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流感流行季,在醫院都能見到大量因流感病毒感染導致肺炎的患者,‘底子差’的人一天內就會出現生命危險……”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目“如何避開流感轉肺炎的常見錯誤?”中,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培醫師王業明提醒大家,流感轉成肺炎可能會快速致命,一些異常的身體變化是重要預警信號。
流感為何會轉成肺炎?
“呼吸道內原本就存在著大量細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時候可以與人和諧相處,當流感病毒削弱了人體的免疫防線后,這些細菌就會大量生長,從曾經共處的‘友人’變成侵襲呼吸道黏膜、引起細菌性肺炎的‘敵人’。”
“而流感病毒并非人體內正常攜帶,屬于‘外來的不速之客’,可以附著在呼出氣的液滴顆粒上,以飛沫和氣溶膠的形式進行‘空氣傳播’,我們如果吸入了帶有高濃度病毒顆粒的氣溶膠,就容易被感染。”
“流感病毒最先到達咽部,引起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而后直徑小的液滴隨著氣體交換進入肺泡,假如它們在肺泡上皮細胞附著并復制,就會導致肺泡發生炎癥,也就是病毒性肺炎。”王業明醫生講道。
流感轉成肺炎是如何快速致命的?
“流感轉成肺炎后的‘威力’取決于每個人器官的儲備功能有多少。我們可以把健康、完好的器官功能狀態想象成滿滿的一瓶水,如果一次流感消耗掉了10%左右的水,剩下的90%也足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王業明醫生提醒大家,“一些高風險人群原本就存在一定的器官功能障礙,再疊加流感病毒帶來的損傷,病情就會變得非常嚴重,這瓶水可能只剩下50%了。就拿慢性腎臟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舉例,他們的腎功能或許只能維持日常的尿液排泄和肌酐清除,一有風吹草動,腎臟功能就可能出現失代償。”
“總的來說,身體條件越差的人,流感轉成肺炎的可能性越大,且對生命健康的威脅越大,甚至一天內就致命。”
哪些異常變化提示流感并發肺炎?
“流感病毒只感染上呼吸道的時候會引起咳嗽、發燒,導致肺炎之后也有咳嗽、發燒,只有嚴重時才會出現呼吸困難。所以,肺炎就像是一個‘沉默的殺手’,僅僅依據癥狀區分單純的流感和流感并發肺炎,難度會比較大。”
“流感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5天、最多一周左右就能夠恢復,最初可能會遺留一點癥狀,但基本上病情都會明顯緩解。所以如果4到5天之后仍然劇烈咳嗽、反復發燒,這個時候就要高度警惕流感并發肺炎了,此時要避免盲目使用退燒藥、止咳藥掩蓋病情,而是應該盡快就醫。”王業明醫生講道。
“另外,大家還可以借助指脈氧儀監測血氧變化,如果你的肺功能本來就差,平常在不吸氧的時候血氧比較低,那么你感染流感之后血氧會進一步降低。所以要看相對變化值,比如說你平時的血氧是94%,感染后只剩90%了,那就要考慮流感并發肺炎的可能了。”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王業明
醫學博士,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培醫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青委會主任委員,呼吸中心研究型病房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項目、北京市科技新星;主持國自然和科技部等課題10項;以第一或通訊(含共同)發表SCI論著30余篇,NEJM(2篇)、Lancet (4篇), AJRCCM,CHEST等總他引超過2萬次,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團體)等獎項。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