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大家都知道,游戲行業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對于強調長線運營的SLG品類而言,更是如此。在競品泛濫、成本激增的現實環境下,各家都在想盡辦法尋找市場突破口。
在這過程中,陀螺就注意到IGG旗下的末日題材SLG產品《Doomsday: Last Survivors》的表現異常亮眼。
根據Sensor Tower統計,《Doomsday: Last Survivors》于2023年上線后,屢次躋身海外暢銷榜及下載榜前列。而IGG 2024中期業績報告也透露,2024年上半年,《Doomsday: Last Survivors》總計為IGG貢獻了約4.93億港元收入,且收入占比同比上升至18%。
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很重要的原因是產品在營銷方面的持續成功。而在最近,我發現《Doomsday: Last Survivors》又有了新動作——開啟了與科幻電影《環太平洋》以及該電影經典主題曲《Pacific Rim》的IP聯動。
此次IP聯動收獲了極大的關注,透過這次聯動,我們恰好能一窺《Doomsday: Last Survivors》在營銷上的巧思。
鋼鐵機甲VS末世怪獸:巧借IP圈粉全球機甲愛好者
作為最講究長線運營的品類之一,SLG展開IP聯動這事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但就這次聯動而言,可能大家還是會有一個疑惑:《Doomsday: Last Survivors》為什么要選擇聯動機甲題材的《環太平洋》?
畢竟,兩者在角色形態上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在沒有多少“典型范例”可供參考的情況下,要把聯動整出效果那可不容易。但結合此次聯動產生的巨大市場反響來看,《Doomsday: Last Survivors》顯然是有備而來。
在復盤后,我發現這次聯動至少踩對了三個點:
其一,是聯動抓住了「機甲題材全球通吃」的特性。
實際上,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動漫中,機甲都是最熱門的題材之一,而且老少皆宜。回顧過去那些被奉為經典的影視或動漫,基本都少不了機甲的身影,典型如此次的《環太平洋》,以及像《EVA》、《機動戰士高達》這些動漫等等。
機甲題材這種「全球通吃」的特性,恰恰也與面向全球市場發行的《Doomsday: Last Survivors》不謀而合:正因為游戲面對的受眾面足夠廣,所以才需要同樣受眾面廣的題材去撬動潛在的用戶市場。這一點,機甲題材正好能應對。
其二,是《環太平洋》在機甲圈中的量足夠大。
作為一個從2013年開始延續至今的機甲IP,《環太平洋》憑借其精彩的世界觀和震撼的「鋼鐵機甲對抗末世怪獸」場面,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了無數粉絲。其獨特的機甲文化深入人心,主題曲也一并風靡全球。
就拿2013年上映的第一部作品來說,該作品的全球票房高達4.11億美元(約合30億人民幣),即便是在對機甲文化不怎么感冒的中國內地,其票房也高達6.95億人民幣,在當年的進口影片中排第二。
成功的票房讓該IP之后催生了續集以及動畫劇集,也吸引了大量的創作者自發產出同人作品。此外,電影的主題曲《Pacific Rim》也因為極富感染力的旋律,與電影相得益彰,而得到了許多影迷的喜愛,出現在各種“超燃”的網絡視頻中。
以上種種,都進一步拓展了IP的影響力。可以說,只要你是一位機甲愛好者,基本不可能不知道《環太平洋》。而這,就使得聯動的傳播門檻被極大降低了。
其三,是「機甲大戰怪獸」讓聯動的話題度直接拉滿。
前面說過,機甲題材的聯動在SLG中本來就少見,無論是對于IP影迷還是游戲的玩法,都具備很強的新鮮感。換句話說,這次聯動天然就自帶話題流量。
從社媒平臺上用戶的反映也不難看出,在官方放出此次聯動的消息后,即便聯動還沒開始,也已經有許多人高喊期待了。這其中,既有沒玩過《Doomsday: Last Survivors》的IP影迷,也有兩邊都有涉及的“雙廚狂喜黨”。
再加上,《Doomsday: Last Survivors》作為一款喪尸題材的SLG,旗下的玩家與《環太平洋》IP的核心受眾在相性上也相對較為契合,雙方的主體大多都是男性,且年齡也較為相近,普遍在中青年階段。
這樣一來,聯動的覆蓋面和破圈轉換力度也基本達到了最大化。無論是對于《Doomsday: Last Survivors》還是《環太平洋》,都能帶來可觀的潛在增量,屬于是一波「雙贏」。
抓住IP記憶點,打造沉浸又新鮮的聯動體驗
當然,覆蓋面廣是一回事,在聯動信息傳達后,怎么將吸引來的用戶留下來,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往往考驗著聯動雙方對于內容的把控力。而《Doomsday: Last Survivors》的做法也很直接:就是死磕IP記憶點,在聯動中深度還原電影沉浸感,以此來留住玩家。
