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晚,當地時間的9點多, 一架落地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的航班,并不缺少中國人的身影。
我觀察了一圈,搭乘這趟隸屬于泰國國際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仍以泰國人為主。不過,坐在身旁的泰國人甚至可以用流利漢語同我交流。飛機落地后,他問我,“你來泰國旅游么?”
“不,我是去參加武里南馬拉松的。”我說。聽著這個回復他朝我禮貌地點點頭,但顯然面帶疑惑,似乎并不知道這個周末武里南馬拉松即將到來。
半個月前,“王星事件”讓泰緬邊境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泰國旅游、投資、建廠相關的各類話題也身處中文互聯網的輿論風暴中心。盡管這些爭議打消了一部分人近期尤其是春節假期前往泰國的計劃,但到泰國的中國人依然不少。
“我們給孩子在曼谷當地報了輔導班,正好也趕上了他們放寒假,”一個初中生的母親向我介紹,他們有3到5組家庭選擇一同出行,之前也已多次往返泰國旅游。
而還有一小部分人來到這里的原因和我一樣,這里頭就包括了許多中國跑者。近年來,中國馬拉松和越野跑的火熱已經讓許多愛好者不再滿足于國內的賽事,周邊國家因為地理優勢成為了他們許多人新一輪的體驗之所——幸運的是,起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哪個跑者在泰國失聯。
恰是在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下,我們得以帶著更多維度的思考與觀察視角,試圖去挖掘一場泰國馬拉松的潛在價值和影響。
次日上午5時,從曼谷北部的另一座廊曼國際機場出發,我前往了距離曼谷400公里的武里南。
出發武里南
1月18日,陳衛完賽泰國宗汶馬拉松,完成了今年自己的第一場泰國馬拉松賽事。
宗汶縣(Chom Bueng)位于泰國中部的叻丕府,距離曼谷有150公里。1985年,居住在宗汶縣的幾個體育老師發起了一場跑步賽事,到1999年,賽事正式設立全馬組別,并更名為宗汶馬拉松,如今每年參賽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
“宗汶馬拉松是由宗汶大學舉辦的,為了保障參賽選手的住宿問題,賽事組委會專門會把大學教室改成大通鋪,10多位跑者一起睡在教室里。”一位參與過宗汶馬拉松的跑者向我介紹。
2025年1月初,陳衛選擇從昆明出發前往泰國,計劃達成自己設定的“每周一馬”目標。“先是宗汶,再到武里南,2月2日還會繼續參賽神奇泰國清萊馬拉松。”完賽宗汶馬拉松后,他還專程返回國內,把放寒假的孩子一同帶到了泰國。
“后面兩站都打算帶著孩子跑。我報名了全馬,打算讓孩子先跟著跑10公里,后面我再推著他繼續跑。”從2016年12月的上合昆明國際馬拉松開始,陳衛就帶著僅有3歲的兒子參加半馬比賽,2019年后更升級參加全馬賽事。這一次參賽,小推車仍然成為了陳衛父子二人的必備工具。
▲武里南馬拉松的四位中國跑者。
早在2024年10月,于海濤就“慫恿”王超一起報名武里南馬拉松。
決定報名的3個月前,于海濤參加了一場泰國芭提雅馬拉松。“全馬是凌晨3點半起跑,半馬是早上5點多,完賽基本正好是早上,這也是東南亞賽事的一大特色。“于海濤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參加過不少國內馬拉松賽事。2024年后,他來到泰國求學,每年寒暑假都會留在當地。
