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這方舞臺上,親子間的溝通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軌跡。汪中求老師在《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中,深入剖析了溝通在家庭教育里的關鍵地位,尤其是巧妙的溝通,能如同神奇的魔法,將親子間的尷尬與危機輕松化解。
先來講講尷尬的場景。孩子正處在好奇心爆棚的階段,對萬事萬物都想一探究竟。有位家長發現孩子最近癡迷于拆卸家里的小物件,好好的鬧鐘、玩具被拆得七零八落,家里一片狼藉。家長當場就火冒三丈,想要大發雷霆,可突然想起《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里提到的溝通技巧,便強壓怒火,心平氣和地問孩子:“寶貝,我看你把這些東西拆開了,是不是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秘密,想和我分享分享嗎?” 孩子原本以為會被責罵,聽到家長這么說,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興奮地說:“爸爸,我想看看鬧鐘里面是怎么能一直走的,還有玩具為什么能發出聲音。” 家長這才明白,孩子并非是調皮搗蛋,而是對機械原理產生了濃厚興趣。
隨后,家長和孩子一起研究這些小物件,還找來相關的科普書籍,和孩子一起探索其中的奧秘。一場原本可能爆發的沖突,就這樣被巧妙的溝通化解,孩子的探索欲得到了保護,親子關系也更加親密。
再看看溝通如何化解危機。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又叛逆。小輝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將來考上好大學。可小輝卻對繪畫情有獨鐘,課余時間都花在畫畫上,成績因此受到了影響。父母發現后,第一反應是禁止他畫畫,要求他專心學習。小輝十分抗拒,和父母大吵一架,家庭氛圍變得異常緊張。
這時,小輝的父母讀了《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意識到自己溝通方式的錯誤。他們主動找到小輝,真誠地說:“小輝,我們之前太著急了,沒有考慮你的感受。我們知道你很喜歡畫畫,我們也看到了你在繪畫上的努力和天賦。但現在你的成績有些下滑,我們有點擔心。我們能不能一起商量個辦法,既能讓你繼續畫畫,又能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呢?” 小輝聽了父母的話,心里的委屈和憤怒一下子消散了,他也意識到自己因為畫畫忽略了學習。最終,小輝和父母達成共識,合理安排時間,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參加了繪畫興趣班。不僅學習成績逐步提高,繪畫水平也日益精進,還在學校的繪畫比賽中獲得了獎項。
在培養孩子興趣愛好方面,巧妙溝通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孩子對音樂感興趣,想要學習一門樂器。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浪費錢,直接拒絕孩子的請求。但如果換種溝通方式,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家長可以說:“寶貝,你對音樂感興趣,我特別開心。學樂器是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你能堅持下來嗎?我們可以先去樂器行,你試試各種樂器,看看最喜歡哪一種,然后我們再做決定。” 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表達了對孩子興趣的支持,又引導孩子思考學習樂器的困難,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選擇樂器時會更加慎重,也更有動力去堅持學習。
正如汪中求老師在書中所強調的,家庭教育中的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家長用心去學習和運用。巧妙的溝通,能在尷尬時刻為親子關系降溫,在危機時刻為家庭氛圍回暖。讓我們以《解碼中國式家庭教育》為指引,掌握溝通的技巧,用愛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長,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