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最近,網絡上有一種“質疑慶奶,理解慶奶,成為慶奶”的趨勢。
尤其在《一路繁花》,撕出一個74歲美強慘依然不服天命、靈魂里刻著“給我破”的慶奶后。
集合出發,劉曉慶作為領隊,遲到了兩個小時。
李小冉為此罵了十分鐘。
劉曉慶插不上話,不疾不徐,表示罵得都對。
事后節目里,大家才知道真相。
原來當天劉曉慶有5個官司同時纏身,忙著電話溝通,不然官司敗了,養老錢都要打水漂。
5個官司具體為何,剪輯出的節目里沒有表述,但其中之一,是與人合作一個手工文化項目,她以為傳承文化是好事,結果被騙是結局。
為安全起見,劉曉慶把自己最喜歡的珠寶和所有現金,交給一個珠寶公司的保鏢保管。
結果對方卷跑她所有家當,整個箱子空空如也。
當旁觀者覺得騙子們太狠時,劉曉慶說:“家里人比他們還要狠點。”
二十年前她是沒了房子,二十年后,她卻是沒了家人。
昔日幸福家庭在她破產之時驟然“翻車”,一秒鐘之間失去所有。
劉曉慶形容為“整個內臟全體掏空,只剩下一個空殼”。
她稱現在的自己實際上是一個“孤兒”。
節目里也沒有提及“狠心的家人”是誰,但從種種痕跡來看,大概率是指她妹妹一家人。
劉曉慶有一個妹妹,比她小五歲。雖然是同母異父,但姐妹關系曾貌似“情比金堅”。
至少劉曉慶,曾在這段親情里竭力付出。
送妹妹出國留學,親力親為幫忙帶侄子,為侄子上學買房子,供他念書,視如己出。
旁人眼里兩人親如母子,劉曉慶也曾經常分享與妹妹一家在一起的日常。
直到2017年以后,這一家人開始消失在劉曉慶的社交網絡。
有傳聞說,當年劉曉慶因稅務問題入獄,就與妹妹一家有關。妹妹、妹夫都在她名下公司任職,負責財務。但法人是她,任何問題,她要承擔。
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才會傷自己更深。
面對大家的“養老眾籌”,劉曉慶說:“我會自力更生,賺錢的本領長在我自己身上,人生不怕從頭來過。”
網上一片對曉慶的勵志激贊。
我媽媽是劉曉慶骨灰粉,讓五六歲的我讀過她的自傳。我也對她無比膜拜欽佩,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說句敗興的實話——
一個人在74歲的年紀,說要重新來過,A面是勵志故事,B面是殘酷的真相。
普通女性別輕易效仿劉曉慶。
(倪萍說劉曉慶,身邊怎么這么多渣人,你媽媽要是活著得多心疼你)
劉曉慶注定是傳奇。
何為“傳奇”?意味著不可復制。
劉曉慶是非常高能量的人,跟后天閱歷有關,更是人與生俱來的“體質”。
對高密度、高強度、充滿挑戰、大開大合的人生天然“不設防”,甚至倍感吸引力。
網友評價劉曉慶“八個男朋友”事件用了一句很精準的話:“她沒有出軌,因為這一生沒在軌上。”
人一輩子可以不在“軌道”但依然活躍的最重要前提是,她強大到不可取代,在某一方面接近無敵。
從上個世紀走來,劉曉慶不僅是家喻戶曉的女主角,連續三年獲得金雞影后,還是央視春晚第一個女主持人,第一個給自己寫自傳的女明星。
人要任性且不被厭惡,是需要巨大的實力打底的。
其次,劉曉慶身體之好,普通人望塵莫及。
除了眾多尚未被打破紀錄的演員title,她還擁有政協委員、影視演員、制片人、作家、公司CEO、歌手、評委、話劇演員、揚琴演奏家等9種不同身份。
最近她已經殺入微短劇賽道,慶奶從沒放棄過“緊跟時代”。
“躺平一代”羨慕精力充沛的“斜杠青年”,而24小時滿格精力用于學習創作折騰這件事,“慶奶”早就以一敵百。
先不說能力,這種體力首先一般人就不可能具備。
你們只看到了劉曉慶在綜藝里,高原堅持練習跑步,對18歲牛在在說“你不跑就掉隊吧”,這算什么小Case。
今天的劉曉慶74歲,還在巡演《風華絕代》,這個話劇幾乎是獨角戲,每場近3個小時,除了換裝時間,沒有任何休息,臺詞量有3萬多句!
