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偽裝好得出奇
1. 毒傘槍
1978年9月7日中午,投入西方懷抱的原保加利亞文化官員格奧爾基·馬爾科夫走上位于倫敦市中心的滑鐵盧橋,向大橋南端的公交車站走去。他身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他感到大腿后部痛了一下,便立即轉身,發現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拿著傘匆匆離去。當天深夜,馬爾科夫發起了高燒,被送往醫院。4天后,49歲的馬爾科夫不治身亡。英國政府對此高度警覺,立即展開調查。經法醫對馬爾科夫驗尸和做尸體組織取樣分析,沒有發現異常。后來,經用X光檢查,從死者身上找到了一顆金屬彈珠。英國化學防御研究所研究了2個多月,判斷這是一顆特制的毒彈,彈體直徑只有2毫米左右,彈殼由鉑銥合金制成,內有劇毒的蓖麻毒。
蓖麻毒毒性極大,只需7毫克便可致人死亡,而氰化鉀需要50毫克。蓖麻毒是放在這個合金小球兩旁的兩個凹槽里,外面用蠟封著。金屬球進入人體后,其體溫將蠟熔化,毒素從球里流出,致人性命。這種毒彈是用毒傘槍射入人體內的。
這種毒傘槍,其外形與一般雨傘相似,內部裝有扳機、操縱索、釋放扣、活塞式擊錘、彈簧、氣瓶、槍管等發射裝置和超小型有毒彈丸。使用時扣動扳機放出活塞式擊錘,擊錘撞擊氣瓶于穿孔器上,放出氣體,氣體經唯一通路進入槍管,以其突然的壓力,將超小型毒彈推出,整個過程瞬間完成。
◎毒傘槍
2.鋼筆槍
鋼筆槍因外形酷似一支普通鋼筆而得名,筆帽、筆套等一應俱全。其主要特點是攜帶方便、不易被人注意,是一種防身、暗殺用的特型手槍,可在10米內取人性命,很受特工喜愛。
(1)原本用于防身。20世紀前期,鋼筆槍常常被一些大人物作為防身武器,屬于武器與藝術品的結合,更像是收藏品。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和“冷戰”時期,各國特工很多都看中這種武器的隱蔽性,于是,大量的鋼筆槍被生產出來提供給特工,如德國、法國、英國、印度等國家都曾先后研制過鋼筆槍。其中英國諜報軍官哈頓發明的毒針鋼筆槍很有名氣。該槍口徑很小的槍管同鋼針子彈一同隱藏在鋼筆外殼中,在外殼上有一個小按鈕扳機。擊發時,采用壓縮空氣發射,在彈簧和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將僅有的一枚涂有劇毒的針狀子彈射出。該槍在專門的盒式夾具的幫助下,重新裝彈可在15秒內完成。其長度為154毫米,槍管長35毫米。哈頓設計此槍的初衷是為了幫助被俘的英軍逃脫。但隨著毒針鋼筆槍的名氣越來越大,法國抵抗組織請求英國大量提供。英國還給南斯拉夫的鐵托游擊隊空投大量這種鋼筆槍。
◎英國毒針鋼筆槍
(2)最便宜的鋼筆槍。最物美價廉的鋼筆槍是美國的“斯廳格爾”。該槍在工廠組裝時就裝填好一發子彈,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復裝彈,故特工們只有在關鍵時刻才使用它。該槍構造簡單,共由7個部件組成,美國采取了流水線作業大批量生產,1943—1944年總共生產了40000支,價格每支40美分。美國和英國不僅用它來武裝自己的間諜,還發給歐洲各國的抵抗組織。1962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研發了“斯廳格爾”口徑5.6毫米、長114毫米的鋼筆槍,供特工使用。它雖結構復雜,但操作簡便,槍管安裝在筆筒中。要射擊時,只需轉動筆帽,將鋼筆拿在手掌中,用大拇指按動射擊鈕即可擊發。
◎美國“斯廳格爾”鋼筆槍
(3)屢屢改進升級。1992年,美國研制出新型的“斯廳格爾”鋼筆槍,該槍總長82.5毫米,直徑12.7毫米,由不銹鋼制成,槍管是一根滑面的管子,其中裝有口徑5.6毫米的邊緣發火子彈。鋼筆桿起槍機的作用,桿的一端與鋼筆的帽相連,另一端與彈筒相連,在帽中裝有擊發裝置,在發射前需要將槍的前后兩部分分開30毫米。用手拉鋼筆槍的后端,拔出后部將其折成“L”形。這時扳機就從槍的主體中伸出。旋轉保險環到“F”(發射)位置,然后,射手輕輕抓牢槍管,按壓扳機,即可射擊。發射后,把保險環旋到“S”位置。該槍的這套保險裝置是原鋼筆槍所少有的,可重復裝彈,多次射擊。重新裝彈時,擰下槍管,把彈殼從膛中取出,重新裝入一發子彈,然后將槍管擰到槍體上,即可再次射擊。這種折成“L”形的鋼筆槍通過了美國聯邦煙酒火器管理局(ATF)的認可,可在美國合法銷售。
◎“斯廳格爾”鋼筆槍
3.手杖槍
在20世紀上半葉,歐美國家的男士,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出門時都喜歡攜帶一支手杖,人們對手杖習以為常。戰爭年代,輕武器專家曾為特工研發出了威力巨大的手杖槍,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布雷頓手杖槍。設計生產商是以生產超輕型獵槍而著稱的法國圣艾蒂安公司。這種手杖槍是一種10毫米口徑的滑膛槍,其大部分部件由鋁制成,擊發機構藏在硬鋁質圓頭握把中,將握柄旋轉四分之一再向后移開,即可使槍機開鎖,裝彈后再擰緊,就可使槍機再次閉鎖。按動位于握柄上一個缺口處的扳機即可擊發。由于該槍既無瞄準具又無槍托,因此只能在5米以內使用。此外,在銀色的握柄頭上有一個小夾層,內裝一發備用彈,黑色的杖身下端包有柔軟的外箍,以免在觸地時發出過響聲音。這種手杖槍是民用品,當時在市場售價為2000法朗。
