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場上的失利,對于澤連斯基和烏克蘭來說,都是不得不去承認的一個事實了,持續(xù)了三年多的俄烏沖突,結果是領土和兵力都損失嚴重。
在2月之初,烏克蘭境內有兩處天然氣設施遭到了襲擊,根據(jù)俄媒的報道,俄羅斯方面很可能是使用了一款“秘密導彈”對其進行了打擊,除了天然氣設施受到攻擊之外,還在烏克蘭引起了三級地震。
去年年末俄羅斯才剛公布了一個足以打擊歐洲全境的中程導彈“榛樹”,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一個“秘密導彈”,顯然俄遠程打擊能力讓烏克蘭疲于應對。
壓力,不僅僅是來自于俄烏戰(zhàn)場上,在國際方面,拜登的下臺,再給澤連斯基添上一抹灰色,再度就職美國總統(tǒng)的特朗普,早在大選期間就信誓旦旦的表示要結束俄烏沖突。
在特朗普上任之后,更是直接停掉了對烏克蘭的各項援助,不過援助這件事,也不是完全沒得商量,做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讓自己吃虧,因此對澤連斯基提出可以用烏克蘭的稀土礦來換取美國的援助。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表示自己正在加快與俄烏雙方的溝通,以確保沖突能夠盡快結束,顯然特朗普還想再探索一下烏克蘭的“剩余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提出了一個新的“和平條件”,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澤連斯基第一次提出停火條件了,但這一次的,卻讓俄羅斯和西方都有些犯難。
先前澤連斯基提出的條件,基本都是針對于俄羅斯提出的,要么是讓俄羅斯歸還占領的領土,要么是讓俄羅斯賠償烏克蘭因俄烏沖突出現(xiàn)的損失。
而這一次,澤連斯基則主要是對西方國家發(fā)出了喊話,提出要北約接納烏克蘭,否則應該把核武器“還”給他們。
烏克蘭想加入北約,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奈何“妾有意,郎無情”,北約方面一直都沒有同意接納烏克蘭。
北約的顧慮很簡單,讓烏克蘭成為北約的一員的話,那北約就應該對烏克蘭提供保護,這意味著北約將直面俄羅斯,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畢竟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還是非常在線的。
而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話,雖然一直在為烏克蘭提供援助,但意義還是很不一樣的,而且俄羅斯方面,同樣是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這件事,不反對加入歐盟,但加入北約就不行。
澤連斯基也清楚,北約是很難同意讓烏克蘭加入的,即便同意,那可能也要等上個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問題是澤連斯基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要是俄烏沖突不結束,烏克蘭難以再堅持那么長時間。
因此澤連斯基就提出,既然加入不了北約,那西方國家就應該把核武器“歸還”給他們。
核武器早早的就被人們制造出來了,但在人類歷史上,在戰(zhàn)爭中只使用過兩次,如今核武器更重要的,是其作為核武器的威懾作用,如果有核武器,那澤連斯基也將會擁有更多的籌碼。
而澤連斯基提出的讓西方國家“歸還”,并非是空穴來風,在歷史上,烏克蘭確實是擁有過核武器的。
在蘇聯(lián)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最多的“遺產”,隨后就是烏克蘭,數(shù)千枚核武器和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一度讓烏克蘭成為當時的第三軍事強國。
不過烏克蘭繼承的這些核武器,他們自己是用不了的,因為核武器的控制系統(tǒng)在俄羅斯那里。
因此在三年后,烏克蘭選擇放棄了他們的核武庫,簽署了《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以換取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安全保證。
“歸還”核武器,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澤連斯基提出這一點,更大的目的是讓他們記住曾經的保證,為烏克蘭尋求一個安全保障——加入北約或者是擁有核武器二選一。
這兩個結果,看起來肯定是加入北約要好一些,畢竟關于核武器的任何事都不是開玩笑的。
但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不管是哪一個都是不愿意選的,即便是支持澤連斯基,屢次給予援助的朔爾茨也不會愿意看到烏克蘭成為一個擁核國家,而迫切想要結束俄烏沖突的特朗普更不愿意看到這個結果。
至于俄羅斯,克宮發(fā)言人佩斯科夫直言澤連斯基索要核武器是一個“近乎瘋狂”的言論,對澤連斯基發(fā)出了強烈斥責,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更是表示澤連斯基是一個“瘋狂之徒”。
顯然澤連斯基提出的這兩點,對俄羅斯和美西方,都是很難接受的,但澤連斯基已經將這個選擇提了出來,還要看他們如何面對這個兩難的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