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大家都急了,2025年開工才第一天的微信就炸了,就業形勢真的不樂觀啊,小編職位都還沒更新,幾十個人求職介紹就已經發過來了。
近期跟朋友們嘮嘮2025年最新形勢,也做了一些簡單前瞻性思考,特別是與很多早期已經轉行的朋友們重點探討,大家給出了一致的答案:草臺班子滿天下。
大家在經歷30年大周期的行業沉淀了這么多年,本想著早點離開看起來很難起飛的地產行業,萬萬沒想到的是,很多行業比地產行業更加讓人摸不到頭腦。
今天小編是冒著被罵死的風險,簡單從各個維度與很多轉行朋友的分享角度聊聊其他幾個主流熱門行業近況,也給準備轉行的朋友一些參考,地產人轉行需謹慎。
互聯網:地產行業簡配的2.0
小編作為深漂20年的武漢人,互聯網產業應該是最早接觸到的一批人了,當時很多同學都進去了好幾個大廠,有軟件公司也有硬件公司,因此還不算很陌生。
據我多數同學自己去形容這些我們熟知的企業,大家的工作其實就是抄襲+不停止的開發新品,屬于跟著節奏干活,公司也沒什么戰略可言,大家都在混日子。
如果對比我們地產行業很多房企制定戰略的那些PPt,互聯網或軟硬件企業的戰略幾乎誰都可以寫,殊不知很多企業還花幾百萬請咨詢公司做戰略,多數都是紙上談兵。
互聯網是一個真正每天都在變化的風口產業,這里面包括軟件與硬件企業,加上第三方的平臺開發企業,組成了一個我們外行人看起來高大上行業。
大家看到我們熟知的一些知名APP,都是很多企業拷貝了無數個相同應用存活下來的產品,也是燒掉了無數資金換來的。
因此,很多hr朋友,財務朋友,投資朋友加盟互聯網企業,大家都非常懵逼,這比地產簡單多了,起碼每天干的都是同樣的活。
還有一些新型獨角獸企業,完全是技術驅動型企業,就跟很多研究所類似,基本上也談不上什么項目管理,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組織管理,吃技術到底。
因此,如果在地產行業真正干過超過10年的,其實在運營思維,現金流管控方面都有很強的意識了,在互聯網周邊行業,這種思路是完全不存在的,因為錢太多,太容易燒。
相對比地產行業注重Zf關系維護,金融機構的維護,互聯網其實早期都是很多PE主動送錢,對錢這一塊管理非常薄弱,還有很多創始人本身就是想撈一筆走人的視角。
因此,大家如果在地產行業干過的,轉行互聯網行業,千萬別妄自菲薄,地產人才雖然沒有程序員有技術,但是很多運營,公關,組織能力還是強很多很多。
新能源:純風口
2023年開始,周邊地產人轉行新能源行業是被提到最多的,大家似乎對這個不算新型的行業特別上頭,感覺不管跟誰,新能源講故事能力都不弱當年的地產。
自從早期一批龍湖人去了新能源汽車,周邊就開始大量的朋友留意新能源產業了,大家看起來都想擁抱這個看起來無敵的行業。
大家似乎沒細細品味新能源產業的實際情況,其實整體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風電,太陽能,新能源電池等設備廠家,大家玩的很high的背后只有一個字:賺補貼。
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供應,確實是一個常年的計劃,也是對整體實業發展的必經過程,可以說是有利于千家萬戶的。
但是大家并沒有想到,這個巨大產業背后仍然還在享受國家補貼的道路上,現在真正實現民用的新能源產品除去汽車,其他并沒應用多少。
可以看看這幾年新能源的大環境,要說五年風口小編都覺得算多的,大批量產能還是依托補貼活著,有點地產前期幾年的視角,過度消費了這個行業潛力。
受補貼毒害最大的莫過于新能源汽車。補貼之下,新能源汽車有了讓利的空間,并且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出售到海外。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出口數據樂觀,但人為創造的需求掩蓋真正的需求。這種誤導性的信號導致新能源汽車產能大開,并且同行之間大打價格戰。