他與王超兩人既是“泰國校友”,也是“中國校友”——二人畢業于同一所國內大學,如今也就讀于同一所泰國大學。不過區別在于,王超是80后,于海濤則是00后。
2024年12月底,于海濤帶著父母從云南轉機前往泰國,計劃在當地旅游2周。“王星事件應該也是在那段時間發酵的,當時包括父母和我都還是很擔心。還好這次我們選擇了結伴而行。”
和于海濤不同,這次武里南馬拉松是王超的“人生首馬”,兩人均報名了半馬組別的比賽。
▲武里南機場內的武里南馬拉松宣傳物料。
武里南府位于泰國東北部,毗鄰柬埔寨,泰文意為“幸福之城”。武里南機場每日執飛航班6架次,分別在早中晚時段往返曼谷,機場位于武里南北部,距離市中心約35公里。朝市區出發,道路兩側以種植甘蔗為主。導游小雨向我介紹,在武里南,主要產業為農業、教育業、工業和批發零售業;農作物則主要有大米、甘蔗、木薯和橡膠。
武里南與近期“風頭正盛”的妙瓦底位置是兩個方向,緬甸妙瓦底靠近的是泰國西邊,而武里南在泰國東南方位,泰國東邊接壤老撾,而東南區域則靠著柬埔寨。
而熟悉足球的體育迷對武里南更是并不陌生。武里南聯(Buriram United)作為泰國足球豪門,曾長期蟬聯泰超聯賽冠軍。不過從1月26日后,受武里南馬拉松籌備等多因素影響,武里南聯迎來三連客,直到2月2日才將回歸主場作戰。
城市新符號
上一次肖振來到武里南,還是2012年。那一年她還是泰國一所大學的大二學生。
2012年5月,亞冠聯賽小組賽H組最后一輪,廣州恒大客場挑戰武里南聯,這場比賽也直接決定了小組最后的出線名額。據肖振回憶,那時曾有人在學校組織中國留學生一同前往武里南為恒大隊助威。組織者告訴他們,“我們組團坐大巴去,幾個小時就到了”——肖振模仿組織者的口吻向我講述,“可誰知道坐了6個小時的車才到武里南,后來比賽結束又熬夜返程。總共做了10多個小時車。”
直至今日,在我的提醒下,肖振隱約記起了那場比賽的絕殺瞬間。而她印象更為深刻的,是賽后武里南球迷以交換的名義“奪走”了她在觀賽時身著的助威服,“我記得那件交換來的武里南球衣都是汗臭味,我就直接扔掉了,沒有帶回來。”
在一代人的足球記憶之外,武里南同樣還是一群摩托車愛好者的朝圣地。
2024年10月底,北樓從國內出發,接連轉機前往武里南,計劃去看MotoGP賽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包括武里南這幾站,本來我是打算去日本的。但對于MotoGP的觀眾來說,最難的事情不是買票,而是訂當地酒店。”在錯過日本酒店的預訂后,北樓只得選擇前往泰國武里南觀賽。在他看來,泰國站的配套服務,觀眾氛圍打造,周邊賽事的籌備都頗具特色。“觀眾肯定還是當地人多,其次會有不少歐美面孔,國內專門去看的人比較少。”此前北樓曾多次前往泰國旅游,但專程來到武里南看比賽,還是頭一次。
舉辦MotoGP賽事的泰國武里南國際賽車場(Chang Circuit Buriram),于2014年底正式啟用,可容納4萬觀眾,賽道總長約4.5公里,耗資 20 億泰銖(約4.3億元),也是泰國目前唯一符合國際汽車聯合會最高標準——FIA Grade 1標準和FIM A級標準的賽道。
而這條舉辦MotoGP的賽道,同樣也作為了武里南馬拉松的起點。賽事全馬以及半馬組別的終點,則放在了武里南聯隊的主場武里南體育場(Buriram Stadium/ Chang Arena)外。
▲武里南馬拉松全馬賽道示意圖。圖源武里南馬拉松官網。
“今年的比賽有超過35個國家及地區的35000名跑者參與各組別賽事。”武里南國際賽車場國際市場經理ADUL DUBEY向懶熊體育介紹了詳細參賽情況,“我們有能力去承辦5萬人規模的比賽,但是為了更好的賽事質量和服務,我們最終還是保持了3萬多人的規模。”
