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35戰機與美軍的第五代戰機F-35非常相似,隱身是第五代戰機的重要性能,因此發現敵人和自我隱身的能力都很重要,可以就此做個比較。
(1)機型與隱身性的比較
15.7米長的 F-35 有拱形機頭、單座駕駛艙和駕駛艙兩側的雙進氣口。它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隱身性,采用機翼和機身混合設計,沒有垂直于飛機脊柱的大型垂直穩定器或尾翼,而是有兩個小的外傾穩定器。它身上沒有直角,直角是將雷達波最有效地反射回雷達的角度。發動機噴嘴埋藏在尾翼之間,因此也被有效隱藏。
從外形看,殲35 長約17.63米,比 F35A 長2米左右。目前看殲35戰機起落架更強,機翼更大。F35 的駕駛艙和機頭區域的上下兩半平滑地融合在一起,而殲35駕駛艙下方兩側都有連接線沿著飛機長度水平延伸。另一個差別是,F35 駕駛艙后面的機身明顯比 殲35 高,為容納航空電子設備、燃料和武器留出了更多空間。殲35采用全向矢量噴管技術;跟隱身性能有關的正面最小雷達反射截面積為0.01平方米。為了加強隱身性,殲35把機身中段變得狹窄,但應該犧牲了一些載彈量和容納電子設備的空間,這讓西方媒體詬病。
雙方都擁有內置武器艙和機頭雷達,但是隱身能力顯然在不同的地方存在差異。F35的型體確實不錯。
(2)雷達性能和電子能力比較
F35號稱會飛行的計算機。F35 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能充當空中可飛行的網絡信息處理中心。F35 的 AN/APG-85 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性能真的是很贊,不僅能夠探測、跟蹤和攻擊空中目標,還能探測和跟蹤地面目標、干擾敵方電子設備以及探測和存儲敵方無線電信號(包括雷達信號),甚至記錄存儲以供日后詳細分析。它的紅外傳感器類似于為美國陸軍艾布拉姆斯坦克提供夜視功能的傳感器,能夠探測遠處的飛機甚至導彈發射。最后,F35 可以把這些信息數據與美國和北約部隊共享,這是 F-22 猛禽戰斗機都無法做到的。
由于稀土資源和開發的瓶頸問題,F35現在的雷達材料是上一代的砷化鎵,而殲35用的是新一代的氮化鎵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把雙方的差距拉近了。中國充分開發利用自己的稀土資源,殲35使用的是新一代的氮化鎵雷達,而F35是上一代的砷化鎵雷達。除了新式先進雷達,殲35還有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被動式紅外探測系統等設備。假設殲35和F35戰機接觸,很可能是殲35先期發現敵人,F35首先發現自己被鎖定和攻擊。
(3)結語
關鍵在于,今天的空戰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形式,現在飛行員的眼睛在空中不能區分戰斗機,飛機識別不再依靠機翼形狀或尾翼大小,而是依靠雷達和電磁特征。此外,過去作戰是互相尋找對方的位置要做攻擊,現在太平洋上面有很多衛星,航母艦隊出動的話有預警機,戰斗機隱形能力多少要受限。未來,殲35 和 F35 的空戰將在視距之外進行,雙方將僅通過電子設備和情報支援來探測、識別敵機,最終擊落對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