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年,日本職業籃球聯賽B聯賽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究其原因,除了亮眼的成績、迅猛的成長,還有他們毫不掩飾的勃勃雄心——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籃球聯賽,僅次于NBA。
B聯賽要成為的世界第二,可不是模棱兩可、說不清道不明的世界第二,也不是自娛自樂、玩文字游戲的世界第二,而是從競賽實力到球迷服務、直至生意經營的實實在在、公認的綜合實力的世界第二。
對B聯賽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無比大膽的目標。ESPN曾在2017年由其國際選秀專家Fran Fraschilla評選出了NBA之外的前12個籃球聯賽,其中歐籃排名第一,西甲(Spain's Liga ACB)、土超(Turkish Basketball Super League)、俄羅斯主導的VTB聯合聯賽(VTB United League)、德甲(Basketball Bundesliga)分列第二到第五位,澳大利亞NBL排名第十位,為亞太地區最高排名,中國的CBA則位列第12位。雖然這是一份多年前的名次,可能并不具備完全的參考價值,但不管怎么評價,B聯賽想成為世界第二,終究不是一件能夠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然而,日本職業籃球人并沒有被自己提出的宏偉目標嚇倒。
一年前,懶熊體育受B聯賽邀請前往日本,并與B聯賽主席島田慎二、B聯賽商務規劃與戰略負責人齋藤千尋、琉球黃金國王俱樂部主席白木享等相關管理人士展開深度交流。《延伸閱讀:改革8年,日本職業籃球夢想“世界第二” | IP實驗室》今年1月18日-19日,2025年B聯賽全明星周末在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東京灣拉拉體育館(LaLa arena TOKYO-BAY)舉行,懶熊體育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受邀內容機構再次前來考察交流。
當我們時隔一年再訪B聯賽全明星周末,他們又在競賽、服務和經營等核心議題上取得了不少新進展,朝著世界第二的既定目標又邁進了幾步。
▲B聯賽2025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圖片來源:B聯賽官方。
球員培養:造鐘,而非報時
在職業體育世界,競技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項賽事的商業價值和生命周期。2024年,B聯賽在競賽上所得的突破,是有目共睹的。在巴黎奧運賽場上,以B聯賽球員為班底的日本男籃雖三戰皆敗,但在河村勇輝的帶領下將NBA狀元秀文班亞馬領軍的法國隊逼到加時賽,險些搶走勝利,一時傳為佳話。奧運會結束后,河村勇輝被孟菲斯灰熊簽下,成為第一位從B聯賽走出來的球員。雖然他目前被下放到G聯賽鍛煉,但這位身高1米72的小個子球員一路走來所展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卻被世界球迷欽佩甚至折服。盡管B聯賽因此而聲名鵲起,但日本職業籃球人并沒有就此志得意滿,而是繼續前行。
提高一個國家或地區球員的競技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他們置于一個強競爭性的環境之中。日本職業足球的做法是“送出去”,讓青年才俊加盟歐足聯高水平職業足球聯賽接受鍛煉,再一步步打到五大聯賽。這一招,的確奏效了。日本球員二十多年從不間斷的大規模留洋,奠定了日本男足國家隊雄霸亞洲一流地位的基礎。
但籃球和足球終究不一樣。不同于歐洲足球聯賽的“百家爭鳴”,全球籃球聯賽市場由NBA一枝獨秀,其他聯賽雖各有千秋,但距離NBA尚存在較大差距。此外,盡管大量的旅歐球員顯著地提高了日本男足國家隊的整體實力,但J聯賽整體競賽水平的上升幅度卻明顯不及國家隊。作為一個比J聯賽晚誕生1/4個世紀的職業聯賽,B聯賽具備后發優勢,因此有機會結合籃球產業的現狀,以及對照前人走過的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進而做出更優選擇。B聯賽的做法是在聯賽和俱樂部層面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引進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吸引國際球員加盟。
