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大家笑話,做了十幾年家庭主婦了,最近才發現,我連簡單的蔬菜、肉類的焯水方法,都沒搞對。
要么該焯的沒焯,要么焯的時間太長或太短,這些錯誤,除了影響食材口味之外,還可能導致身體“慢性中毒”,危害健康。
其實啊,焯水很easy,只要掌握這7個要點,你做的飯不僅好吃還健康!
要點一、蔬菜焯水要沸水
蔬菜焯水的目的,除了將食材燙熟、好烹飪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去除蔬菜中含有的草酸、亞硝酸鹽、毒素、寄生蟲等,無論哪一個,拿出來對人體傷害都是很大的。
而這些不良物質,高溫狀態下的消除效果,比低溫要好很多。
而且,蔬菜中本身含有很多熱敏性和水溶性的維他命、植物化合物等,沸水下鍋的話,焯水時間短暫,也能很好地減少這些物質的流失。
如果從涼水就開始焯,那營養物質流失的會更多。
ps:這些類型的蔬菜都是必須焯水的!
①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空心菜、茭白、芹菜、竹筍、馬齒莧等,尤其是馬齒莧,焯水后草酸含量依然不低,建議盡量少吃;
②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莧菜、蕨菜、茼蒿、香椿、腌制菜,尤其是香椿,有的亞硝酸鹽可高達500mg/kg,可千萬別再生吃了;
③有毒素的:豆類如扁豆、豇豆、四季豆、荷蘭豆以及黃花菜等,至少焯水5分鐘以上,才能去除毒素;
④難清洗的:如白菜花、西蘭花、野菜、木耳、菌菇等,必須焯水才能洗干凈。
要點二:肉類焯水要涼水
肉類之所以焯水,主要是為了排出內部的血沫,改善口感,消除腥味兒。
如果沸水下鍋的話,高溫會使得肉內的蛋白迅速變性,這樣的話,肉質內部的血水就很難排出來了。
而且,肉類中水溶性和熱敏性的營養素本來較少,焯水時間多一些也不會致使其中營養物質的過度流失。
所以,一定要水開之后再焯,焯完后肉類也不要再見涼水了,會使得口感變硬。
ps:但像魚類、貝類、蝦類,一般只要沸水焯一兩分鐘即可,避免時間過長影響口感。
要點三:特殊食材要分開焯
比如有異味和無異味的,像香椿、臭薺、韭菜等這些帶有味道的蔬菜,最好和其他蔬菜分開焯水,避免串味。
再比如有顏色和沒顏色的,像紫菜、菠菜這種焯水就變色的,就別和蓮菜、白花菜一起焯了。
如果對食物口感要求高,最好都分開焯水,口感影響降到最低。
要點四:焯水時間很重要
沒錯,焯水不是說只要焯了就行,時間到位,才能將各種不良物質去除干凈。
①肉類:內臟、羊肉、排骨、雞肉、牛肉等,要沸水煮至少2分鐘以上,時間再長也不影響營養價值;
②草酸高的蔬菜:綠葉菜控制在1分鐘以內,并且要先焯水后切菜,盡可能避免營養物質的流失,但竹筍、茭白除外,焯的越久草酸去除效果越好,且維生素量少不擔心流失;
③含毒素的豆類:最好焯水10分鐘以上,黃花菜5分鐘以上;
④難洗干凈的:西蘭花、白花菜等,至少2分鐘以上。
要點五:焯水可以加點料;
蔬菜焯水時,加入一點鹽,可以減緩蔬菜中水溶性營養物質的丟失,滴幾滴油,可以讓綠葉菜更翠綠。
肉類的話,蔥姜是必備的,再加點料酒,可以有效去腥。
要點六:焯完水后要立即烹飪
尤其是肉類,一定要焯水后就快速烹飪,等的時間長了,溫度下降后,表面就會回縮,影響肉的口感。
蔬菜類,盡量也不要放太久,如果當下不用,可以立即過了涼水,然后拌點油,一方面阻止變色,一方面防止水分的流失,但也注意,不要放置時間過長,以免變質影響口感。
要點七:焯完菜的水切勿重復利用
有的人,覺得焯完菜的水營養更豐富,會用它去煮面、拌湯之類。
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水里除了有營養物質,更多的是草酸、毒素、亞硝酸鹽等這些不好的東西,吃了反而影響健康。
文末總結
一個做飯的簡單程序,焯水,也是有很多學問的,希望大家都重視起來,不要因為這個小細節,影響了入口食材的口感和安全性。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里啦,希望對大家有用,覺得不錯,記得點贊、轉發、收藏哦,愛你們~我們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