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中信銀行與招商銀行在同一天發布了業績快報。
中信銀行2024年全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76%,扭轉了2023年營收下滑2.60%的頹勢,更是少有的還能營收正增長的股份行。
凈利潤增速雖放緩至2.33%,但盈利能力保持穩定,總資產規模突破9.5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連續6年下降至1.16%,撥備覆蓋率升至209.43%的12年新高。
不得不說,在銀行業普遍面臨凈息差收窄、盈利承壓的背景下,中信銀行這份成績單顯得韌性十足,即便是與優等生招商銀行相比。
1、逆勢增長
可以想見,2024年中信銀行的營收能重回增長軌道,核心驅動力在于利息凈收入降幅收窄與非息收入增幅擴大。
“目標是比往年會降,這是肯定的,但要比同業少降。”中信銀行董事長方合英在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在談及穩息差時如是說
盡管全行業凈息差持續收窄,但中信銀行通過負債端成本管控與資產端結構調整,三季度末實現凈息差逆勢回升至1.79%(較2023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而2024年三季度商業銀行平均凈息差1.53%,中信銀行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形成了比較優勢。
相比之下,招商銀行營收仍小幅下滑,雖凈利潤小幅增長1.22%,但代價是吃“存糧”——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超過25個百分點,收入則依然處于負增長。
招商銀行減值準備變化
圖片來源:否極泰董寶珍
而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6年下降至1.16%,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09.43%,資本充足率全面改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13%)。凈利潤增速雖然放緩,收益是夯實了資產質量,此外中信銀行凈利潤沒有大幅增長的另一個原因,必定是繳納了更多稅費所致——2024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的所得稅就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10億元以上。
圖片來源:中信銀行業績快報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中信銀行總資產規模增長5.28%,增速低于招商銀行的10.19%。換句話說,中信銀行沒有采取招商銀行那么激進的擴張策略,但取得了更好的營收增速,不得不說,有點東西。
2、比較優勢
中信銀行的業務結構轉型雖未達預期目標(零售收入占比未突破50%),但其通過“公私融合”策略,在零售領域實現了局部突破:2024年前三季度,“公轉私”私行獲客同比增長59%,帶動個人客戶管理資產規模增至4.54萬億元。
同時,中信銀行對公業務復蘇,公司貸款增長8.31%,成為營收增長的重要支撐,顯示出其在傳統優勢與新興戰略間的靈活平衡。
董事長方合英提出的“五個領先銀行”戰略,為中信銀行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方向,也值得同業學習。
中信銀行董事長方合英提出的“五個領先銀行”戰略中: 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旨在“勝未來”, 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旨在“揚長板”,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旨在“補短板”,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旨在“強特色”, 領先的數字化銀行:旨在“增動能”。
竊以為,相比于具體的戰略,“領先”二字才是精髓,結合方合英2023年業績會上對于凈息差的表態,不難發現:中信銀行要竭力打造的是比較優勢。
總的來說,中信銀行的2024年業績,離不開這“五個領先銀行”的戰略指導,也是是戰略定力與戰術靈活性的綜合成果。
在行業凈息差收窄的“逆風局”中,其通過精細化息差管理、資產質量優化與業務結構動態調整,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重韌性。未來,如何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比較優勢,或將成為其能否持續領跑的關鍵。
(數據來源:中信銀行、招商銀行2024年業績快報及公開市場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