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吳京”微博
蛟龍行動票房遇冷,這讓我想到吳京。
因為拍的是同一類電影,很多觀眾在看了之后,難免會將此片跟吳京系的片子進行比較,有些覺得比吳京拍得好啊,有些卻不以為然,但是必須承認,在這一條影視敘事的賽道上,吳京就是那個難以逾越的大山。
第一個登月的人是阿姆斯特朗。
第二個登月的沒人記得名字。
影視也是這么殘酷,吳京開局太猛,導致后面再出現同類片子的時候,多少都會少了點味道。
也可能不完全是劇本的問題,就是少了京味,少了吳京。
吳京過去是拍武俠的,早期形象嬌嫩,所以會被媒體稱為“古裝小鮮肉”。
介入現實之后,吳京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他是天命之人,這為他帶來了巨量的票房,并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換句話說,是吳京打造的人設太深入人心了,導致人民群眾在茶余飯后聊到吳京的戲的時候,也往往忘記了他在劇中的名字,而是直呼“吳京”本人。
吳京打造完看劇嗨點之后,也給同類型賽道的電影建了一座高山,觀眾的閾值已經很難滿足了。
想要抱著劉慈欣的大腿往科技上靠,卻失之沉淀。
而觀眾喜聞樂見的就是吳京打造的人設。
可見,吳京不知不覺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演藝之甕,固化了。
吳京已經過河入林。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這個是不常見的。
而從輕盈走向沉重是容易的,從沉重走向輕盈卻是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