而關于B聯賽的外援政策以及由此吸引到國際球員加盟的話題,國內外媒體此前都有過較多報道,本文就不再重復。本賽季到目前為止,B聯賽一共有90名左右的國際球員,來自美國、菲律賓、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中國球員區俊炫(紅衣7號)作為亞洲外援,代表亞洲明星隊出戰。圖片來自B聯賽官方。
除了外援政策,B聯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創舉在于直接與高水平籃球聯賽結盟,求教、求交流。去年1月,B聯賽與澳大利亞籃球聯賽NBL達成戰略合作——從2024年起,雙方將共同探索各自球隊參加對方季前賽,以及日本俱樂部青年隊參加澳大利亞青少年賽事的可行性;B聯賽甚至考慮讓一支日本球隊加入NBL;此外還將讓日本裁判和官員執法NBL季前賽,B聯賽教練參加NBL教練員訓練營,在各自國家舉辦雙方共同參加的錦標賽等等。雖然雙方未來究竟將如何落地計劃還有待觀察,但從合作的要點可以看出B聯賽對于與高水平國際交流的態度,他們并沒有浮于表面或好大喜功,而是虛心誠意地從實際出發。
如果說B聯賽與NBL的簽約算是前菜,那么他們與NBA的合作就是大菜、硬菜了。本屆全明星周末期間,B聯賽與NBA在東京灣拉拉體育館內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的第一大重點正是精英球員培養,即為B聯賽球隊和球員創造參加NBA和NBA G聯賽相關賽事與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海外高水平競爭性環境中挑戰自己。
▲B聯賽與NBA合作的三個方面。圖為現場發布會播放的PPT內容之一。
在發布會后的采訪環節中,島田慎二對到場的日本和國際媒體表示,休賽期,B聯賽將組織一支主要由年輕球員組成的隊伍送到美國參與對陣NBA球隊的邀請賽,為這些球員提供在美國比賽、生活的經歷。這一計劃,最早可能在今年休賽期實現,最晚則在明年的這一時候。他希望到時候能有像河村勇輝這樣能夠俘獲球探注意的球員出現。
B聯賽國際部管理人員岡本直也(Nao Okamoto)在發布會后回答懶熊體育提問時表示,“B聯賽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二的籃球聯賽。同時,B聯賽也樹立了到2030年時培養5位NBA球員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B聯賽與NBA達成了定向合作。年輕球員如果能夠前往美國參加比賽,將會是對我們的巨大幫助。”需要指出的是,B聯賽到2030年時培養出5位NBA球員,指的是從B聯賽加盟NBA的球員,并不局限于日本本土球員。
NBA Asia董事總經理張文正在發布會上表示,籃球運動在日本發展迅猛,八村壘、河村勇輝的成功也大大推動了NBA在日本市場的流行。多家日本媒體指出,這是NBA第一次與其他職業男籃聯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連占據全球籃球市場份額超過9成的NBA都被打動了,B聯賽為球員創造高水平、強競爭性環境的發心與誠意可見一斑。
▲B聯賽與NBA簽約現場。懶熊體育余偉 拍攝于LaLa arena TOKYO-BAY。
在企業管理名著《基業長青》一書中,作者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提出了“造鐘,而不是報時”的概念。書中指出,擁有一個偉大的構想,或身為高瞻遠矚的魅力型領袖,好比是“報時”;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領導者身后很久、經歷許多次產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榮,好比是“造鐘”。高瞻遠矚公司的創辦人通常都是“造鐘”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
這樣的道理,在職業體育領域也同樣適用。如果說擁有一個運動明星是“報時”的話,那么創造出能夠持續不斷誕生明星的土壤和環境則是“造鐘”。高瞻遠矚的聯賽和協會通常都在“造鐘”,而不是“報時”。不管是將國際球員“引狼入室”,還是接連與NBL、NBA等高水平籃球聯賽達成戰略合作,B聯賽不是被動地去等待下一個“河村勇輝”的出現,而是在竭盡所能地為創造一個可以誕生更多“河村勇輝”的高競爭性環境與土壤。相比于等待明星的出現,創造一個能誕生更多明星的環境和土壤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
打造夢想球館,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職業體育誕生于城市和社區,也必須始終根植于城市和社區。縱使技術再日新月異、資本再無孔不入,職業體育這一本質不會改變,也不能改變。
