也會在2024年體現)。
(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告訴我們,導致初步核算數與修訂數差異較大的真正原因還是在第三產業,即初步核算數總體高估第一、二產業,低估第三產業。這說明,我國第三產業的核算口徑還需要不斷完善,亦說明第三產業中可能還存在諸多隱形的東西。
附件:GDP核算的基礎知識
(一)按照時效性要求,中國年度GDP核算一般要進行兩次,第一次為GDP初步核算(一般在次年1月20日之前完成、更加時效性),第二次為GDP最終核實(一般在隔年1月份完成、更加注重準確性)。其中,最終核實是對初步核算數的修訂,需要借助國家統計局專業統計年報資料、部門年度財務統計資料、財政決算資料等信息。
(二)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不僅需要重新核算當年GDP,還需要根據普查結果對年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同時亦要對地區GDP的歷史數據進行修訂(2023年的數據于2025年1月發布、其余年份數據不確定)。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即適3、逢8的年份),標準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