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實力“發達”印度沒有誕生Deepseek的可能,因為其在IT產業領域是偏科生,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印度IT產業的AI創業三件套——“外包經驗”“硅谷PPT”“融資畫餅”,在真正的硬核研發面前是失效的。
而且印度的基礎設施投入也不足以支持,五年來中國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投入高達1.2萬億元,幾乎是印度的5倍。印度曾承諾要建設“國家級AI超算中心”,但該項目投入的預算僅為1.3億美元,只夠買3000塊左右的英偉達H100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開發捷徑是高效利用算力,而不是少用算力和算力不足。
印度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印度在大模型領域的企業數量尚不足10家,而且這些企業的主攻方向是對話AI、智能助手以及部分特定行業的應用,基本不涉及基礎模型的研發。
但這并不妨礙印度成為Deepseek的重要受益者之一,尤其是在美歐日韓等國因為地緣因素普遍自縛手腳,拒用、少用Deepseek的當下。
有數據顯示,印度的Deepseek下載量高達全球下載總量的15%以上,DeepSeek正在印度市場掀起應用狂潮,或者換個說法,擅長“白嫖”的印度IT從業者正歡快地大批量使用DeepSeek高效率地工作。
DeepSeek的大規模應用確實能讓印度在IT領域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提升一定的行業話語權。作為中國推出的最強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性能優異,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領域表現尤為出色,正是印度夢寐以求的“強悍軟件”。更關鍵的是,DeepSeek是開源模型,印度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長項,對其進行二次開發和深度定制。
印度并不想在人工智能領域掉隊,早在2023年,印度就喊出了“AI for All”的口號,計劃使用人工智能對農業、醫療等產業領域進行改進,但其進度始終不盡如人意,現在,DeepSeek反而讓印度有了加速實現目標的可能。
而且,印度又一次陷入了“中國行,我也行”的狂熱臆想。
DeepSeek的成功讓印度看到了無需巨額資金也能打造強大AI模型的可能,因此計劃在未來10個月內開發推出類似的本土大語言模型,現有的6-8家印度本土大模型企業基本都領到了任務。印度鐵道、通信以及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瓦伊什瑙說僅花了550萬美元的DeepSeek是“頭腦的力量”,而極度缺錢的印度并不缺少“頭腦的力量”。
而且,較之英偉達對中國的各種禁售,印度還有著硬件上的天然優勢,按照瓦伊什瑙的算法:訓練Deepseek用了2000多個GPU,訓練ChatGPT用了2.5萬個GPU,而現在印度有1.5萬個高端GPU——能打這么富裕的賬,印度之前可能自己都沒想到。
硬件方面顯然對印度完全不是問題,軟件方面Deepseek又是完全開源,印度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Deepseek隨便改改,再加一個咖喱味的名字,就可以宣稱是印度本土自研的AI大模型了,印度咖喱以花樣繁多著稱,因此咖喱味的換皮Deepseek也可以要多少有多少。
對此,瓦伊什瑙表示,“印度制造的基礎模型將能夠與世界上最優秀的模型媲美”。
印度的底氣在于,之前嘲諷印度不具備開發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能力的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在2月5日訪問印度時已經改了口風,“印度是AI領域極其重要的市場,也是OpenAI全球第二大市場,印度應成為人工智能領導者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