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數來數去,算來算去,沒想到還是不夠15年!”社保大廳里傳來一個大爺的嘆息聲,從他的穿著打扮,基本上就能猜到是一個自給自足的靈活就業(yè)人員
靈活就業(yè)人員,聽起來高大上的詞匯,卻是一批又一批艱難的底層勞動者。工作時間、地點、收入的不穩(wěn)定,造成他們繳納社保的意愿不是那么強,不少人希望就交夠15年就行。
可是,2025年,社保繳費有了新的規(guī)定。除了延遲退休備受關注之外,還有“最低繳費年限延長”值得讓人注意。
按照之前我們一貫的理念,是繳納15年社保,法定退休年齡滿足后可以退休領取養(yǎng)老金。從2025年開始,這些門檻要提高。5年緩沖期后,2030年退休的職工,最低繳費年限將變成20年,這對于靈活就業(yè)人員來說,可是一個“爆炸性”消息。
社保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福利制度,關乎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如果社保沒有交夠時間,該怎么辦?有沒有什么補救的措施?2025年起可以有以下三種解決方法。
01,首選延后退休
延后退休是一種常見的解決方式,不過,這種自己繳費不夠規(guī)定最低年限帶來的延后退休,屬于無奈之舉。
當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社保繳費未達規(guī)定年限時,只能自己繼續(xù)繳費,一直交到滿足規(guī)定年限為止。
比如一位50歲的女職工,社保只繳納了10年,沒辦法,想要領取養(yǎng)老金,一方面在退休年齡上得延遲,另一方面最低繳費年限得繳滿,全部都滿足后才可以退休領取養(yǎng)老金。
這對于繳納年限多,欠繳年限少的人比較合適。如果一個人僅僅繳費了三兩年,一方面又不想延遲十幾年退休,一方面還想領養(yǎng)老金,不想讓之前的保險白瞎,怎么辦?來看看居民社保。
02,職工社保轉居民社保
時光來到了2025年,即便是規(guī)定再變,也有職工社保轉居民社保的途徑可走。轉成居民社保后,一般可以一次性補繳費用,在滿足年限要求后,就能享受到退休待遇。
不過,居民社保的退休金要比職工社保低很多。例如,一位老職工按職工社保繳納滿15年,每月可能領取2000元左右養(yǎng)老金,若轉為居民社保補繳滿15年,每月可能只能領取幾百元。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社保繳費滿15年,大概是15萬,領2000元養(yǎng)老金也能理解,要是轉給居民社保補繳,同樣是15年,最多只能按照每月3000元補繳,所以,從付出的費用上就少了很多,養(yǎng)老金也高不到哪里去。
03,先延遲5年后,按規(guī)定一次性補繳
根據政策,如果參保人在2011年以前就已經參保,到了退休年齡但社保未繳滿15年,在延遲繳費5年后仍未繳滿的,就可以一次性補繳。
這是屬于《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前,針對于部分不夠年限的人群,設置的特殊通道。
比如某人在2011年以前就開始參保,退休年齡為60歲,但只交了8年社保,延遲5年繳納后為13年,這時就可以一次性補繳剩余2年的費用,無需再逐年繳納。
也就說最晚可以延后5年退休,屬于比較好的選擇了。
總而言之,既然選擇繳納社保,建議就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尤其是靈活就業(yè)人員。中途后悔損失的還是自己。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