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真能改變什么,
我就不用到人家門口討飯吃!
——《唐探1900》
文丨舊故麻袋
熱鬧非凡的春節檔緩緩落下帷幕,喧囂逐漸散去,留給大眾更多的是對幾部電影的回味與思考。
《哪吒2》靠著高口碑和連續逆跌勢頭盤活了墮入寒冬的國產電影市場;《封神2》作為《封神三部曲》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篇章深陷口碑爭議;《射雕》在粉絲大規模控評下豆瓣成績未能及格;《蛟龍行動》在于冬堅持不撤檔的堅持聲中淪為炮灰;《熊出沒:重啟未來》盡管有《哪吒2》這樣超強的勁敵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但今天,我要來說說這些電影中最可惜的一部作品:《唐探1900》。
為什么說它可惜?因為這部電影遭受的非議讓人心疼,它或許是這個春節檔最應該被看到的存在,卻因為一些無中生有的差評,導致票房節節敗退,豆瓣評分僅僅只到了及格線,但在我看來,它本可以稱得上是優秀之作,遠比市面上看到的種種負面評價要優秀的多,個人打分,會是陳思誠《唐探》系列最佳。
為什么很多人要吐槽它?這些人主要分為兩波,一波是本就討厭陳思誠作品的人,無腦黑,看沒看電影不知道,在這群人眼里,只要是陳思誠的電影就只配得一星;另一波是質疑喜劇里塞入宏大敘事的劇本錯位,質疑陳導是為了票房攪動“民族情緒”。
不能理解,為什么喜劇里面不能加入宏大敘事?為什么大過年的不能拍民族大義?我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歲月靜好,不就是因為曾經的先輩替我們負重前行了嗎?大過年的,咱們不能忘本吧!
有網友質疑電影“喜劇,推理,宏大敘事都想要,但都沒講好”,還有網友裝都懶得裝了,直接破口大罵“討厭電影講民族主義,不想大過年聽課”,說實話,聽到這些話其實挺悲哀的,某些人是不是對愛國過敏啊,一談愛國情懷、民族大義就要跳出來打差評,《唐探1900》年代設定在那兒,就是為了拍民族大義的啊,拜托這些噴子在開罵前,能不能先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啊!
那么,在談論電影前,先讓我們來看看真實的歷史,1900年,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年份?
因為1900年,對于中國來說,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歲月。這一年,中國發生了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惠州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
1900年春季,由于義和團運動以“扶清滅洋” 為旗號,反對外國侵略和教會勢力,試圖將洋人趕出中國,導致清廷與西方列強的關系劍拔弩張,為了向西方列強“示好”,清廷把大量瓷器、佛像、茶葉等珍貴物品,無償送給了西方列強。
表面上清廷與列強使節一團和氣,背地里卻互相看不上,電影開篇清廷大臣送完禮后與列強駐華使節友好拜別后,使節暗罵大臣是“傻子”,大臣則暗罵使節是“臭要飯的”。
1900年夏季,列強們以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為由,悍然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年秋季,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惶出逃,丟下滿城子民,任由外敵欺辱,八國聯軍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闖進皇宮、王府、官邸和民宅,將無數珍貴的文物和財寶洗劫一空。頤和園中的奇珍異寶被掠奪殆盡,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僅存的一些建筑也被徹底摧毀。
