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2025年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時段即將結束的那一刻,一位司機因未能準時在免費時段內下高速,而支付了高達1500元的過路費。
據了解,這位司機小王駕駛著黑色轎車,從外地返回湖北老家。他原本計劃趕在免費時段結束前下高速,以節省過路費。然而,由于車流量大和對路況判斷失誤,小王的車在收費站前被堵住了。眼看著免費時段即將結束,小王心急如焚,狂按喇叭,但無濟于事。最終,在24點01分,他的車駛出了收費站,系統自動計費了全額過路費1500元。
小王事后表示:“我真的恨自己開車不夠快,就差了幾分鐘而已。這1500元,對我來說不是個小數目,我實在太心痛了。”
這一幕,幾乎成了重大節假日高速免費后的標配新聞。這樣的新聞不僅讓司機心痛不已,也引發了我們對高速計費方式的深入思考。
2
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解釋,高速免費通行規則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只要是在免費時段結束后下高速,系統都會自動計費。
這一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也有政策依據。
根據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37號):
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免費時段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節假日最后一天24∶00結束(普通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3
從節假日第一天00∶00開始免費,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似乎沒有大的爭議,有人為了免費而等到00∶00再上高速,這是其選擇。
至于早就上了高速,然后看到00∶00就要到了,然后先下高速再上調整享受免費者也是在合理享用政策福利。
但節假日最后一天24∶00,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看似簡單明了,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引發了不少爭議,因為這個規定有點太武斷了些。
在春節假期高速免費通行的最后一天,許多司機都為了趕搭“免費末班車”而焦急萬分。他們有的提前下高速再轉上高速,這當然是無奈之舉。
但事實上,這說明我們的免費規則還是存在問題。既然允許提前下高速再轉上高速,何不干脆收取這一個路段的費用,而不是全程計費?這樣既合理又環保,也節省了資源。
4
其實,我們仔細研究,13年前國務院的免費政策“節假日最后一天24∶00,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并得不出如果00:01之后的車輛就按全程收費的結論。
事實上,現在的技術已經足夠支持車輛路過收費站的時間記錄,即使是按國務院通知,完全可以從24:00開始計收相關費用,何須超過1分鐘就多付1500元?
看來,還真不是政策問題,還是我們的解釋規則出了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