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回顧2017年前后,國內“雙創”風潮涌動,共享經濟火遍大江南北,一時間,各種共享經濟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網約車,再到共享充電寶,甚至是共享籃球。但在共享經濟的浪潮退去后,不少曾風光無限的創業項目折戟沉沙,成為中國商業史上的匆匆過客。
然而,來自福建的共享按摩椅品牌“樂摩吧”,不僅在這片充滿挑戰的商業浪潮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如今還走到了沖刺港交所IPO的關鍵節點。
2025年1月21日,樂摩吧的母公司福建樂摩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摩物聯)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國際和申萬宏源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
盡管樂摩吧已經做到了國內共享按摩服務領域的第一名,但仍面臨一些經營挑戰。在IPO前夕,他們不僅更換了董事長,還面臨著懸而未決的專利訴訟困擾,讓人們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疑慮。
1、創始人曾抵押1800萬房產自救
天眼查平臺顯示,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代表是謝忠惠。
樂摩物聯的招股書披露,其前身是福州掌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最初由謝忠惠的朋友吳景華控制85%的股權,由于吳景華忙于其他商務事務,所以這家公司自從2014年成立后并沒有業務運營或者實繳資本。
直到2016年,謝忠惠考慮開展智能按摩服務業務,為了省去成立新公司的行政程序,于是公平磋商之后,謝忠惠在2016年12月向公司當時的股東收購了60%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圖 / 樂摩吧官網)
也是在2016年,韓道虎以0對價向謝忠惠收購了公司30%的股權,成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是以自身的行業知識、經驗及資源入股該公司的。
在韓道虎的介紹下,兩名個人投資者潘建忠和李斌在2017年3月分別向公司投資了500萬和200萬。
2017年12月,福州掌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福建樂摩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同月,在個人投資者李斌的引薦下,投資機構基石億享向樂摩物聯投資了5000萬元。這也是樂摩物聯獲得的唯一一次機構投資。
在經歷了共享經濟的泡沫期之后,樂摩物聯的樂摩吧成為了同期唯一活下來的共享按摩椅品牌。
(圖 / 樂摩物聯的業務系統)
2020年遭遇疫情之后,依賴線下消費場景的共享按摩服務也跟著面臨極大的影響。
據謝忠惠后來回憶,當時他們公司預判想要解決疫情帶來的資金缺口,至少要1.5億到2億元,但謝忠惠最終以2500萬元的代價解決了實際問題。
一方面他與商場溝通以押金抵租金。另一方面是高管降薪,但基層員工的工資沒有減少,僅在2020年2月有過一次推遲,其余均按時發放。
對于合作伙伴,謝忠惠對他們說,疫情期間的營收均由合作伙伴支配,樂摩吧公司不參與分配,以此讓合作伙伴積極自救。
最終,在謝忠惠抵押了自己的房產換取1800萬元之后,再加上公司籌措的資金,僅用了2500萬元讓樂摩物聯度過了疫情帶來的經營危機。
招股書披露,謝忠惠現年49歲,他1998年畢業于集美大學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2001年到2008年,他擔任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及總經理,負責銷售相關工作。
2011年5月至2016年,謝忠惠創辦了上海福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開發和銷售按摩椅產品。
因此,謝忠惠將樂摩物聯看作是他的第三次創業。
招股書披露,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樂摩物聯在全國設立了超過4.5萬個服務網點,投放了超過50萬張智能按摩設備,覆蓋國內31個省份的339個城市。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按交易額計算,樂摩物聯在國內所有智能按摩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這3年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9.4%、33.9%和37.3%。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樂摩物聯的營收分別為3.3億元、5.87億元、6.15億元,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77.75%和39.08%。
報告期內,智能按摩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為3.16億元、5.68億元和6.04億元,分別占同期總營收的比例為95.75%、96.74%和98.22%。
客觀來看,從疫情時遭遇困境到如今營收持續增長,樂摩物聯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之一,也體現出了較強的生命力。
2、IPO前分紅超4000萬,董事長換人
樂摩物聯不僅營收持續增長,其盈利能力也比那些倒下的共享經濟創業項目有更好的表現。
報告期內,樂摩物聯的年/期內利潤分別為648.1萬元、8734萬元及9311萬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同期,智能按摩服務產生的毛利率分別為24.66%、41.47%和40.04%。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45.76%下降至40.04%,原因是該公司為擴大業務規模及市場滲透率產生了初始成本,以及運維人員方面的支出增加,導致毛利增長放緩。
