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屬于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注引用于新華社,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轉載需經本人同意方可!
1984年 閔福全攝
下關客運站
1979年以來,大理市城市建設成績顯著,新建房屋65萬多平方米、街道8條,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1984年 朱于湖攝
春節期間,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云南省京劇院院長關肅霜(左二)帶領劇團到玉溪市農村,為農民演出。
1984年 武書明攝
由于越軍不斷進行武裝挑釁,金平縣勐拉區金水河村寨的婦女和兒童被迫搬到山洞里居住。
1984年 池興旭攝
白光明攝
連日來,越軍不斷向我廣西、云南邊境村鎮開炮射擊,我邊防部隊炮兵被迫還擊越軍的武裝挑釁。
周重要攝
1984年6月16日,鄭和紀念館在鄭和的故鄉——晉寧縣正式開館。
1984年 孫仁貴攝
酷暑將至,上海電影制片廠《高山下的花環》攝制組在云南河口地區搶拍外景。
英雄模范代表進入會場 劉發輝攝
總參謀長楊得志
云南邊防部隊老山、者陰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慶功大會于1984年9月15日在昆明市隆重舉行。
周重要攝
同上
云南玉溪卷煙廠將工人工資的76%同獎金捆在一起作為計件工資,調動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1984年上半年全廠產量比1983年同期增長16%。
李玉龍攝
江蘇太倉化肥廠從報紙上得知曲靖化工廠連續10年虧損的消息后,主動派6名業務骨干到曲靖化工廠傳授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使曲靖化工廠1984年7月開始扭虧為盈。
1984年 周重要攝
個舊市沙甸是滇南著名僑鄉,近幾年來,云南省各級政府認真落實民族政策和僑務政策,使沙甸的工業、農業、文教、衛生、城鎮建設等各項事業都有較大的發展。從1983年9月起,公社決定對全部在校中、小學生實行免費教育,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98%以上。
朱于湖攝
賓川縣政府制定無償提供樹種,城鎮居民保留城鎮戶口和糧食供應關系等措施,鼓勵農民、城鎮居民放手承包荒山造林。全縣未被承包的40萬畝荒山,1984年又有5萬畝被承包。
1984年 李玉龍攝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公社堅持辦農村文化夜校,已開辦傣文掃盲班25個,有845名傣族青年參加學習,569人已結業。
1984年 周重要攝
冬天種植夏令蔬菜,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壩的天然優勢。近幾年來,元江縣種植的反季蔬菜已發展到20個品種,每年調往全國13個省市。
1984年 閔福全攝
從1983年起,中澳兩國在云南建立草山改良、肉牛改良、綿羊改良,以及畜牧業技術培訓和推廣等合作項目。一年多來,云南省先后從澳大利亞引進優良種羊、種牛和400多種優質牧草。澳大利亞專家對180多名云南畜牧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
梁樹棠攝
由日本大成建設株式會社承建的云南省魯布革水電站引水工程于1984年11月24日開工。這項工程是中國在水電建設中首次采用招標方式施工的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