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JO振蕩引發臺風胚胎系統:臺風與寒潮的交鋒
近期,西北太平洋熱帶洋面和周圍地區的云團活動異常活躍,MJO低頻振蕩的濕區經過菲律賓以東的海域,激發了大量對流云團的形成。衛星云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海洋大陸區域到菲律賓以東的海面,大片的對流云團在不斷涌動。南印度洋也不甘示弱,兩股旋風系統正在那里活動,甚至逼近超強臺風級別,顯示出天氣模式的變化。這一系列現象也為臺風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特別是菲律賓以東的海面,近期的海溫依然高達29度左右,為臺風胚胎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些數據都表明,臺風胚胎92W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盡管如此,由于臺風胚胎的生成地位于較低緯度,同時有島嶼的干擾,使得它的強度可能不會那么迅猛。然而,隨著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偏東風也開始加強,這些因素將進一步推動臺風胚胎穿過菲律賓并進入我國南海南部地區,并也可能出現意外的爆發,目前超級計算機的集合模式已經有部分成員反應出強度爆發的可能性。
臺風胚胎92W的形成與大范圍的氣候波動密切相關。這一現象的出現意味著未來幾天的大氣環流將會有較大變化。而這場風暴的產生并不孤立,它與正在南下的寒潮形成了復雜的互動模式,這也預示著接下來的天氣將會變得更加復雜。寒潮的南下,特別是與臺風胚胎92W的碰撞,將引發一場極其復雜的氣象對抗,帶來強風、降溫以及降水等天氣。
二、寒潮與臺風胚胎的交鋒,大范圍降溫與大風
隨著寒潮的進一步南下,2月8日至9日將迎來寒潮的頂峰期。寒潮南下帶來的東北季風,恰巧與臺風胚胎92W發生了疊加效應,氣壓梯度疊加開始加劇。寒潮向南的擴展使得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多個地區將遭遇大范圍的冷空氣侵襲。預計這次寒潮帶來的大風,風力可達到4-6級,局部地區的陣風甚至可能達到7-8級,而華北部分地區的陣風將會更大,達到9-10級的強風。渤海和黃海北部的風力也不容小覷,預計會有7-8級的風速,陣風更可能達到10級。南海地區的風力甚至會更強,陣風可能會更高,甚至會給海南等華南南部地區帶來超預期的降溫。
這種寒潮和臺風胚胎的聯手將對我國各地的天氣產生廣泛影響,尤其是南方的降溫和風力將非常顯著。風暴的結合會加劇寒潮的南下趨勢,尤其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的下降幅度將非常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驟降至冰點以下。同時,寒潮與暖濕氣流的相遇,也會帶來復雜的天氣現象,強風和寒冷天氣相伴,給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三、臺風胚胎后期變臉:加速暖濕氣流帶來回暖與大范圍降水
2月10日以后,隨著環流的調整,南支槽開始東移,暖平流逐漸增強,南方的偏南氣流也會占據主導地位,臺風胚胎92W的作用開始發生變化。它對寒潮的吸引作用逐漸減弱,而變成了暖濕氣流的加速輸送源。這一變化意味著,隨著臺風胚胎的逐步東移,南方地區的氣溫開始回升,回暖的步伐加速,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將會經歷大范圍的回暖過程。尤其是江南、長江中下游一帶的降水將增加,預計這些地區將迎來一場大范圍的中到大雨,局部地區甚至可能會有雷雨天氣的出現。
南方氣溫的回升在2月11日開始尤為突出,特別是在江南、華南等地,隨著暖濕氣流的不斷加強,氣溫會大幅回升。寒潮過后的回暖讓南方的氣候由冰冷轉為溫暖,回南天會大范圍出現,而與此同時,南方的降水量也將顯著增加,局地出現暴雨的可能性加大。與此相對的是,北方將逐漸迎來晴冷的天氣模式,氣溫的逐步回升讓寒潮的強度逐漸減弱,北方的大風和降溫逐步得到緩解。
然而,雖然回暖在南方逐漸展開,但北方的氣溫仍然會維持較低的狀態,尤其是東北地區,寒潮的影響仍然明顯,氣溫的回升將會比較緩慢。預計2月10日以后,南方的大范圍回暖將進一步加強,局地氣溫可能會接近20℃,而隨著強降水的到來,濕度也會增加,這使得氣溫波動的變化更加劇烈,隨后,13日開始,新冷空氣再度抵達南方,帶來劇烈氣溫波動,請各位及時增減衣物,不要感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