之后,孫中山發動了惠州起義,打響了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第一槍。而惠州起義之前,革命黨人獲取武器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各路海外華人的捐贈與籌集。所以電影開篇的第二幕畫面,是慈禧召見費洋古,命其遠渡重洋,去美國抓捕革命志士。
1900年冬季,美國舊金山爆發了“鼠疫事件”?,此次鼠疫最終導致280人感染,其中172人死亡,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得到確認的瘟疫事件。由于鼠疫最初的病例,出現在舊金山的華人社區,導致美國的“排華情緒”達到了頂點。影片中,所有抵達舊金山的華人下船后都要接受醫生的“全面排查”,就是因為這一事件。
了解了這些歷史背景,再看電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唐探1900》自上映以來,就被裹挾在輿論的漩渦中心,口碑兩極分化。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是陳思誠創作生涯中的一次大膽蛻變,他果斷地跳出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的舒適圈,另辟蹊徑,徹底告別了過往可能存在的低俗笑料,轉而走向更為深邃的表達路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敘事風格,揭開了一段被塵埃掩埋的灰暗歷史。
《唐探1900》在喜劇營造的輕松詼諧氛圍里,巧妙地嵌入了厚重的歷史質感。劇情不再只是毫無內涵的笑料拼湊,而是在每一個喜劇橋段背后,都隱藏了對那個特殊時代的深度洞察與反思。這種敘事模式,是試圖在帶來歡樂的同時,勾起大家對那段歷史的好奇與尊重。
眾所周知,歷史和電影的融合,向來是電影創作領域的一大難題。《唐探1900》在這方面的探索值得被肯定。透過群像視角,全方位地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人性的復雜多面。
從街頭巷尾為生計奔波的平凡百姓,到在時代浪潮中翻云覆雨的顯赫人物,每個角色都在歷史的洪流中奮力掙扎、艱難抉擇。這種喜劇與歷史的交融,既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到歷史的沉重,又成功規避了傳統歷史題材影片容易出現的沉悶與枯燥。
電影中,最喜歡岳云鵬、張新成、周潤發飾演的三個角色,分別代表了晚清忠臣、革命青年、出海勞工。
特別是岳云鵬,他飾演的費洋古,讓人印象深刻,他存在的意義就如同申公豹在《哪吒2》中的點睛之筆,不是臉譜化的反派,不是非黑即白的工具人,他有人物的細膩轉變,有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是能讓人產生共情的角色。
去美國前的費洋古,身為有黃馬褂的頭等侍衛,驕傲自信,充滿效忠朝廷的信念感。
到了美國后的費洋古,雖然嘴上說著“不過如此”,可當他看見舊金山的繁華與現代,信念感已經逐漸崩塌。而一抵達舊金山,就被華人所騙,是壓死信念感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為何一直苦苦等待,不是因為他“傻”,而是他不愿相信,國人在異國他鄉竟然會殘害同胞。
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何后面幾次三番與鄭仕良、白振邦等人交手,他并未痛下殺手,一心只想逮捕他們,因為在他眼里,國人不應殺害國人,他明明會使飛刀,擁有高超本領,卻始終未能下得去手。
可當他聽到報紙上說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珍妃死了,皇帝和老佛爺下落不明,那一刻他的震驚、錯愕、憤怒、萬念俱灰,在愛爾蘭人的歡聲笑語和嘲諷里,他二話沒說,抬手一柄飛刀刺穿報紙割破對面頭目的喉嚨,與兩個侍衛揮刀刺向愛爾蘭人,冷兵器面對槍林彈雨,在片中第一次有了視死如歸的高光,面對愛爾蘭人的子彈,他臨危不懼,瘋狂亂刺,嘴里還不斷質問著“槍快還是刀快?”
