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9成以上的高速公路路段都是收費的,19萬公里的路段上設置了1萬多個收費站點,車輛通常需要雙向收取一定的費用,只有在節假日期間才能享受到免費的福利。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高速路段處于虧損狀態,只有寥寥數條能夠實現盈利。放眼國內眾多的高速公路,盈利最多的一條路費當屬上海至南京之間的滬寧高速。
從戰略通道到經濟引擎
在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長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的上海與南京之間,鐵路之外,僅靠312國道維系著經濟血脈。這條國道起點為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廣場,終點為新疆霍爾果斯,全程4967公里.其中,上海至南京間的距離為350公里。且路段十分擁堵,平均車速每小時僅30公里,需要10多個小時才能到南京。
90年代,國內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對交通運輸的需求日益迫切。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加強上海與江蘇之間的聯系,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滬寧高速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
1992年,滬寧高速正式破土動工,被賦予"打通長三角黃金走廊"的戰略使命。工程開工之后,又不幸趕上了原材料、人工、土地征用費用大幅上漲,工程造價從每公里1500萬元增至2500萬元。工程概算也提高到了70.4億元,除交通部補助資金6.8億元外,余下60多億元自籌。再加上國家抑制經濟過熱,銀根緊縮,銀行對滬寧高速建成后的效益如何存疑,不敢貿然放貸。經過多方努力,最終獲得了八家江蘇省級銀行和金融機構組成的銀團貸款,總算解決了開工之時的燃眉之急。
滬寧公路的建設,引入了德國道路建設標準,建設的過程中,征地4萬多畝,拆遷房屋46萬平方米,包括3萬多座民居、400余家私企廠房。當時拆遷補償標準很低,沿線群眾深明大義,主動搬遷。
1996年9月,全長285公里的滬寧高速建成通車,是當時國內最長的高速公路。初期雙向四車道的設計標準,在開通首年即被日均3萬輛的車流量突破負荷極限。
累計投資超175億
2003年啟動的改擴建工程,將車道數增至八條,引入動態稱重系統和智能監控體系,工程耗資105億元,相當于每公里造價突破4200萬元。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加上90年代的建設支出,整個路線的建設成本超過了175億元。2019年滬寧高速完成的智慧化改造,使其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全覆蓋的智慧高速公路,路側單元可實時監測車輛軌跡,為自動駕駛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現在,滬寧高速公路一些路段、大橋仍在升級改造中,這些持續升級的背后,是長三角地區GDP從1996年的1.2萬億到2024年突破30萬億的指數級增長。
滬寧高速主要集中在江蘇境內,主線全長248公里。在90年代,為了籌集建設資金,滬寧高速力推寧滬公司在香港上市,原始股由每股一元增至三元多,為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建設籌集到了大量資金。在2001年1月16日,寧滬公司發行的1.5億股A股在上交所上市。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滬寧高速日均車流量達11.5萬輛,客車占比68%,貨車占比32%,日均通行費收入1431萬元。按全年運營計算,其年營收可達52.3億元,相當于每公里創收2108萬元,實在是讓業內同行眼紅。
滬寧高速的地理位置優越,使其成為連接上海和江蘇的重要交通干線,承擔了大量的貨物運輸和人員流動。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滬寧高速帶來了豐富的客源和貨源,為其營收增長提供了綿延不絕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