姐 巡演了400多場,創下“世界上一年內主演無B角話劇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
第三,她擁有足夠的商業價值,活著就有現金流。
咱不說曉慶姐參加綜藝、演出的收入,光看一個副業,書法。
現在她直播寫書法,在線賣作品。
4小時賣了75萬。一副“錦鯉”999元,一張“紫氣東來”3888元;賣得最好的“知足常樂”也是3888元。
請不要光盯著劉曉慶的緋聞,除了那點事,這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是四百多天在監獄里也堅持看書、學英語、一年四季洗涼水澡、每天跑步8000步的女人。
是出獄之后能放下六次金雞百花影后的光環,穿上棉背心,拿起小馬扎,混跡橫店群演中,靠一天掙50塊去還債的女人。
這個級別的體力、心力,非一般人所能及,是成事的前提,是她對待人生幾乎肆意妄為的前提——
的確任何時候都有資本和條件,從頭再來。
(《一路繁花》里劉曉慶的好食欲被廣大年輕網友羨慕,年紀輕輕都沒有“慶奶”的飯量和食欲)
但是,現實生活里,多少人40+就已“心有余而力不足”,體力心力無法配套使用,根本打不出組合拳。
隨便一個坍塌,整個人生都會變得艱難。
74歲的劉曉慶還在釋放能量,正是闖蕩的年紀;可普通人,中年就要學會養精蓄銳,保命要緊。
用李小冉話說,干嘛這么拼呢?
“她跟我爸一個年紀了,還這么拼,她應該多學一點我的吊兒郎當,會很放松。”
可這就是人的差異,來自原生家庭、個人經歷,更來自天性使然。
單親家庭長大,劉曉慶早就學會靠自己改變命運的獨立堅韌,與生于北京順風順水長大的李小冉,就沒有同時代的人生命題。
表面看,歷經兩次破產,賺錢養老是“迫不得已”。
但從天性來說,讓劉曉慶閑下來啥也不干“吊兒郎當”,不創造、不釋放、不翻山越嶺,她才會枯萎。
旁人眼里的“辛苦折騰”,對她來說,是另一種生命能量的自循環,這是“命運體質”使然。
我為什么會對自己的讀者說,不要輕易學劉曉慶。
很簡單,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如果年逾七十,疾病纏身,孤身一人在世,沒有家人陪伴,外加遭遇背叛和欺騙,等待她的會是什么?
爽文女主的人生,最好留在屏幕的驚濤駭浪里。
“老無所依”的恐懼,才是普通人該有的警惕。
普通人活一輩子,一定要記吃之后,記打。
回看過往,劉曉慶人生的跌宕起伏,幾乎都來自“輕信他人,忽略人性”。
人生上下半場,都是如此。
對家人的信任,讓她看不到“升米恩斗米仇”。
對陌生人的信任,讓她散盡家財,官司纏身。
雖然她心態良好,看著窗外閃閃發光的樹葉都會覺得幸福;誰采訪過她,就天然認為對方是好人;靠“信對了”的經驗和自己的善意,一視同仁。
但現實依然是,劉曉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這一輩子因眾多冤枉的官司,輸掉了幾乎所有房產。
有網友說她格局大,性格好,我也承認,喜歡劉曉慶的心態,推崇與人為善的修行。
但還是要說,對人、對人性保持認知與警醒,是一種基本的自保。這與善良不矛盾、不對立。
劉曉慶有六十歲演二十歲少女的魄力與機遇,有七十歲寫書法賺錢的能力與渠道。
一個轉身,還能在各個電影節上捧走終身成就獎。
還能在我們普通人歡度新春的時候,憑一己之力在線帶貨代言。
普通人的二次機會,太難了。
普通人活一輩子,的確要學會敬畏,學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學會在失敗里總結錯誤,學會含淚但樂觀地成長。
我們贊賞劉曉慶的同時,也要理解和允許“更大多數”。
“大S離去”這事我們肯定不寫了,看著微博熱搜被輪番轟炸,就知道還有太久的驚濤駭浪。我期盼的是多一點安靜,讓她安息。
如果有什么不得不說的,就是希望大家明白,電影一樣起伏的人生,放在具體的現實生活里,幾乎每一聲嘆息都是扎進血肉的碎片,凡人其實無法承受。
我們都別高估自己,我們都是凡人。
有些光,就像海上的燈塔,只適合用于仰望。
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去驚濤駭浪里,做以命相博的漁夫。
《哪吒之魔童鬧海》里,有一幕非常熱血動人:身中穿心咒的哪吒,自我崩裂粉碎,結果靠三昧真火重塑真身,獲得更強能量。
人這一生,各有“穿心咒”,那就是困住自己的東西。
但,不是所有人的體質,都適合徹底粉碎重生。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允許自己慢慢找自己的方式,一點一點解自己的咒。
祝愿你心有所屬,老有所依,歲月靜好,平安喜樂。
這也是很美好的“一路繁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