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的女兒回憶母親唐筼時說道:“母親不僅是父親感情上篤深的生活伴侶,而且是他志同道合的精神支柱與業務幫手......”
唐筼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閨秀,她自己本身能力也足夠強,從金陵女校的體育專業畢業,后來又做了北京女高校的老師,她還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唐筼自己就足夠的優秀,對于另一半的要求自然也高了點,就這樣,唐筼也到了三十歲的年紀,和唐筼條件差不多的陳寅恪也是如此,他和唐筼相識時已經36歲,他的條件足夠好,海歸,還在清華擔任導師,名氣只多不少,而且技藝超群,美中不足的是,他從小就體弱多病,不愿意拖累女孩,所以一直保持單身,家里人為此擔心不已,輪番上陣催婚。
陳寅恪不得已只能去相親,在和唐筼第一次見面時,他就格外真誠地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告訴對方,其實,唐筼遠遠地看到他走過來就發現他走路微跛,至于他說的其他問題,完全在她的接受范圍內,她為他的才華所傾倒。
在遇到唐筼之前,陳寅恪沒有成家的想法,在見到她后,他這一想法發生了改變。
可以說,兩人一見鐘情,他們之間屬于愛情還是合適呢?兩者兼有之。
1928年,陳寅恪和唐筼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成婚后,唐筼辭掉了工作,回歸家庭,成為陳寅恪紅袖添香的妻子,在日常生活中,她幫助陳寅恪整理文稿,完成校對,家里的瑣事她也一并攬在身上,讓陳寅恪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學術研究之中。
其實,脫離了陳寅恪,唐筼本身也是個極優秀的人,但她心甘情愿地放棄,甘愿當他背后的女人。
陳寅恪一心一意做學問,也因此忽略了家庭,唐筼生下了三個女兒,生大女兒時,她誘發了心臟病,差點死掉,此后,她的后半生一直承受心臟病的折磨,始終沒能痊愈。
抗戰期間,陳寅恪一家一直居無定所,不斷地搬家,短短四年的時間里,唐筼搬了六七次家,在不斷奔波中,唐筼吃了不少苦,她的病情也加重,可她沒有因此松開丈夫和女兒們的手。
中年后的陳寅恪眼病非常的厲害,一直到后面完全目盲,根本沒有辦法書寫,進行獨立工作,因此,在照顧他的生活之余,唐筼還需要幫丈夫謄抄文稿。
1962年,陳寅恪摔斷了右腿,他的腿也殘疾了。
晚年陳寅恪飽受身體和生活的折磨,腿殘、眼盲、生活不能自理......他已經完全離不開人了,不僅如此,他們夫妻二人的工資還被停發了,就連存款都被凍結了,為了照顧丈夫,不讓他徹底對生活喪失信心,唐筼只能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家里。
即便在生活最艱難時,唐筼都沒有離開丈夫。1969年,陳寅恪逝世,他在愛妻的懷中離開了人世。
面對這一幕,唐筼并沒有過度悲傷,全程平靜地為丈夫料理后事,她并不是冷血無情,因為在此之后,她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并對女兒說:“待料理完寅恪的事,我也該去了。”
在丈夫去世45天后,唐筼也離開了。以前有梁祝化蝶,后來又有了陳寅恪和唐筼,幸運的是,他們兩人相愛且能相守,唐筼的大半生都是依靠藥物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她這一輩子對得起任何一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