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僅兩周,便對伊朗祭出“核彈級制裁”——要求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甚至揚言“若我被暗殺,美軍將把伊朗從地圖上抹掉”!這番狠話不僅讓中東火藥桶瀕臨爆炸,更暴露了美國對伊朗的“極限仇恨”。從暗殺蘇萊曼尼到全面封鎖石油出口,美伊關系為何惡化至此?這場“一滴油都不讓賣”的絞殺戰,背后藏著多少利益與算計?
特朗普的“石油絞索”早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8年,他就曾通過切斷美元結算、威脅次級制裁等手段,將伊朗石油出口量從250萬桶/日驟降至20萬桶/日,僅剩1/10。
這一次,特朗普的制裁更加瘋狂:美國國務卿明確警告,任何國家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將被踢出美元結算體系;財政部授權對與伊朗能源交易的企業實施“穿透式打擊”,甚至波及第三國銀行和航運公司;英國、法國、德國已表態支持恢復對伊國際制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更親赴白宮,與特朗普密謀“削弱伊朗地區影響力”。
然而,伊朗早已不是“軟柿子”。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達540億美元,產量創2018年以來新高,日均出口量約140萬桶。通過“影子艦隊”、繞道第三國、加密貨幣結算等手段,伊朗成功規避美國制裁,甚至將60%濃縮鈾儲備提升至200公斤,距核武器門檻僅一步之遙。
特朗普的“悲壯表演”并非空穴來風。2020年,他下令無人機暗殺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引發伊朗全國反美浪潮,德黑蘭誓言“血債血償”。如今,特朗普再度炒作“暗殺風險”,實則為三個目的:轉移國內矛盾、震懾中東盟友、為以色列鋪路。
但這場“戰爭邊緣游戲”風險極高:制裁令發布后,WTI原油從暴跌3%逆勢反彈,日內波動超4美元/桶,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恐慌暴露無遺。能源智庫ClearView指出,特朗普既想壓制油價(需增產),又想制裁伊朗(減少供應),這種“精神分裂式策略”或導致三季度油價飆升至85美元/桶,加劇美國通脹。
面對特朗普的絞殺,伊朗早已備好“三板斧”:通過馬來西亞、阿聯酋等中轉站,以折扣價向亞洲買家出售原油,甚至用黃金、加密貨幣結算;國際原子能機構數據顯示,伊朗已囤積200公斤豐度60%的濃縮鈾,理論上可制造4枚核彈;支持也門胡塞武裝襲擊紅海油輪,用“封鎖咽喉要道”反制美國制裁。
美國的致命弱點在于“既要又要”:若嚴格執行制裁,全球油價暴漲將重創美國消費者;若放任伊朗出口,則霸權威信掃地。歐盟、印度、土耳其等主要伊朗原油買家已明確反對單邊制裁,中國更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特朗普的“歸零制裁”看似兇猛,實則暴露美國三大困境:美元霸權松動,加密貨幣、區域本幣結算加速“去美元化”,長臂管轄效力遞減;盟友離心離德,歐洲不愿為美國利益買單,OPEC+拒絕配合增產穩油價;核擴散風險失控,若伊朗被逼至絕境,中東或將迎來首枚核彈。
正如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單邊制裁解決不了問題,對話協商才是唯一出路。”當美國沉迷于“霸權幻覺”時,世界已經慢慢的轉向多極平衡了。
你認為特朗普的“石油絞殺令”會成功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