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掃描整理了一些暗號老師的老照片。我發現老照片的魅力反而是那些非創作主體的,不經意間被紀錄下來的“非決定性瞬間”。
“小朋友們,坐上航天飛行器飛向祖國的蘭天吧!”的電動航天飛行器。
北京亞運會會徽的游泳圈和那個時代的泳衣款式。
國民飲料健力寶和北方國民飲料通化紅葡萄酒。
闖入鏡頭配合演出的路人甲小哥哥。
八十年代云岡石窟第九窟前室北壁菩薩的保護狀態。
騎馬難上騎虎難下和北京動物園的黑犀牛,很可能是編號67-1的那只。1957年,奧地利動物販子Heini Demmer用包括兩頭黑犀牛在內的一批動物從北京動物園換得一只雌性大熊貓。那兩頭黑犀牛編號57-1和57-2,在北動繁殖了三次,分別是65-2(雌),67-1(雄)和70-2(雌)。1971年,因為管理不善,雄性57-1與一頭雄性印度犀發生沖突,后死亡。65-2去了上海動物園,75年病死。70-2在1994年犀牛河馬館建成之前不久,死于游客投喂。同年,67-1也病死。照片里可以看到飼養條件很差的北動老犀牛展區和狀態很糟糕的老犀牛。從犀角判斷應該是雄性的67-1。
50噸的多田野起重機,和嘉陵70摩托,那個年代氣派得很。
那時候還可以隨便爬的應縣木塔和老拉達車。
爹帶娃的黑襪子,和祖孫三代波斯貓。
在數碼隨便刪和AI一鍵消除路人的年代,這樣的“非決定性瞬間”可能越來越少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