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701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371 字,讀完大概需要 3 分鐘
睡覺
是個 hin 重要的事情
最近本 36 發現
一些入睡比較困難的朋友
紛紛開始嘗試
「握握睡眠大法」
說白了就是
握住喜歡的東西入睡
據說這種方式
可以給人帶來一種
非常特殊的安全感
讓人睡得 hin 踏實
(?百歲老人養成計劃)
有些人可能要握著
抱枕、小毛巾
有些人會選擇握住
愛人身體的一部分(dddd
還有的朋友則要
抱緊自己的阿貝貝!
阿貝貝這個互聯網名詞
起源于「啊,被被」
原本指嬰兒時期的毛毯、玩具
衣服等柔軟物品
是在成長過程中
能讓他們在
面對陌生環境或情緒波動時
感到安撫和安慰的物品
通常來說
「阿貝貝情結」會在寶寶
6 個月至三歲期間出現
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
曾提出的「過渡性」
(transitional)概念
指的是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
會存在一個獨立于外在真實環境世界
還有小朋友內在意識世界的
并聯結著這兩個世界的
「過渡性事物」
又稱
「過渡性客體」
(Transitional Object)
或慰藉物
(Comfort object)
對于小寶寶們來說
常見的過渡性客體
可能是一個奶嘴
或者媽媽的衣服
(繪本《阿文的小毯子》)
在系列漫畫《花生》里
就有一張「安全與幸福之毯」
也讓「安全毯」
(Security blanket)
作為俚語流行開來
可翻譯為情感依托、心靈慰藉
但就像一千個人
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也可以
有一千種阿貝貝
有的阿貝貝比較邪門
還可能是媽媽的胳膊肘
網上沖浪時
我們經常會發現
很多成年人也還在使用阿貝貝
雖然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
阿貝貝也并沒有隨著年齡增長
而被淡忘或丟棄
就算隨著使用頻率變得破舊
毛巾變成布條
玩具露出棉絮
仍然是他們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經典美劇《老友記》里
Joey 就有自己的阿貝貝
《破產姐妹》里
Max 也曾慷慨激昂地表達過
對于阿貝貝被人拿走的不滿
就連小貓都有自己的阿貝貝
一方面
阿貝貝提供了物理陪伴
另一方面
阿貝貝還提供著情緒價值
但是!
如果發現對阿貝貝的過分依賴
甚至影響到正常生活
比如對阿貝貝丟失
過于患得患失
帶來一系列負面情緒
那么還是要進行一定干預的噢
也有學者認為
對阿貝貝的執著
屬于戀物癖的一種
但這倆其實
有著很大的區別
戀物癖
(Fetishism)
是心理學和性研究中的
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常指個體對某些無生命物體
或身體部位表現出
異常強烈的性吸引/沖動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會略有不同
但基本特征還是
對特定物體或物件的
癡迷和欲望
戀物鵝們
只需觸摸甚至看到這些物體
就能喚醒內心的惡龍
非常典型的就是
黑絲、包臀裙等
當然也有人喜歡
jio、鞋子、項圈等
有的人可以將這種癖好
和正常的性生活融合
但有的人已經修煉到
只會對相應的物品產生欲望
而對其他人和事
保持無感!
根據《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
只有當戀物行為使得個體的
工作、學習、生活
受到長期不良影響時
才屬于不正常
正所謂小戀怡情
大戀就傷人了
至于戀物癖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定論
有科學家認為社會文化因素有很大作用
也有現代的行為學家
把戀物看做是
一種后天習得的條件反射
btw
戀物癖障礙在男性中
比在女性中更常見
甚至幾乎只出現在男性中
對比之下
阿貝貝們
可單純太多了不是嗎!
它帶來的主要是
安心、陪伴和治愈
對于一些
「還沒有準備好
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
阿貝貝既是渡舟
又是并肩戰斗的伙伴
也像是孤獨時刻永遠陪伴的朋友
順便來康康你的
「抗孤獨能力」
btw
新年新氣象
新年大上新
口水廠最近悄咪咪
正在醞釀一款「眾籌版」新產品
添加本 36 微信
發送「進群」
來抱團取暖
順便躁候新產品上線的抽獎福利叭!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