2017年,武里南馬拉松正式創辦,當時參賽人數僅有4000人。“賽事創辦之初,武里南當地人并不歡迎這項賽事,他們認為封路等問題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在ADUL DUBEY看來,武里南馬拉松的發展離不開當地居民從反對到全面支持的態度轉變。“到2019年,武里南的居民就開始更多參與到了馬拉松的籌備與運行當中,他們享受到了賽事經濟的紅利,而賽事也得以進一步擴大規模。”
“毫無疑問,武里南馬拉松已經成為了當地體育產業的新符號。”武里南馬拉松賽事組委會Running Connect賽事總監Ben向懶熊體育這樣概括。
比賽日與狂歡夜
陳衛在比賽日當天中午,才從曼谷驅車5小時趕到武里南。而稍早一天,于海濤與王超二人也同樣自駕從曼谷趕來,走走停停,一共用了6個多小時,在賽前一天夜晚順利抵達。
1月25日,我先后在武里南國際賽車場外見到了4位中國跑者。他們需要在賽前完成領物以及注冊工作。
▲比賽日現場,贊助商的相關活動。
在走訪線下營銷活動的過程中,能夠看到大部分賽事贊助商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的服裝供應商Warrix是泰國知名運動裝備品牌,參與贊助了泰國本地大大小小的各類體育賽事。據品牌官網顯示,Warrix Sports是一家成人和兒童運動服裝制造商和分銷商,品牌不僅有自身產品,還是Nike、Asics等品牌在泰國的代理。該品牌業務覆蓋泰國本土和海外,包括服飾、運動器材。(延展閱讀:創立10年的Warrix,從“泰版球衣”起家的體育產業攪局者|翻牌·亞洲杯系列)
而整體上來看,2025年武里南馬拉松的贊助商中,泰國本土企業仍占據主導。除了當地飲品、石油、銀行、保險、運動飲料等品牌參與贊助外,YAMAHA、TOYOTA等日系品牌也參與到賽事贊助中,當然這也與武里南國際賽車場的官方贊助商高度重合。
▲武里南馬拉松的各級別贊助商以及支持協會。
“我們籌備武里南馬拉松的周期就有接近1年時間。去年1月結束2024武里南馬拉松后,2025年的各項籌備就已經陸續啟動。”據ADUL DUBEY介紹,武里南國際賽車場全年85%的時間都會被各類大大小小的賽事所占據,因此如何合理調配賽道使用權就成為了一項長期而又艱難的課題。“有時會在短期內插入不少臨時性賽事,而每年的馬拉松與MotoGP賽事則又是兩個關鍵節點。”
Phyllis來自香港嘉里街馬組委會,此行跟隨Ben一同來到武里南,并報名參與了5公里比賽。賽后,她還要連夜趕往清邁,參與考察泰國清邁24小時挑戰賽。在她看來,無論是賽事獎金、賽道的審批還是馬拉松物料的籌備,武里南當地政府都給予了賽事高度支持。
Ben分享,今年全程馬拉松組別中表現最好的前20名本土男女選手將獲得免費參加東京馬拉松的資格,以及超過130萬泰銖(約28萬元)的特別獎勵。目前,武里南馬拉松也是泰國總獎金最高的路跑賽事,總金額超過730萬泰銖(約157萬元)。
另外在服務跑者方面,武里南馬拉松組委會也決定免費向跑者拍攝并分發賽場照片。于海濤還向我分享了另一個細節。賽前他與王超二人本打算尋找一家泰式按摩店,但先后兩家都已停止服務。一了解才發現,店內員工都已經前往了位于武里南體育場的馬拉松終點處,為完賽跑者提供按摩服務進行最后的籌備。
2023年,武里南馬拉松升級成為國際田聯認證的路跑金標賽事,也是目前泰國境內唯一一場金標賽事。在2024年8月召開的發布會上,泰國體育局副局長Preecha Lalun稱該賽事為當地創造的經濟效益高達8億泰銖(約1.72億元)。
當地時間下午5時許,武里南賽道沿線的道路陸續進入交通管制。上千輛私家車從快速通道進入武里南國際賽車場外的停車區域,更多選手則通過組委會安排的接駁班車從武里南各地趕來。兩座場館外,均有大量可供私家車停放的停車區域,這給參賽選手帶來了極大便利。
ADUL DUBEY向我介紹,起跑線一側的主看臺至少就可容納上萬名觀眾,而在我的觀察下,雖然觀眾大多是半馬、歡樂跑的參與者,但看臺上座率仍超過7成,賽場內其他看臺也組織有拉拉隊等助威人員。
