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多元解紛案例庫正式上線并向社會開放。首批入庫典型案例246件,其中,蘇州法院9篇案例入選。下一步,蘇州法院將繼續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進一步凝聚糾紛解決合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方式方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解紛需求。
多元解紛案例庫由最高人民法院牽頭,16家“總對總”多元解紛機制共建單位以及其他中央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建設,主要收錄各單位通過調解、仲裁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成功化解矛盾糾紛的典型案例,供國家機關、社會團體、調解組織和社會公眾查詢、使用、學習、研究。社會公眾可以登錄網址http://dyjfalk.court.gov.cn訪問多元解紛案例庫,已經注冊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用戶還可以通過調解平臺一鍵登錄多元解紛案例庫。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蘇州法院的入庫案例吧
案例一
朱某甲與朱某乙排除妨害糾紛調解案——“情”“理”“法”相結合化解兄弟多年矛盾
推薦部門
張家港市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應當尊重民風民俗, 融入鄉土民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入調解過程中,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本案中,法院采取現場勘探、深入群眾、就地調解的方式,同時邀請基層干部、民警、老黨員等多方主體參與調解,引導朱某甲與朱某乙就打圍墻、鋪水管問題進行協商,同時就自留地種植問題一攬子化解,通過“情”“理”“法”相結合,解開當事人心結,挽救了兄弟關系,與中華傳統文化歷來重視手足之情、提倡兄友弟恭的價值觀相吻合,讓雙方因遺產繼承問題引發的糾葛徹底畫上句號。
案例二
胡某等400余人與某游泳館服務合同糾紛調解案——階梯式預警調處機制化解群體性潛在糾紛
推薦部門
太倉市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預付卡消費是一種“先付費、后兌現”的消費模式,預付卡商家經營信息不公開不透明,一旦資金鏈斷裂、關門停業,消費者維權舉證難、成本高。預付卡消費糾紛具有突發性、群體性等特點,易從個別向群體蔓延。對此類糾紛“初調”時,調解員不僅需要關注眼前個案,更需要對糾紛發展趨勢和潛在風險進行研判。本批涉及四百余人的群體性糾紛得以成功化解,一方面在于調解員在調解初期迅速對糾紛規模及可能風險隱患進行了摸排,并向法院匯報,法院及時會同相關部門為消費者開通“綠色維權通道”,在糾紛升級前提前介入處理,有效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法院聚焦涉眾、涉民生糾紛建立了階梯式預警調處機制,聯合消保委、市場監督、司法所等各方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將尚未提起的批量糾紛提前納入調解范圍,有效防范衍生訴訟,實現“調解一案、化解一片”的最佳效果。
案例三
劉某與楊某離婚糾紛調解案——法官在線指導解決跨國離婚糾紛中的域外證據認證問題
推薦部門
昆山市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是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框架下適用范圍最廣、締約國數量最多的國際條約,旨在簡化跨國公文書流轉程序。本案中,調解難點在于域外證據認證手續較為繁瑣,影響當事人調解積極性。為此,指導法官發揮專業優勢,及時告知調解員如何適用公約,簡化認證手續,并以此促成當事人在 20 個工作日內達成調解,彰顯了“指導法官+調解員”調解機制在化解專業性較強糾紛方面的突出優勢,調解員通過情理紓解了當事人的心結,指導法官通過法理解決了當事人的法結,各展所長,合力解紛,促使一起跨國離婚糾紛得到依法高效化解。
案例四
吳某與趙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調解案——引入第三方評估一攬子化解鄰里房屋漏水糾紛
推薦部門
昆山市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本案為鄰里之間因房屋漏水引發的糾紛,案涉標的額不大,但處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影響鄰里和睦相處。本案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發現漏水原因是雙方當事人的主要爭議點,但如果啟動鑒定程序,可能又面臨費用高、耗時長的情況,影響當事人調解的意愿。為此,法院在指導調解過程中,征得當事人同意,通過引入第三方行業協會開展評估,以法院、行業協會、當事人三方共同參與現場勘驗保障評估的中立性、公正性,以此幫助當事人快速確定房屋漏水原因,解開雙方矛盾的癥結,最終及時定分止爭,實質化解糾紛。此案的成功化解,為今后處理房屋漏水、裝飾裝修等相關糾紛提供了借鑒意義,通過引入行業協會,出具較為專業的評估意見作為調解依據,既能夠為當事人節約解紛成本,又調動了社會公益力量的積極性,形成共贏局面。