光伏行業曾經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一員,就在國內與國外的共同補貼之下經歷了速興驟亡,前兩年勢頭很足的儲能行業似乎還是走的光伏的老路,其底層技術含量并不高。
2024年前面三季度,9家企業虧掉360億,光伏寒冬比預期還要冷,看起來高大上行業如今距離全面崩盤也不遠了。
因此,可以看到,很多早期地產行業的工程,投資,營銷,客研等職能朋友紛紛主動加盟新能源行業,最后發現這個行業的周期比想象中更短。
保險行業:地產人集散地
要說哪個行業是地產人的集散地,保險行業應該沒人會反對,曾經大家對這個完全陌生的行業,如今已經成為諸多地產人謀生的大平臺。
保險行業如今已經是地產金融職業經理人的天堂,似乎只要是找不到工作的朋友,或是完全想換行的朋友,身邊推薦最多的崗位就是保險代理人。
其實小編對保險行業還是比較關注的,畢竟自己也買了多年保險,也完全理解地產人為什么是如今保險行業最需要的員工。
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覺,身邊做保險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不乏很多精英級的人才和企業高管。
轉型做保險人當中有985博士、MBA、咨詢公司的,當然前司都是TOP20的地產,而且……大多數都已經失業了。
其實保險行業如今青睞的不是簡單銷售員的員工了,更加青睞高學歷+金融地產圈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其實再簡單點描述就是資源。
第一保險首先其實還是一種投資行為,對于地產人來說,房地產行業積累的很多經驗與人脈都可以直接上手,并且買房子的客戶與買保險的客戶往往都是一批人。
保險行業也有它獨特的優勢:一方面是經濟下行,其它各個行業都卷得不行,性價比越來越低。而保險應該是目前唯一還沒有被內卷到的行業。
大家越沒錢的時候往往就不太喜歡大額消費,比如這幾年消費持續降級,大物件消費銷售業績都呈現下降趨勢,更被提房子這種超額消費的。
越是經濟下行,投資收益越不不可靠,A股、基金都跌的慘不忍睹,反而有固定收益的保險逐漸被人接受,這也是多數地產人加盟保險行業的基本認識。
但是但是,話說回來了,保險行業仍然還是一個銷售型業務,保險行業仍然還是金融行業,只要是金融行業就是投資邏輯,投資行為勢必就有一定風險。
保險也是金融產品,也是金融工具。當然也不能在大環境下獨善其身。保險行業如今同行業競爭是巨大的,門檻本身非常低,因此整體來說,很多人接受程度也會受到限制。
保險行業如今在很多人眼里仍然是個騙子邏輯,保險剔除沒有支付能力的,因健康無法購買的,真正適合買商業保險的人,如今也會越來越少。
但是可以看看國內如今保險代理人的從業者數量,這幾年都在持續下降,很顯然就是行業已經開始內卷。
小編客觀給出一個建議,如果說很多地產人想要把保險行業作為一個長期職業的話,那對自己的綜合素質要求就比較高了,需要長期深耕的打算。
在我看來,保險行業只不過是很多人的副業屬性,就是簡單利用下身邊的資源,如果能變現更好,如果不行其實一個過渡崗位屬性。
保險行業看起來是一個長久無敵的崗位,但是其內核仍然還是存在投機屬性,因此,各位地產人朋友轉行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不要盲目選擇。
總結:
可以看到,地產人轉型確實迫在眉睫,但是大家也不要太過焦慮,風口行業與傳統行業其實都有可操作空間,但是還是那句話:務必要結合自身,做好長期主義打算。
其實小編還是覺得地產行業的經理人綜合素質依然還是拔尖的,轉行其實并沒有那么困難,也祝賀大家轉行的朋友繼續在新的行業發光發熱。
今天就聊到這里,需要補充的朋友歡迎留言,也感謝大家這么好看,也愿意給我點贊。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