報告期內,樂摩物聯的銷售成本分別為2.45億元、3.42億元和3.7億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成本較上年同期的2.38億元大幅增長約55.1%,主要原因在服務網點及智能按摩設備方面業務規模增長所致。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這些數據顯示出,樂摩物聯正處于積極拓展市場的階段。
不過在此關鍵時期,樂摩物聯卻有兩項重磅操作。
一項是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分兩次向股東宣派了股息。
2023年,樂摩物聯向權益股東宣派股息人民幣2375萬元;2024年前三季度,又向權益股東宣派股息人民幣2000萬元。
在上述2000萬分紅中,有1000萬元是給了謝忠惠,理由是滿足其財務需求。
可見,樂摩物聯在一年零9個月里分紅總額達到4375萬元。
從股東回饋角度看,樂摩物聯上市前分紅是對股東的一種回饋行為,也顯示了公司的財務狀況較為良好,向市場傳遞更強的信心。
不過,從成本控制以及公司經營角度看,在公司因為擴張導致銷售成本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此時選擇向股東進行大額分紅,可能并不是最優決策。公司分紅導致的可用資金減少,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擴張計劃。
樂摩物聯的第二個重磅操作是2024年8月該公司曾改為股份制,同時樂摩物聯的董事長由公司創始人謝忠惠變更為韓道虎,謝忠惠則改任副董事長。
對于上市前夕為何要變更董事長人選,樂摩物聯并未給出太多解釋,有業內人士猜測可能與韓道虎在資本層面的資源和經驗更多有關。
(圖 / 天眼查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韓道虎是樂摩物聯的聯合創始人,但他在2022年12月已經創辦了另外一家創業公司——上海貝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做智能辦公椅、智能止鼾產品和智能健康床墊的公司。
而且韓道虎現年56歲,比謝忠惠的年齡更大,未來他同時管理兩家創業公司,精力方面是否能跟上也有待觀察。
樂摩物聯上市前,謝忠惠仍為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1%,謝忠惠有權直接及間接行使公司約34.4%已發行股本的附帶投票權,也是樂摩物聯的控股股東。
此外,韓道虎的持股比例為19.5%,吳景華的持股比例為15.2%,潘建忠持股5.4%,基石億享持股2.6%。
3、面臨專利侵權訴訟案,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在招股書中,盡管樂摩物聯表示他們并未牽涉任何重大的訴訟、仲裁或申索,不過天眼查顯示,樂摩物聯在2024年仍面臨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案。
2024年7月,深圳市盟迪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迪奧科技”)作為原告在福建福州起訴了福建樂摩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州蘇寧影城有限公司,案由為侵害外觀專利設計權利糾紛。
這起訴訟在2024年9月11日已經有過一次開庭審理記錄,但目前民事一審的結果還沒有出來。
緊接著2024年12月25日,盟迪奧科技又在遼寧省沈陽市起訴了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陽映畫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案由也是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這起訴訟暫時還未開庭審理,預計將在2025年2月20日開庭。
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盟迪奧科技和樂摩物聯兩家公司均擁有多項與共享按摩椅相關的專利,相關專利侵權是否構成仍需要法院判定。
從這兩起訴訟來看,盟迪奧對樂摩物聯的專利訴訟案先后在福州和沈陽兩地起訴,未來是否會擴大到全國范圍,也值得關注。
此外,「創業最前線」注意到,作為一家面向C端用戶的共享按摩服務公司,樂摩物聯也遭到了部分消費者的投訴。
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顯示,截至1月26日,樂摩物聯近一個月公示投訴總量為10件,環比增長了100%。近一個月公示的調解成功率為90%,環比下降了10%。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1月26日的最近30天內也有13次投訴,投訴內容涉及充值后按摩椅無法啟動、次卡過期不提醒、退款客服態度差等。這13次投訴中,目前只有4次投訴處理完成。
報告期內,樂摩物聯運營及維護公司網點的人工成本(雇員福利)分別為1618.1萬元、2393萬元和1836.3萬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同比增長了約47.9%、8.8%。
未來,隨著樂摩物聯的點位和按摩椅數量增加,其后期的服務維護挑戰也可能更大,同時需要繼續提升其服務水平。
總體來看,樂摩物聯此次沖刺港交所IPO,既展現了其在共享經濟領域的不俗成績,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從公司上市前的大額分紅與董事長變更,再到面臨專利訴訟和服務水平的挑戰,樂摩物聯需正視相關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繼續提升自身競爭力。
未來,樂摩物聯能否順利登陸港交所,「創業最前線」也會持續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