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截圖
最近,西南財經大學統計交叉創新研究院和清華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系等研究機構共同發布《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
仔細看了這份報告后,我認為,近年來有關中國人口預測的報告,寫得最好的是這兩份:一是育媧人口發布的《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1版和2023版);二是本文要介紹的《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
過去,研究機構發布的有關中國人口預測的報告,常常高估中國人口發展趨勢。例如,2007年1月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說:“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集中了包括十多位兩院院士在內的300多位專家學者,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對科學發展觀、人口發展態勢、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重大關系等3個分課題及其42個子課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調研和專題研究論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由此可見,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的陣容非常龐大,共有300多位專家,其中還有十多位兩院院士。那么,這么多專家進行了兩年多的研究,究竟獲得了什么巨大的成果呢?其中一個主要成果是:中國總人口將于2010年達到13.6億人,2033年前后達到峰值15億人左右。
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總人口就達到約14.126億的峰值了,2022年中國總人口進入負增長。為何《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如此高估中國人口數量呢?因為它認為中國未來30年的生育率將保持在1.8左右。
相比之下,《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所采用的生育率參數如下:
中等生育方案:假定未來我國總和生育率(TFR)保持在2022年的水平,即TFR = 1.05。
低生育方案:假定我國總和生育率在2023-2032年的十年間線性地下降至韓國2023年總和生育率0.72的水平,并在2033-2100年保持在0.72的水平不變。
高生育方案:假定我國總和生育率在2023-2032年的十年間線性地上升至1.31 的水平,并在2033-2100年保持在1.31的水平不變。
而根據育媧人口發布的《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版》,生育率設置分為高、中、低三種生育率預測,以2022年總和生育率設置為1.07作為基礎:
高生育方案:從2023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到2028年遞增到1.4;2025年之后固定為1.4。
中生育方案:從2023年起生育率逐漸遞增,2028年回升到1.1,從2028年起固定為1.1。
低生育方案:從2023年起生育率逐漸遞減,到2028年降到0.8;2028年之后總和生育率固定為0.8。
可以看出,《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的三種生育率參數設置均稍低于育媧人口發布的預測報告,預測結果也略低于育媧人口的預測。
除了生育率參數以外,人口預測還包括分年齡死亡率參數、人口遷移參數等,本文就不詳細介紹了。
在中、低、高三種生育方案情景下,《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對中國總人口的預測如下:
在中等生育方案情景(TFR=1.05)下,2025-2050 年,中國人口總量年均凈減少約850 萬,平均每11.8年減少1億。人口總量從2050年起加速減少,將以每年1100萬-1700 萬的速度減少,平均每 6.85 年減少 1 億。2100 年減少至 4.6 億,僅比美國多4000 萬。
在低生育方案情景下(TFR=0.72),人口總量水平將會更低,減少速度將會更快。2100 年我國人口總量僅為3.2億,比美國2100年人口總量少1.0億,中國將退居世界人口第三大國。2025-2050 年每年平均凈減少約 1059 萬,比中等生育方案每年多減少212萬,2050-2100年每年平均凈減少約1619萬,比中等生育方案每年多減少160萬。
在高生育方案情景下(TFR=1.31),2100年中國人口總量為5.9億,人口減少速度將會有所減緩。
下表是在低、中、高三種方案下,2035年、2050年、2075年和2100年中國總人口:
在中、低、高三種生育方案情景下,《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對中國出生人口的預測如下:
在中等生育方案(TFR=1.05)下,雖然假定了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05的水平不變,但受到育齡女性總量減少的影響,出生人數預計于2025年再次跌破900萬,2029年跌破800萬,2049年跌破700萬。具體而言,預計 2025 年出生人數為 888萬,2035年為787萬,2050年為644萬,2075年為370萬,2100年僅為193萬。
在低生育方案情景下,即總和生育率在未來十年線性下降至0.72的水平并持續到2100年,我國出生人數下降的形勢將更加嚴峻。2035年,我國出生人數預計將降至540萬,2050 年降至435 萬。2050-2100 年,年平均出生人數預計只有179萬,比中等生育方案的351萬低172萬。具體來說,預計2060年降至235 萬,2070年為188萬,2080年為146萬,2090年為88萬,2100年僅64萬。
在高生育方案情景下,即總和生育率在未來十年線性上升至 1.31 的水平并持續到2100年,我國出生人數下降的形勢將有所緩解,但仍將保持下降趨勢。預計2025-2035 年,年平均出生人數將小幅回升至 937 萬。2035-2050 年,年平均出生人數進一步上漲至974 萬。2050-2100 年,我國年平均出生人數約536萬。具體來說,2060年為602萬,2070年為612萬,2080年為506萬,2090年為392 萬,2100年為369萬。
可見,即使是高生育方案,到本世紀末,中國每年出生人口也僅有300多萬。而在低生育方案下,到本世紀末,中國每年出生人口不到100萬。
在中、低、高三種生育方案情景下,《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預測如下:
在中等生育方案情景下,未來我國老齡人口規模和老齡化率都將加速增長。2025-2050 年,我國老齡人口規模將迅速從2.21億增加至3.51億,年均增長517萬。預計2035年達到3.2億,2040年超過3.5億,2055年達到峰值3.66億。65 歲及以上老齡化率預計于2031年首次達到20.2%,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35年達到23.6%,2050 年達到29.5%。2075 年,老齡化率將達到36.1%。屆時,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老齡化率將于2086年達到峰值42.4%。
在低生育方案情景下,我國老齡化率將加速增長,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劇,老齡化率預計2091年達到峰值53.4%,峰值水平比中等生育方案高11.0%。
在高生育方案情景下,我國老齡化程度將有所放緩,老齡化率預計于 2084 年達到峰值36.6%,比中等生育方案低5.8%。
《中國2025-2100 年人口預測與政策建議》截圖
我認為,這份報告的可貴之處是,除了預測人口以外,還提出了比較全面的、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這份報告在總結了日本和韓國鼓勵生育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放開生育、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推行生育激勵政策等八項政策建議。
其中,第四項建議“婚育是最大的消費與機會創造”認為:“長期以來以公路、高鐵、住房為代表的基礎建設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人口長期處于下降期時,基建投資的邊際回報和使用效率將逐漸減少。婚育與維持人口規模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一個新生兒的生育、撫養、教育、成長將帶來多系列的消費需求,這種長期的鏈式效應將產生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所以鼓勵結婚、生育是最好的長期消費促進和社會、經濟活力制造。我們建議各級政府與中央政府配合,也出臺適用于本地的鼓勵婚育政策,提高本地的人口增長。保住一個地區的人口就是保留未來的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過去,體制內的許多人口學家往往把人口增長視為經濟發展的負面因素,而這份報告明確提出人口增長是經濟發展的正面因素。這也是這份報告的亮點之一。
關于這份報告提出的第二項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我以前也提出過這個建議:把男性和女性的法定婚齡降到18歲,與法定的成年人年齡相同。但我提出這個建議的初衷,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而不是為了提高生育率。當然,如果法定婚齡降到18歲有助于提高生育率,那也是一件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