在聯動開啟后,官方推出了名為「環太平洋 末世之戰」的全新主題活動。我體驗下來最大感受就是:聯動內容對于IP的還原,未免有點太深度了。
從大家最熟悉的機甲、怪獸開始說好了。
如果你了解過《環太平洋》這個IP,應該知道里面的每個機甲,其實都代表了一個國家,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個性。這種難以量化的特點和個性,往往需要通過很多細節來展現,比如紋理、材質建模,還有動畫風格等等。
就像代表美國的【復仇流浪者】,其本身定位就是全能型機甲。為了體現這種均衡的戰斗風格,機甲還配備了「鏈劍」武器,主打一個遠近都行。而機甲本身的線條也較為流暢,進一步凸現了其全能的特點。
相反,強調速度和敏捷性的中國機甲【暴風赤紅】,就更多配備旋轉刀片等近戰武器,且擁有三條胳膊。再加上它身上經典的紅黃中國配色,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得益于游戲本身強大的美術底蘊,《環太平洋》中這兩臺標志性的機甲,在實際體驗中均得到了細致還原,你能清楚地看到【復仇流浪者】揮舞鏈劍,或者【暴風赤紅】使用右手合金飛輪時,機甲的形變。
而作為機甲的老對手,【尾立鼠】與【鐮刀頭】兩只經典的怪獸也會作為限定怪獸登場。并且放大來看,這兩只怪獸的模型設計也很「細」:
【鐮刀頭】背上貝殼一般的盔甲,黃色的動脈,胸前的兩對前肢,以及標志性的鯊魚頭,都得到了還原。
同樣的,【尾立鼠】標志性的蝎子尾巴,下巴的毒囊,甚至是前肢上隱藏的一對肉翅,游戲里都沒落下。
較為難得的是,CG和聯動中還埋藏了不少彩蛋。
比如在CG中,【復仇流浪者】和【鐮刀頭】戰斗的地點正是在海上,而這恰恰就是初代【流浪者】機甲與【鐮刀頭】大戰的場景,老影迷看到簡直狂喜。
不僅如此,避難所也迎來了新的限定外觀【鋼鐵雄心】,新外觀重現了電影中機甲休整和保養的平臺。還有多個充滿《環太平洋》元素的避難所裝飾物,包括【怪獸儲存倉】、【全息操作臺】、【整裝待發】以及【怒??瘾F】。
而在一些不那么容易被注意到的細節上,聯動也沒落下。
像是此次聯動里可兌換的套裝,就是《環太平洋》里機甲駕駛員穿著的「機甲獵人戰術套裝」。另外,新的載具——Z3作戰牽引車,同樣出自《環太平洋》。
甚至,就連那首由艾美獎得主Ramin Djawadi 創作的環太平洋經典主題曲《Pacific Rim》,也被植入到了游戲中。
從大家都能注意到的龐大機甲、怪獸,到細到不能再細的戰術套裝、主題曲,這么多IP里或明或暗的記憶點疊加在一起,基本上已經把《環太平洋》中的世界,完美地復現在《Doomsday: Last Survivors》的游戲世界中。這一點,你從玩家的評價中不難看出。
實際上,以上還只是從內容層面所做的拆解。深入到玩法層面,類似的沉浸感打造還有不少。
比如,針對此次聯動,官方還精心推出了全新玩法——機甲獵人戰場。在該玩法中,玩家將可以親身駕駛【復仇流浪者】進行征戰,不僅圓了廣大影迷多年來親自駕駛機甲的夢,也帶來了十足的新鮮感。
另外,還有模擬機甲駕駛員從零開始特訓到成長成為機甲大師的歷程。伴隨著活動的展開,后續會陸續釋出豐富的趣味活動,包括合成能量、幸運打靶、裂隙財富、幸運扭蛋等等。看得出來,官方也在努力試圖一步步引導玩家逐步深入,直至沉浸在聯動的氛圍之中。
整體來看,此次聯動不僅量大管飽,而且設計也是環環相扣、細節拉滿。一套操作下來,老實說真的很難不讓人沉浸其中。
憑實力沖刺2周年長線,更多聯動或許還在路上
在復盤這次聯動時,我發現這種沉浸感與新鮮感兼具的聯動,《Doomsday: Last Survivors》已經不是第一次干了。
比如去年3月周年慶,《Doomsday: Last Survivors》就曾與“拳皇'97”聯動,巧妙地將經典格斗角色的技能與游戲的戰斗機制相融合,為玩家帶來全新的戰斗體驗;又比如,在與《合金彈頭3》的聯動時,游戲又創新性地引入橫版射擊元素,讓玩法更加豐富多元。
而在與小黃鴨的聯動中,《Doomsday: Last Survivors》則一改往日“寫實硬派”風,用小黃鴨萌趣可愛的形象,為這款末日生存策略游戲帶來一抹別樣的鮮活色彩。
可以看到,《Doomsday: Last Survivors》不僅聯動IP知名度高、主題多樣,而且往往能夠基于原IP,圍繞游戲為玩家打造原汁原味的IP內容及相應玩法。
在我看來,這種能夠與不同IP深度融合并產出全新內容體驗的特性,歸根結底還是游戲本身的「底子」夠硬——也就是《Doomsday: Last Survivors》身上強大的研發功底和優秀的美術設計。
正因如此,《Doomsday: Last Survivors》作為一款長線運營的SLG產品,才能在整個SLG市場疲于「找量」的當下有恃無恐,推陳出新。
通過頻頻破圈的IP合作,《Doomsday: Last Survivors》的邊界已覆蓋了游戲、電影以及泛娛樂等多個領域,觸達不同的用戶圈層。這也令我不禁好奇:《Doomsday: Last Survivors》未來還會與什么樣的國際級IP展開聯動,屆時它又將在玩家中掀起一股怎樣的熱潮。
站在游戲兩周年這個節點,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