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整個職場圈都開始陷入“AI刷屏和AI焦慮”。不少人直言:“這次的AI,迭代實在太快,讓我多少也會感受到學習上的焦慮。
前不久,麥肯錫最近發布了一份關于AIGC的新報告。
報告預測,在2030年至2060年間全球將會有50%的現有職業被AI取代,而且與之前的估計相比,這一過程又加速了約10年。
到2030年,歐洲和美國將有超過30%的工作時間可以通過 AI 實現自動化。
對于各個行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AIGC這一波,必然顛覆掉一批企業和員工。
之前互聯網行業的邏輯是:找3個人,付4個人的錢,干5個人的活,用996的模式創造了6-7個人的生產力。而在AIGC時代,則可以實現1個超級個體,創造10個人以上的產出。不少國內企業不再懷疑AI的價值,而在考慮怎么盡快使用AI,用AI提高生產效率。
1. 藍色光標:全面暫停外包,AII In Ai,成為生成式AI的營銷領導者。目前,藍標團隊已經用AIGC工具服務了星巴克、伊利、聯想等大型客戶。
2. 洛可可設計:用AIGC做產品設計,為外國人設計阿拉伯壺,1個設計師2天能出100個方案。洛可可團隊還開始用AIGC,做LOGO、做包裝、做AI繪圖。
3. 黑馬天啟:原來1個咨詢師2周能寫1家申報材料,通過AIGC,現在1個咨詢師1天可以撰寫2家,“成本除以15,效率乘以20”。
一個更嚴峻的形式是。以前,機器在創造方面無法與人類抗衡,它們只能做些分析型或機械式的認知計算。但現在不一樣了,AI發展到了新的階段,機器已經開始可以創造有意義并具備美感的東西了。如果再這樣進化下去,取代更多職業人只是時間問題。
AIGC技術的最大影響在于,把創造和知識工作的邊際成本降至零,以產生巨大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價值。AIGC的關鍵影響在于,將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自動化內容生產。
我們來一起看看報告的核心內容,以及對各行各業的影響。
麥肯錫報告的關鍵內容
生成式AI創造的主要價值可用“4C”來概括:
1.簡化(虛擬專家)(Concision):利用非結構化數據源歸納并提煉洞見,從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它還能解讀文本與轉錄稿,創建嵌入式文本,以支持相關資料來源的查詢和引用。
·應用示例:在財務績效分析中,通過生成式AI提供針對性的外部財務信息與內部績效總結,備注財務說明,可提高財務規劃與分析的效率,有望將財務成本降低4%~7%。
2.編碼與軟件開發(Coding and Software):生成式AI能夠推動代碼重構,從而加快主機遷移;可以解讀、生成代碼,從舊有系統大規模遷移主機資料,自動開發、記錄、糾正測試,簡化軟件開發流程。
3.內容創作(Content Creation):生成式AI能夠創作各種形式的內容初稿,可生成文本、圖片等信息載體,自動編寫合同、招標書等文件,還能生成視覺元素,加快研發節奏。
4.客戶互動(Customer Engagement):生成式AI有助于打造高度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如通過聊天功能優化客戶服務,還能拓寬客戶聊天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從而加速客戶拓展與數據收集。
·應用示例:在聊天機器人的用例中,生成式AI可實現自然的對話、更好地應對外語及方言,打造自動化自助服務,并通過虛擬坐席提供客戶支持,同時更加有效地解答客戶疑問、準確判斷疑問根因,有望降低9%~11%的客戶運營成本。
對于勞資關系的影響
1.勞動力需求變化
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推動下,歐洲和美國勞動力需求變化,STEM和醫療保健職業需求上升,辦公室和生產工人需求下降。
2.自動化影響
到2030年,約30%的工作時間可通過AI實現自動化,需職業轉型人數達1200萬。
3.技能升級需求
企業需進行重大技能升級,技術、社交和情感技能需求上升,基本認知技能需求下降。
4.工資與職業轉型
工資較低的工人面臨重新部署挑戰,需獲得新技能以過渡到報酬更高的工作。
5.生產率增長影響
技術采用速度將影響生產率增長,快速采用可實現高達3%的年增長率,緩慢采用則限制在0.3%。
6.企業應對策略
企業需了解技術潛力,規劃勞動力轉移,堅持以人為本,追求自動化技術的高管教育。
受AIGC影響最大的十大職業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AI 將對某些職業帶來巨大的挑戰,而這些職業往往具有高度的重復性、可標準化和可預測性。
以下列舉了十個受AI影響最大的職業:
1.客戶服務和銷售
生成式 AI 的出現,使得機器可以自動化處理大量客戶數據,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效率。
2.秘書與行政助理
AI 驅動的智能助理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已經能夠完成大部分秘書和行政助理的工作,例如日程安排、文件整理、郵件回復等。
3.軟件工程和研發
AI能夠自動編寫和測試代碼,提高開發效率,并降低開發成本。未來,AI 甚至有可能顛覆傳統的軟件開發流程,創造新的開發模式。
4.網頁與數字界面設計師
隨著AI設計工具的不斷發展,以及用戶交互方式的改變,網頁和數字界面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將面臨重塑,部分工作將被AI所取代。
5.內容創作
AI可以創作文本、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創作任務。
6.會計與審計員
重復性的數字記錄復查工作將被AI所取代,而AI也將幫助審計師進行更深入的數據分析,提高審計效率和準確性。
7.口譯與筆譯員
AI翻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自動翻譯成為現實,并不斷提升翻譯質量。
8.法律專業人士
AI在分析法律文件、商業策略規劃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這將減少對傳統法律專業人士的需求。
9.新聞工作者
AI能夠快速收集整理信息,并生成新聞稿,這將對新聞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戰。
10.財務分析
AI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財務績效分析,并降低財務成本。
哪些職業更具抗風險能力
盡管AI對許多職業帶來挑戰,但一些職業因其獨特的“人類特質”而難以被完全取代。以下列舉了一些不易被AI取代的職業:
1.醫療專業人員
醫生和護士的工作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情感交流和個性化治療,這些都是AI目前難以復制的人類特質。
2.表演藝術
藝術家、音樂家、演員等通過作品傳達復雜的情感和社會信息,而AI難以完全理解和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3.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扮演導師和榜樣的角色,進行個性化教育和指導,這些是AI難以替代的。
4.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需要同理心、信任和情感洞察力,才能幫助人們解決各種社會問題,而這些能力是AI難以具備的。
5.依賴熟練手工技術的行業
如水管工、電工和工匠等,需要手動靈活性、適應不可預測情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AI難以與人類的靈活性、創造性和應變能力相比。
我們可以做什么
面對AI帶來的巨大變革,我們應該積極擁抱變化,迎接挑戰,才能在未來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1.擁抱AI,提升技能
學習 AI 相關的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并深入研究AI算法、模型和應用場景。積極學習AI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2.發揮人類優勢
注重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例如解決復雜問題、邏輯推理、創造性思維等。提升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并發揮自身的情感、創造力和靈活應變等獨特優勢。
3.保持終身學習
AI技術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通過參加培訓、閱讀書籍、參與開源項目等方式,保持學習和進步,才能始終保持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