當晚全馬選手開跑時間為下午6時30分,半馬起跑時間為傍晚8時。其中全馬跑者數量超過9000人,半馬跑者為12000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武里南馬拉松在泰國旅游局北京辦事處以及Running Connect等機構的撮合之下,中國跑者得以站在E區,也就是最前排完成起跑。
▲最前排起跑的中國跑者。
到了晚上9時,“357”飯店也并不似往常那般熱鬧。
這家經營傳統武里南美食的小餐廳,距離全馬、半馬賽道僅有幾條街區的距離,不過并未受到道路管控的影響。在接待包括我們在內的3桌客人后,老板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站在店外的電視前觀看起了武里南馬拉松的賽事轉播。
在轉播鏡頭下,我們見證了全馬選手,來自埃塞俄比亞的Wendwesen Damte以2小時23分25秒率先沖線,獲得全馬男子組第一名。終點線后,武里南聯球隊老板、武里南賽車場的擁有者陳乃溫(Newin Chidchob),親自在終點為獲獎選手頒獎,這也是這項賽事的老傳統之一。此外,泰國田徑界長跑新星桑柴·南凱 (Sanchai Namkhet) 獲得第二名,同時也是本屆賽事泰國最快的全馬選手。
吃過晚飯,我們前往了幾條街區外的賽道,那里位于全馬以及半馬賽道的14公里處。道路兩旁并沒有護欄隔離,現場觀眾在兩側直道綿延上百米,與參賽選手擊掌、鼓勁。“大概每公里都會搭建一個小型看臺或是舞臺,為沿途的跑者助威。”一位參與半馬的選手在完賽后向我介紹,“所以每次看到他們,都不好意思走路,只能一邊擊掌一邊堅持下來。”
▲14公里處賽道,運動員與觀眾互動。
在幾位中國跑者眼中,相比說這是一場35000名跑者的比賽,倒不如說是一座城市的狂歡夜。
據Running Connect工作人員介紹,本場比賽的志愿者與賽場觀眾基本將達到20萬人的規模。“夜晚起跑是武里南馬拉松相比其他東南亞馬拉松的優勢所在。天氣不會那么熱,同時也能更好調動場邊觀眾活躍賽場氣氛。”據Ben介紹,沿途比賽的燈帶、照明等設備均在賽前一周才陸續安裝,以便于更好營造賽場氛圍。
當地時間10時、11時,于海濤、陳衛父子等中國跑者陸續完賽。在接受賽后采訪時,幾人頻繁向我提及“觀眾熱情”“氣氛熱烈”等關鍵詞,陳衛還告訴我:“最后孩子跑了16公里,尤其是在起點處國際賽車場的那5公里,大家都非常興奮。”
▲陳衛父子。圖源武里南馬拉松官方攝影。
下一站
完賽當晚,陳衛父子和于、張二人都需要驅車40公里,前往武里南市區外的酒店住宿。于海濤說,在賽前一周,比賽日當晚武里南的酒店基本就全部售罄,“普通房間甚至需要3000泰銖(約 645.9元)。”
第二天,陳衛打算帶著孩子繼續在武里南周邊自駕游,帕儂藍歷史公園(PrasatPhnom Rung)成為了目標地之一。 “我們計劃在泰國呆到2月底,下周孩子也繼續會跟著我跑賽事,一起在這邊跨年。”
于海濤一行人也打算換一條新線路自駕回曼谷。“可能周日晚上回去,也可能在途中多玩一天,”此外,于海濤還計劃繼續參加今年夏天在泰國舉辦的幾場馬拉松,從2025年7月19日的芭提雅馬拉松(Pattaya Marathon)開始,8月還有羅勇半程馬拉松、泰國宋卡馬拉松(Songkhla International Marathon)等多項賽事。
▲武里南馬拉松的終點處。
武里南馬拉松結束后,新一年的賽事籌備也陸續提上了日程。ADUL DUBEY等人的下一項任務,是即將在今年2月舉辦的MotoGP系列賽首站泰國站賽事。此前,2025、2026年MotoGP系列賽的賽季首站已官宣將在泰國武里南落地舉辦,這也是25年以來首次在東南亞開啟MotoGP賽事序幕。“賽事主辦方看到了我們在承辦期間展現出的足夠成果,因此他們也選擇在未來兩年繼續相信我們。”ADUL DUBEY說。
