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的春節期間,幾乎每天都是一個節日。
正月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犬日,初三是豬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公生,初十是石頭生日。
這十個節日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都是我們平常離不開的。有家里養的動物,有吃的稻谷,有用的石制工具,再就是人類自己,還有老天爺。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就是老天爺的生日,在我們民間來說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為什么是初九呢?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九是陽數之極,是最大的陽數,而老天爺在我們的民間信仰中,就是最大的,沒有比老天爺再大的了,并且天為陽,地為陰,所以就把正月初九定為玉皇大帝的生日。
在我們中國古人的觀念中,“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事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我們古人特別敬畏天命,才有“天命難違”、“順天者昌”、“替天行道”等詞語。而玉皇大帝就是天上至高無上的神,是眾仙之主,代表著“天”,也就是民間老百姓口中經常說的“老天爺”。
民間傳說在臘月二十五,玉皇大帝會降臨下界視察,根據眾生在一年中的善惡行為來進行賞善罰惡,一直到正月初九下午,才返回天庭。所以在正月初九這天,很多道觀廟宇都會舉辦一些相關的慶祝活動,恭賀玉皇大帝的誕辰,也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南方很多地方,尤其是閩南一帶,玉皇被稱為“天公”,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所以這天就叫“天公生”,又叫“天誕節”。
民間俗語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就是說在正月初九這天辦理各種事情的人很多。因為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是個吉祥喜慶的日子,在這天辦理事情,會受到玉皇大帝的庇護,所以辦起事情來比較容易,誰也不好意思拒絕。
在閩南地區的民間,家家戶戶都會在初八晚上設案擺供,初九零時起燒香膜拜,并且在廳堂上掛起一盞“天公燈”,上面寫上“祈雨平安”以及一個“心”字,表示一心誠敬,祈雨求福。祭壇一般用“八仙桌”,桌上擺上三盞神燈,五果六蔬,同時再供茶三杯,以此敬奉天公。然后全家老小,依次手執燃香,對天行三跪九叩之大禮,祈求天公賜福,添丁發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