案例五
費某與王某侵權責任糾紛調解案——通過調解化解網絡虛擬財產侵權糾紛
推薦部門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本案系因擅自登陸他人賬號并使用游戲外掛導致賬號被封的網絡虛擬財產侵權糾紛。隨著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的發展,游戲外掛已形成黑灰產業,功能性和隱蔽性也在不斷加強,而使用第三方插件或應用修改游戲代碼或數據的行為,均屬于游戲官方守則中列明的封禁情形。針對此類糾紛的化解,本案調解員首先通過聯系游戲管理平臺確定游戲賬號被封禁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考慮游戲官方價格、重置成本、市場現價等因素,評估案涉游戲賬號的價值,為雙方當事人制定科學合理的調解方案。之后,調解員幫助厘清雙方爭議焦點,分別開展釋法明理工作,告知如果進入訴訟程序需要付出的時間、人力、金錢成本,在法律框架內促成雙方互諒互讓,握手言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類似糾紛已越來越多,本案通過調解解決,不僅減輕了當事人解紛成本,更具有普法效應。
案例六
楊某與吳某合伙合同糾紛調解案——人民調解專業釋法化解合伙運營直播賬號糾紛
推薦部門
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本案系“直播”引發的新業態合伙合同糾紛。新業態屬于新生事務,具有靈活機變的特點,一些業內人士在訂立合同時存在不夠規范的情況,由此引發“新型合作”下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網絡直播賬號系賬號持有人通過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后獲取不同財產價值的勞動成果,不宜簡單當作普通財產進行分割。在合伙時,合伙人應就賬號財產價值的歸屬約定共有的形態,靈活選擇按份共有、共同共有等不同方案,充分尊重各方的自主意志。本案中,調解員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分析雙方之間的合伙性質,發揮專業優勢,釋法說理,提出了合理建議,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最終促成雙方和解。
案例七
解某乙、解某丙與解某丁繼承糾紛調解案——律師調解高效化解三姐妹繼承糾紛
推薦部門
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資深律師受聘擔任調解員,從專業角度組織調解,并針對矛盾尖銳的案件通過發表專業意見,可以引導當事人形成合理預期,促進糾紛快速解決。本案中,律師調解員在調解中既善于傾聽,推動各方達成共識,又充分發揮律師專業優勢,在法院指導下針對糾紛進行必要調查,使得糾紛高效化解,充分體現了律師調解員在調解中的獨特優勢。
案例八
某物業公司與李某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調解案——心理咨詢師調解員化解抑郁癥當事人心結
推薦部門
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本案系物業費糾紛案件,但因李某身患抑郁癥的特殊情況,給糾紛化解帶來不確定性風險。調解員運用自身專業優勢,在調解技巧、談話藝術、調解時機、爭取協助等方面形成有效工作方案,不僅成功調解了物業費欠費問題,還運用心理學知識為當事人進行了心理疏導,通過調解傳遞了社會溫暖,為當事人解決了實際困難,有效防止矛盾激化,避免引發惡性事件。
案例九
雷某與肖某合同糾紛調解案——多方借力 “背對背”化解未成年人交易引發的矛盾糾紛
推薦部門
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
解紛要旨
本案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交易行為引發的糾紛。雷某作為 14 歲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購買 129000 元的漫畫顯然超出了其年齡、智力的認知范疇,在雷某父母對其行為不予追認的情況下,其交易行為不應發生法律效力。本案難點在于如何平衡好法與情的關系。一方面,平臺和經營者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消費者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下,應當承擔更高的注意義務,主動征求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再行締約。另一方面,家長應當負起監護責任,扎緊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監管籬笆。案涉動漫畫稿系私人訂制產品,難以另作交易和商用,即便雷某返還也會導致價值貶損。經過多方借力,發揮心理專家等各方專業優勢,“背對背”化解矛盾糾紛,既減輕了當事人訴累,也維持了雙方之間的和諧關系,最終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