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郭務強教壇漫拾
本文共31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系
一個高質量的新年度規劃,不僅能夠幫助學校實現短期目標,更能夠引領學校走向長遠的發展之路。
新年開局,校長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認為是要向師生員工發布一個高質量的學校年度發展規劃。一個高質量的新年度規劃,不僅能夠幫助學校實現短期目標,更能夠引領學校走向長遠的發展之路。
那么,這個規劃的高質量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從大局出發
站得高不高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學校新的一年發展規劃的高質量,首先要體現從大局出發,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今世界,科技浪潮洶涌澎湃,Al時代已然豪邁登場。
倘若我們還只是目光短淺地緊盯著眼前的幾本課本、一方課堂,那無疑是固步自封,很快便會被時代的列車遠遠拋在身后。
我們需胸懷凌云壯志,以前瞻性的眼光,將人工智能教育、跨學科融合這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前沿理念巧妙融入學校發展規劃之中。
不妨看看那些勇立潮頭的學校,他們早早布局編程課程,從低年級開始,就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播撒下邏輯思維的種子,為他們未來順利對接高科技社會筑牢根基;
還積極牽手高校科研團隊,聯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項目,帶著學生們穿越知識的時空隧道,讓他們真切地觸摸到學術前沿的有力脈搏。
這般高瞻遠矚的大局規劃,恰似強勁的引擎,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引領著師生向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彼岸昂首奮進。
全方面考量
做到無死角
學校恰似一個生機盎然、復雜多元的生態系統,教學、德育、后勤、家校共育等諸多領域相互交織、相輔相成。
規劃全局,就是要全面考慮學校發展的各個方面。
毋庸置疑,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但與此同時,絕不可忽視對學生品德修養的塑造。
不妨組織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紅色研學旅行,讓學生們的腳步踏上承載歷史記憶的土地,在親身的行走與體悟中,感受歲月沉淀的厚重,將民族精神的火種悄然傳承;
時刻關注后勤保障工作,精心修繕那些略顯老舊的教室設施,為師生營造溫馨舒適的學習與工作環境,讓他們能心無旁騖地追逐夢想;
用心搭建家校溝通的堅固橋梁,定期舉辦家長課堂,大家圍坐一起,敞開心扉分享教育的心得與智慧,攜手并肩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唯有全方位、無死角地考量,才能促使學校的各個環節緊密協同、高效運轉,如同一臺精密復雜的機器,每個零件都各司其職、缺一不可,任何一環的缺失或松動,都可能讓整體效能大打折扣。
對專屬校情
看得透不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布局的深度,體現在對學校發展的深入思考和細致規劃。
深入透徹地剖析學校當下的真實狀況,全力挖掘深藏其中的內在潛力,這才是讓規劃穩穩落地、生根發芽的關鍵所在。
要知道,每一所學校都宛如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有著專屬自己的校情,絕不可盲目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
就拿我曾擔任過校長的學校來說,曾經也深陷生源質量良莠不齊、師資隊伍青黃不接的困境泥沼。
痛定思痛之后,我們深入調研、精準發力,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制分層教學方案:
基礎薄弱的孩子,我們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強化鞏固,幫他們夯實根基;
而那些學有余力、天賦初綻的學生,則為他們精心設計拓展培優課程,助力他們向著更高的天空展翅翱翔。
針對年輕教師的成長需求,毅然啟動 “青藍工程”,師徒攜手,一頭扎進課堂,細細研磨教學的每一處細節,從教案的精心設計,到課堂互動的巧妙引導,再到作業批改的精準反饋,全方位、無死角地給予悉心指導。
這般扎根現實、精準發力的布局,恰似深耕細作的農夫,方能喜獲成長的累累碩果。
既有規可依
又尺度合理
常言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管理規則恰似穩固大廈的基石,既要有力保障校園的井然秩序,又不能成為禁錮師生創造力的冰冷枷鎖。
規則是規劃實施的保障。
我們要制定科學、合理、人性化的規章制度,確保學校各項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就拿出勤考核來說,一方面,我們必須嚴格執行制度,確保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學時間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讓知識的傳遞暢通無阻;
然而,倘若遇到教師突發疾病等特殊情況,人性的關懷之光就得及時點亮,給予適當的彈性安排,讓冰冷的制度也透著絲絲溫情。
再看學生行為規范方面,在明確紀律紅線、堅守原則底線的同時,也要為孩子們個性的綻放預留空間,鼓勵他們勇敢表達自我。
就像校服著裝這件小事,在統一規范確保校園風貌整齊劃一的基礎上,不妨允許孩子們佩戴一些小小的個性配飾,讓青春的活力與朝氣得以自然流露。
唯有如此合理精準地把握尺度,規則才能真正化身為保障學校蓬勃發展的堅固護欄,師生們方能在這有序又不失活力的環境中舒展身心,讓創新的火花激情綻放。
抓手有精度
靶心要瞄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精準有力地實現學校發展目標,那些直擊要害、精準發力的抓手必不可少。
我們要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如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師德師風建設等,提出具體的實施措施和目標。
若想切實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絕不能泛泛而論、浮于表面,必須精準聚焦課堂效率這一核心關鍵點。
如通過“推門聽課、翻本檢查”等方式,加強對教學常規的落實和檢查;
通過“學榜樣見行動”等活動,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同時,要注重工作的創新和特色,如引入 “微格教學” 這一神奇 “法寶”,將課堂巧妙拆分成導入、講解、提問等微小卻關鍵的環節,逐一精心打磨,憑借精準有效的教學策略,直擊學生知識理解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
開展學科競賽時,同樣不能搞 “大雜燴”、一鍋煮,而是要依據學校的學科優勢以及學生們豐富多彩的興趣特長,像經驗老到的將軍點兵一般精準組隊,再為他們量身定制個性化輔導方案,讓學科競賽真正成為激發學生無限潛能、檢驗教學成效的鋒利利刃。
如此這般,就如同百步穿楊的神箭手,穩穩瞄準靶心,一擊即中,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穩步扎實地邁向既定目標。
管控有力度
規劃方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當一幅精美的學校發展藍圖精心繪制完成,接下來,強有力的執行便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一役,而科學嚴謹、扎實有力的管控則是確保規劃不跑偏、不落空的堅實保障。
管控的力度,是高質量學校發展規劃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
我們要建立健全的監控機制,對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
如通過教學質量的監測、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等方式,及時了解規劃實施的效果和問題。
同時,要注重反饋和調整,根據評估結果對規劃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如針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管理措施,確保規劃能夠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為此,我們可以成立專項督導小組,如同校園里的 “啄木鳥”,定期穿梭于各個教室、各個項目之間,仔細檢查教學進度是否按部就班、項目推進是否順暢無阻,一旦發現問題,當場毫不留情地反饋,并且明確限定整改時間,緊盯不放;
對于像校園文化建設這類重點任務,更是要周周有精細調度、月月有全面總結,將每一項責任都明確落實到具體個人頭上。
猶記得我曾任校長的學校全力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的那段日子,從海量圖書的精心采購,到閱讀課科學合理的設置,再到一場場讀書活動的精彩組織,全程都實施嚴格細致的管控。
盡管初期遭遇了諸多困難與阻力,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年間,校園里便彌漫起了濃郁醇厚的閱讀氛圍,學生們的閱讀量也如同雨后春筍般大幅提升。
正是憑借這持續有力的管控,才讓原本停留在紙面上的規劃一步步走進現實,真切見證學校的成長與蛻變。
新的一年,讓我們懷揣教育夢想,向師生發布一個科學、合理、接地氣的學校年度發展規劃。
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努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為學生的全面進步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