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圖片來自官方
在電影市場低迷的背景下,誰也沒有想到我們迎來了一個史上最強春節檔。
2025年春節檔以創紀錄的95.1億元總票房落幕,其中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一枝獨秀,以48.39億元的票房領跑檔期。
據貓眼專業版預測,《哪吒2》最終票房有望達到87億元。據貓眼平臺數據,截至2月6日14時,《哪吒2》票房已超58億元,正式超越《長津湖》的57.75億元內地票房紀錄,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哪吒2》的亮眼成績,也推動了出品方光線傳媒的熱捧,光線傳媒股價在節后首個交易日直接漲停,也成為了春節檔最大贏家。
事實上,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今年春節檔的六部新片中,僅有《哪吒2》和《唐探1900》的最終票房預測值高于檔期開始前的預測。
貓眼、淘票票兩大票務平臺對《哪吒2》的最終票房預測值均超過85億元。按照該片39.24%的片方分賬比例計算,若最終票房達到85億元,片方將分得約33.35億元。
這筆收益主要會由光線傳媒及其關聯公司獲得。據天眼查數據,《哪吒2》的五家出品方中,四家均為光線傳媒直接持股或通過子公司控股的企業。
其中,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由彩條屋持股30%,而彩條屋為光線傳媒全資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另一家出品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則由導演楊宇控股51%。
根據光線傳媒2月5日晚間發布的公告,截至2月4日,公司從《哪吒2》獲得的營業收入在9.5億至10.1億元區間。
以當日48.39億元的票房計算,光線傳媒在該片中的份額約為50%-53%。而該片的發行方也僅有光線傳媒一家,這意味著光線傳媒將在票房分賬中獲得更多收益。
回過頭來看,《哪吒2》的成功當然也并不讓人意外,畢竟《哪吒1》就已足夠驚艷,并且打響了哪吒系列IP。
但頗為難得的是,無論是《哪吒1》還是《哪吒2》,技術實力、口碑評分都不俗,實現了叫好又叫座。據媒體報道,《哪吒2》采用了全新渲染技術,使單幀渲染時間較第一部縮短40%,同時畫面質量得到提升。
事實上,光線傳媒自2015年成立專門的動畫制作公司彩條屋以來,持續押注動漫電影領域,構建中國神話IP宇宙。
但客觀來看,光線傳媒也并非每部電影都能取得《哪吒》系列的成績,也確實有大量諸如《大魚海棠》、《大護法》這種叫好不叫座的電影。
因此市場有分析認為,光線傳媒實際上還沒有完全摸透動畫電影的爆款規律,尚未構建出成熟的工業化生產方法論,這導致未來在新IP故事、原創動畫故事類型電影上,依舊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詳見《 》)
根據媒體報道,《哪吒2》約3億元的制作成本已接近好萊塢動畫電影水平。優質動畫電影的制作周期普遍需要3-5年,《哪吒2》制作超5年、《大圣歸來》續集至今未完成,期間人力成本和技術投入持續上升,就對影片的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哪吒2》與《黑神話悟空》有些類似,都是精工細化出爆款,但這也意味著投入較重、風險較大,一旦內容翻車損失也是巨大的。
對于整個電影市場來說,短劇、短視頻已經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沖擊。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短視頻日均使用時長已超過120分鐘,遠高于觀影時長。
據燈塔研究院數據,2024年全年電影票房僅425.02億元,較2023年下滑23%。25歲以下觀眾占比降至21%,顯示年輕觀眾正在流失。
此外,整個電影行業呈現出明顯的"檔期依賴"現象,2024年全國約4.5億觀影人次中,57%集中在春節檔,這顯然也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盡管如此,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隨著80后、90后成為家庭消費主力,市場對優質動畫內容的需求不斷上升。據業內預測,到2026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
也就是說,電影市場一方面在快速萎縮,另一方面動畫電影等細分品類在不斷增長,整個行業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這樣回過頭來看,光線傳媒對動畫電影的押注,算是押對寶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關注下方備用號,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