賽事主辦方Dorna Sports也計劃于2025年2月9日在曼谷舉辦新賽季發布會,屆時將公布參賽車手、車隊及新賽車的詳細信息,為季前測試和揭幕戰提前預熱。Dorna Sports首席執行官卡梅羅·埃茲佩雷塔(Carmelo Ezpeleta)也曾多次強調東南亞市場的重要作用。自2018年首次舉辦MotoGP賽事以來,2018年泰國站吸引了超過22.2萬名觀眾,2019年觀賽人數更是超過22.6萬,創造了當時的最高觀賽人數紀錄。
2月2日,武里南聯也將重回主場迎戰泰港隊,并連續3輪坐鎮主場出戰泰超、東盟錦標賽小組賽以及亞冠精英賽。據transfermarket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4-2025賽季,容量32000人的武里南聯主場平均上座人數達到17724人,大幅領先其他泰超球隊。
短暫歸于平靜的武里南小城,在未來幾周將以“賽事之城”的姿態實現再度回歸。而面對更宏大視角下的泰國,體育賽事在其中能夠賦予何種意義,仍然有待我們繼續挖掘。
在輿論風波的席卷之下,泰國如今正在積極挽救自己的“口碑”。1月26日晚,據央視新聞報道,“王星事件”及相關社會事件,經公安部工作組和我駐泰使館權利工作,在泰執法部門的協助下,相關案件的重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并于1月25日晚回國。目前,公安機關正全力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此外據泰國《曼谷郵報》、《國家報》等媒體消息,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部長索拉翁·添通(Sorawong Thienthong)也宣布,泰國總理佩通坦將于2月初訪問中國,旨在加強雙邊關系,并重建中國游客對泰國旅游安全的信任。其間還將與中國領導人及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談,并出席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的2025年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
“我覺得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認知不一樣。可能我們還是要出來看看,不要光靠聽。”完賽全馬后,我與陳衛也一起討論了“王星事件”與泰國種種。
在此行出發泰國前,我也曾試圖通過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結識參與武里南馬拉松的中國跑友。久居曼谷10余年的Daniel已經連續3年參加武里南馬拉松,這一次雖繼續報名但最終并未到場參賽,他的棄賽理由是:“打球把腰扭了。”北樓也向我證實,今年自己并不會繼續前往MotoGP武里南站觀賽,但未來2個月內仍會到泰國度假。至于因安全問題放棄前往泰國的案例,過往兩星期我都未曾遇到。
總而言之,泰國安全與否的問題,見仁見智。但至少,仍有一批體育愛好者對其抱有信心。或許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中,體育可以扮演一些更重要的角色。
(應受訪者要求,北樓、小雨、Phyllis、肖振、Daniel為化名。圖片除特殊說明外,均由喬峰拍攝。)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