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對/李蓉婳
眾所周知,那些率先發現“新賽道”的人,最容易成為領域內的佼佼者。
比如近幾年火遍全網的張雪峰,在知識儲備上,他深耕教育領域多年,熟悉大量高校和專業信息,能把填報志愿、考研等復雜內容,以幽默風趣的東北口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幫助學生和家長打破“信息差”。
不僅如此,張雪峰還敢說真話,基本不避諱敏感問題,在選專業、就業等現實問題上,即使引發爭議,也贏得了“敢言”名聲,吸引大眾關注。
然而,縱使如張雪峰這般有頭腦、有思路的人,估計也沒想到,DeepSeek等AI工具的出現,幫助大部分人打破了教育信息壁壘,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在教育領域中的地位。
筆者發現,自從DeepSeek火了之后,網上有很多關于許多網友驚呼:“有了這些人工智能,還要張雪峰干嘛?張雪峰飯碗不保,要下崗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AI真的太強大了,只要用過這些AI工具的人,都應該深有體會。
在信息獲取上,AI可以快速整合海量教育資源,它能收集不同高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安排、錄取分數線等信息,還包括各專業的就業方向、薪資水平等數據,把分散在各處的信息集中起來,再根據學生的成績、興趣愛好、學科優勢等因素,篩選出適合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幫助學生和家長全面了解,避免信息盲區。
更重要的是,張雪峰幫忙指導填志愿是要收費的,相反這些AI基本上都是免費的,是不是這意味著張雪峰在志愿填報方面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針對這個問題,在近日的一次直播中,張雪峰對此做出了回應。
張雪峰表示:“我們這個行當,你說它是不是打破信息差?是打破信息差,但還是有些情緒價值。DeepSeek只會有一些公開信息,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信息網上是不公開的。”
換句話說,張雪峰認為,跟DeepSeek等AI工具相比,他能提供機器所不能提供的情緒價值體驗,同時也能告訴家長和學生一些網上沒有的信息,所以在這兩個方面DeepSeek不如他,所以他不可能失業。
細想也是,AI畢竟只是一個工具,工具是永遠也無法給人情感的,現階段的AI更多是對現有信息的整合,背后那些隱藏的信息,他們是無法知道的,這便是張雪峰最大的底氣!
實際上,DeepSeek與張雪峰這類專業人士是可以共存的,DeepSeek可以提供數據和基礎方案,張雪峰融情緒價值和深度個性化指導,為考生和家長提供更全面服務。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這種人機協作的模式或許能為考生和家長帶來更全面、更貼心的服務。
這也告訴我們,在互聯網的變革浪潮中,我們每個人都應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培養創造力、情感溝通能力、復雜問題解決能力等,讓AI難以企及,以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變化。
而張雪峰的回應,也讓我們看到了在科技進步的同時,那些溫暖人心、充滿人性關懷的服務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
對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