◎布雷頓手杖槍
二、塊頭大得出奇
1.芬蘭L-3920毫米反坦克步槍(大象槍)
從1939年11月蘇聯進攻芬蘭開始,到1941年芬蘭協同德國進攻蘇聯,直至“二戰”結束,芬蘭軍隊摧毀了大量蘇軍坦克。其中相當部分是被20毫米口徑的L-39反坦克步槍擊毀的。該槍成為當時對付蘇軍T-26和BT-7坦克的好手。在此期間,芬蘭軍隊使用了超過1800支L-39反坦克步槍。在“二戰”初期,L-39可輕易射穿蘇聯軍隊的T-26輕型坦克,當T-34中型坦克出現后,20毫米穿甲彈就力不從心了,只能偶爾打斷中型坦克的履帶。但該槍精度高,在300米處5發彈的散布直徑為300毫米。從1942年開始,L-39配用高爆彈和燃燒彈,用來對付碉堡和機槍火力點,類似于現代的反器材/狙擊步槍,它可在200~1400米范圍內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高爆彈的破片可以殺傷以炸點為中心、半徑2.5米范圍內的敵有生目標。
◎芬蘭L-39 20 毫米反坦克步槍(大象槍)
2.平底船槍
一兩百年前,西方國家開始普遍吃水禽。后來,西方貴婦們把用水禽羽毛裝飾帽子當作時髦,水禽在市場上逐步供不應求,于是,有人想更有效率地獵殺水鳥(主要是野鴨),開始找人設計大口徑獵槍,平底船槍應運而生。
◎平底船槍
平底船槍是一種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用于狩獵野鴨的大型霰彈槍,由于很大很重,后坐力強,往往被直接安裝在狩獵用的平底船上,并由此得名。平底船槍一般由私人設計制造,有的口徑超過51毫米,能夠一次性發射逾0.45千克彈藥,主要用途是獵殺野鴨。由于平底船槍通常被固定在船身上,槍不能轉動,獵人用這支槍瞄準目標時,需要調節整只船的方向來瞄準目標,即將平底船行進方向對準野鴨,悄悄接近野鴨。這種槍的威力實在太大,每打一槍,船就會因為巨大的后坐力向后移動。當然收獲頗豐,可一次性殺死50只野鴨,多的時候一槍能獵殺90多只野鴨。更有甚者,為了進一步提高獵殺效率,獵手們常組織多艘船一起行動,同時開火。這種集中火力“團滅”的方式,僅一個波次的齊射就能獵殺500多只野鴨。最終,由于平底船槍威力太過驚人,加上這種竭澤而漁的方式,導致野鴨數量急劇減少,一度嚴重影響野鴨種群生存。美國政府從1860年開始就呼吁農場主停止用平底船槍打鳥,這種槍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迄今為止,平底船槍仍是最強大的霰彈槍。
◎平底船槍
3.“巨型左輪”手槍
在20世紀上半葉,歐美國家的男士,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出門時都喜歡攜帶一支手杖,人們對手杖習以為常。戰爭年代,輕武器專家曾為特工研發出了威力巨大的手杖槍,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布雷頓手杖槍。設計生產商是以生產超輕型獵槍而著稱的法國圣艾蒂安公司。這種手杖槍是一種10毫米口徑的滑膛槍,其大部分部件由鋁制成,擊發機構藏在硬鋁質圓頭握把中,將握柄旋轉四分之一再向后移開,即可使槍機開鎖,裝彈后再擰緊,就可使槍機再次閉鎖。按動位于握柄上一個缺口處的扳機即可擊發。由于該槍既無瞄準具又無槍托,因此只能在5米以內使用。此外,在銀色的握柄頭上有一個小夾層,內裝一發備用彈,黑色的杖身下端包有柔軟的外箍,以免在觸地時發出過響聲音。這種手杖槍是民用品,當時在市場售價為2000法朗。
◎“巨型左輪”手槍
4.“大厄尼”步槍
“大厄尼”是一把由詹姆斯·A.德凱恩制造的超級大步槍,全長10.18米,重達1814.3千克,裝在平板車上,必須由一輛卡車來拖動;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能發射子彈的步槍,而且已經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大厄尼”口徑與炮相當,沒有緩沖機構,只是放在架子上,當然也不能發射常規的子彈。它發射的是一種特制的子彈,使用丙烷和氧氣進行發射。該槍采用電子點火發射,點火裝置的電壓為12伏特。最奇特的是它發射時聲音不大,附近的人可能不會發覺。有專家對該槍的性能進行測量評估后認為,其一發子彈射出,不出意外的話可擊穿一輛主戰坦克。如此笨重的步槍沒有實戰價值。目前,該槍被放置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一輛卡車上,供游人參觀,經常有人來此攝影留念。
◎“大厄尼”步槍
01-24熱文
01-17熱文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