倒下后的最后一個心愿是希望這些革命青年能夠“救中國”,他有奸佞小人的一面,也有英勇就義的一面。
恭喜小岳岳,終于找到了符合自己的角色,縱觀他主演、參演的這么多電影,費洋古是他目前為止呈現出的“演藝生涯最佳”,值得掌聲鼓勵,比起春晚的相聲,這出戲好看多了。
而片中另一個讓人豎起大拇指的角色是周潤發飾演的白軒齡,上次發哥演技超常發揮,還是在《讓子彈飛》的時候,黃老爺這次變成了白老爺。
電影中發哥身上幾乎濃縮了一整部勞工血淚史,年輕的時候,他們為美國的現代化工程,付出了巨大貢獻,可等來的卻是同胞的慘死,美國的排華。
雖然拿著綠卡,口口聲聲稱自己為美國人,可他心里從未忘本,愿意收留來美的窮苦同胞,讓他們至少有飯吃,有地住,兒子白振邦不能理解,父親所謂建立起來的保護,是煙管、妓院和賭場,而白老爺紅著眼說你們的理想離我太遠,我只希望你能平安。
這句話看似答非所問,實則他是在告訴兒子,自己的能力有限,能讓華人在唐人街有一席之地已是盡了自己萬分努力,要想讓他們有尊嚴的活著,他還不夠資格。國弱無人權,如果國家足夠好,誰愿意去那頭。
白老爺看似是一位“上位者”,可實際上自己也別人的土地上卑微討飯吃,他不反美,他反的是明明聲稱“人人平等”的美國,卻未曾給過華人應有的公平。
美國鐵路大建設期間,華人勞工的死亡率高達10%以上。但在完工慶典上,政府卻沒邀請任何華人出鏡。
歐美人喊華人是“老鼠”,卻每天享受著華人帶給他們便利的服務,從衣食到住行,沒了華人,他們的生活便不再優越,身體力行對這幫天天被伺候的人來說,太難了。
秦福、唐貴的“富貴組合”窮盡所有努力,終于替美國警方破了案,結果卻什么也沒得到,華人依舊如同過街老鼠,在美國,人人喊打。
到如今,美國的很多政客和媒體,還在將中國看做假想敵,虎視眈眈,迫切想要證明“黃禍論”的正確性,處處遏制,處處禁止,極力阻止中國發展。
在“排華法案”的聽證會上,面對一眾白人的歧視與羞辱,發哥擲地有聲的演講,把全片的歷史表達都提了一層。最終在白老爺慷慨激昂,據理力爭下,阻止了“排華法案”的落地,可他自己卻落得一個財產充公、被迫離開美國的結局。
秦福在聽證會后,對美國祛魅,原本心心念念想要的居住證,這一刻在他眼里特別屈辱,他憤怒撕碎了自己的居住證,仍由碎屑飄揚在國會門口,這是他與美國決裂的證據。
可白老爺卻幫秦福把居住證碎屑補了回來,秦福的一聲“干爹”沒白叫,白老爺教導秦福不要一葉障目,美國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
這恰恰是白老爺這個角色的可貴之處,自己被迫害的一無所有,按理說他恨極了這個讓他失去家人的國家,但他沒有被仇恨蒙蔽雙眼,與仇人威曼先生最后分別時,他只是說了一句“此一時,彼一時,我們終會再見。”
在美國這么多年,他早已看透了這些資本家和政客的虛偽,是該收起虛與委蛇那一套,讓他們了解一下什么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樣的傲骨、這樣的膽魄、這樣的格局和眼界,都是片中發哥的高光時刻,每一句話,都給足了各方體面。
誠然,《唐探1900》不夠十全十美,也有許多明顯不足,比如案件的發展如同兒戲,比如白振邦最后的“戀愛腦”,比如案件的推理可有可無,比如最后千鈞一發才將案件告破。但請注意,這部電影里,探案并不是重點,案件只是在這一歷史真相背后穿針引線。
愛麗絲為何會死,因為父親排華,最終一手促成了女兒慘死,又因為排華,被有心之人利用,讓慘死的女兒被掏空肚皮,暴尸街頭,他恨華人,把一切錯位都歸咎于華人,即便是自己親手殺死的愛麗絲,也不覺得做錯了什么,僅僅把罪責怪罪于白振邦,恨白振邦毀了愛麗絲,而他自己只是在撥亂反正,最終真相大白,他吞槍自殺,不給任何辯駁和解釋。
所以我說為什么《唐探1900》是系列最佳,因為除了熱鬧好笑之外,這一部比前三部要厚重很多,作為前傳,它揭示了“唐人街探案”的起源,也做了很好的延續,特別是片尾菜單,佛頭再次出現的時候,這樣的時空聯動讓人淚目。
游戲《黑神話:悟空》讓海外了解了有一顆中國佛頭被偷走,也是時候讓他們看看這些來自東方的好東西是怎么被偷走的,又是怎么恬不知恥將這些掠奪珍寶作為戰利品放入博物館的。也該提醒提醒國人,不要忘記歷史,去歐洲旅行的時候別忘了去一趟大英博物館,去看望看望那些流落海外的文物,為它們帶去如今中國的好消息,也希望有朝一日,它們能如愿回歸祖國的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