J聯賽在經過32年的發展后,其3級職業足球俱樂部目前正覆蓋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的43個。作為后發聯賽,B聯賽不管是在最早提出的愿景中,還是去年十月推出的“B.革新”計劃中,也同樣將社區視為聯賽根基,希望俱樂部成為本地社區“不可或缺的存在”,讓人們不僅能享受比賽,還能通過體育享受生活。
主場的球館,正是鏈接俱樂部和當地社區的重要紐帶。自2026/27賽季起,目前的B1聯賽更名為B.LEAGUE PREMIER,即B超聯賽。“B.革新”準入條件規定,B超聯賽的俱樂部須擁有可根據比賽靈活協調時間的高標準籃球場館。同時,到2028年,B超聯賽俱樂部的場均上座人數要達到6000人。
東京灣拉拉體育館作為2020/21賽季B聯賽冠軍千葉噴射機(Chiba Jets)的主場,就是按照這個標準建設的“夢想球館”。通過舉辦本屆B聯賽全明星周末,東京灣拉拉體育館向全球球迷展示了自己。
首先,它作為B聯賽第一個私人擁有的場館,是一個大型多功能的公共設施,能夠容納1.1萬觀眾。場內中央擁有一個423寸、可升降主顯示屏,而四周則擁有環繞球場的絲帶顯示屏,這些都為現場氣氛的營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得球館不僅能舉辦籃球比賽,還能舉辦演唱會、企業展會等其他商業活動。
▲球場中央上方的大屏和四周的絲帶屏幕能營造極佳的氛圍。圖片來自B聯賽官方。
在去年5月份正式開業后,它就曾經舉辦過Mr.Children、DRAMDAZE的演唱會。本屆全明星賽的開場秀,B聯賽請到了SixTONES現場演唱歌曲《THE BALLERS》,會有那么一刻讓現場觀眾產生正在觀看演唱會的錯覺。
其次,距離人口聚集地都不遠——到東京市的東京站約30分鐘到40分鐘車程,到千葉市中心30分鐘左右的車程,且交通方便。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從JR京葉線(Keiyo Line)的南船橋站出來,走路六分鐘就能抵達球場門口。
再有,它周邊的商業配套十分完善,停車方便。它的右前方是日本第一家宜家(目前還在營業),它的左前方是三井購物公園Lalaport TOKYO BAY——1981年開業時曾是日本最大的購物中心,這個購物中心開業5年后,JR京葉線才正式開通。
▲LaLa arena TOKYO-BAY的交通和周邊商業配套足夠完善。
因為NBA級別的球館、不錯的區位、便利的交通地理和完善的商業配套,千葉噴射機希望拉拉東京灣體育館可以成為對標東京迪士尼的家庭周末出行目的地。去年12月,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時,千葉噴射機總裁Masaya Tamura就表示,“我們擁有兩個球星,比賽質量很高,新的球場值得成為一個旅游點。”
在此之前,千葉噴射機的主場船橋體育館(Funabashi Arena)只能容納5000多人。從2024/25賽季將主場搬進東京灣拉拉體育館后,千葉噴射機的場均上座人數超過1萬。2023/24賽季,千葉噴射機的營業收入為30.6億日元,其中票房收入6.4億日元。毫無疑問,本賽季結束,其票房收入將明顯上一個臺階。
根據B聯賽向懶熊體育提供的數據,1月18日和19日,也就是全明星周末的兩天,進入東京灣拉拉體育館觀看比賽的觀眾分別為9418人和9636人。另外根據日本媒體《The Answer》報道,這2天,場外的特許商品店尚未開門時,就已經有500名球迷排起長隊等候營業。
▲18號上午11點,特許商品店門口的長隊。懶熊體育 余偉 拍攝。
不止是全明星賽中受益的不光有B聯賽和東京灣拉拉體育館,還有球館的周邊商業。同樣是B聯賽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個周末,到訪體育館外LaLa port購物中心的人數是34000人——這一數據肯定是要高于平時的。什么是體育的社區價值和經濟輻射效應?這應該就是了。
目前,東京灣拉拉體育館的觀眾容量排名B聯賽第二,不及東京電擊(Alvark Tokyo)的主場東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Yoyogi National Gymnasium)。不過,2025年秋天,東京豐田體育館(Toyota Arena Tokyo)將正式開業。東京電擊(豐田持股90%)也將搬到這個由豐田汽車、豐田不動產和東京電擊共同建設,豐田冠名的新球館。從2026/27賽季起,東京電擊和澀谷太陽搖滾(Sunrockers Shibuya)將共同使用這座球館。
除了東京豐田體育館,名古屋鉆石海豚主場的IG 體育館(17000人)、神戶鸛鳥的神戶體育館(10000人)和香川五箭的香川縣體育館(10000人)等B聯賽的新球館也都將在2025年開門迎客。此外,川崎雷霆勇者的川崎體育館計劃在2028年開業。
▲B聯賽俱樂部的新球場計劃。圖片來自B聯賽主席島田慎二的個人Note。
2023/24賽季,B1和B2聯賽的觀眾總人數增至452萬人,相較于之前的賽季增長了40%。本賽季首輪,B1和B2俱樂部的比賽入場觀眾合計達到178347人,較此前一個賽季增長了120%。隨著越來越多容量更大、體驗更出色的新球館投入使用,B聯賽前兩級聯賽俱樂部的入場觀眾數量還將持續提升,使得聯賽朝著在2028年前實現觀賽人數700萬的目標不斷靠近。
埋頭種因,商業化自然水到渠成
當聯賽競技水平提高、競爭性強化,比賽現場體驗更好、帶動觀眾增加,再加上努力的推廣,B聯賽及俱樂部的收入增長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還是以千葉噴射機為例,入駐新場館成為其贊助招商納新的良機。2024年9月,來自中國的3C企業安克創新(其日本子公司安克日本)成為千葉噴射機的贊助商。雙方合作范圍較廣,安克獲得的權益包括將Logo印在噴射機的熱身服上,噴射機在主場比賽前將在現場大屏幕中播放安克的商業廣告,旗下多個子品牌作為供應商為噴射機球員、員工、球場內提供充電環境支持,以及其他針對俱樂部會員定制營銷活動。可以看出,在安克與千葉噴射機的合作中,一個核心的主題方向還是與當地社區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在合作官宣的公關稿中,安克日本CEO猿渡步(Endo Ayumu)也提到安克日本為噴射機的球員、俱樂部官員、球迷和當地社區帶來獨特的產品和服務。
▲安克在2024年9月成為千葉噴射機贊助商。此外,安克從2019年開始就是J聯賽川崎前鋒的贊助商,并一直合作至今。
作為跨境電商的明星企業,安克進入日本市場十多年,收入節節攀升,在2023年達到494億日元(折合約23億人民幣)——在安克全年收入中占比高達13%。或許也是因為生意達到了較大規模,安克需要進一步精耕細作,因此通過體育贊助,下沉到本地社區就成為了不二選擇。反過來,這也說明,千葉噴射機在當地社區的影響力和發展潛力,以及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商業價值是得到國際贊助商認可的。
▲安克在日本的生意,做得不小。
不僅僅是迎來了新的贊助商,根據共同社的報道,千葉噴射機俱樂部總裁表示,借著入駐新球場的機會,他們提高了場內廣告位價格,使得相關的贊助收入相應提高。2023/24賽季,千葉噴射機贊助收入為15.26億日元。這意味著,2024/25賽季,千葉噴射機不僅票房收入將迎來大幅提升,贊助收入也將迎來上漲。
▲款待計劃觀眾與球員見面會。懶熊體育余偉 拍攝于LaLa arena TOKYO-BAY。
聯賽層面,國際球員的增加在不斷推動B聯賽的國際化。本屆全明星期間,B聯賽連續2天為款待計劃觀眾舉辦球員見面活動。第一天,菲律賓國手德懷特·拉莫斯(Dwight ramos)和同來自菲律賓的雷·帕克斯(Ray parks Jr),代表中國臺灣的歸化球員阿巴西(Mohammad Al Bachir Gadiaga),以及日本球員涌川颯斗(Hayato wakugawa)作為球員代表出席,與球迷進行互動。當天,現場絕大部分球迷都來自菲律賓,除此之外還有少數中國臺灣的球迷。
B聯賽在國際化上的努力,可不僅僅是放寬外援政策被動地吸引國際球員加盟,他們還主動走出國門,與海外市場的球迷近距離互動。比如B聯賽已經連續3年前往菲律賓舉辦線下推廣活動。
▲B聯賽202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當地舉辦的推廣活動的海報。
因為這一系列原舉措,B聯賽的媒體版權早早賣到菲律賓市場(從2021/22賽季起,菲律賓有線電視和網絡運營商Tap Digital Media Ventures直播B聯賽;而從2023/24賽季起,Solar Sports在菲律賓直播B聯賽)。除了菲律賓,而據懶熊體育了解,不出意外的話,中國臺灣地區也將于不久后直播B聯賽。除此之外,B聯賽的YouTube和Facebook賬號一直在向全球播出賽事。
如果B聯賽保持當前的勢頭,綜合實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自然會有更多國家的更多媒體平臺加入到B聯賽的全球轉播陣容當中。屆時,收入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結語
職業體育的運營發展到今天,早就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全世界體育產業都一樣:高水平的競賽內容+出色的觀賽體驗+用心的包裝推廣+健康的財務管理等于優秀、可持續發展的體育IP。
行文至此,作者的本意并非是要吹捧B聯賽多么厲害。事實上,B聯賽也有一些顯而易見的不足。比如全明星首日的扣籃大賽,精彩程度就有待提高。但瑕不掩瑜,況且這還只是一個創立不到10年的籃球聯賽。更重要的是從賽事運營的角度看,B聯賽不僅擁有雄心壯志,而且足夠謙虛真誠,也足夠腳踏實地。這才是B聯賽贏得尊重的底層邏輯。
有志者,立長志。結硬寨,打呆仗。不光體育賽事運營,做任何事都是這么個道理。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