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吃野豬、梅花鹿、狍子等食草動物是常有的事情,其實老虎也吃食肉或雜食動物,像豹子、黑熊、棕熊其實也在它們食譜中。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牽頭聯合多家科研單位及團隊,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開始了野生動物冬季專項調查調查中科研團隊發現虎吃熊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并不罕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監測系統記錄下老虎追熊的過程,畫面中,一只成年東北虎不緊不慢追隨著一只體型壯碩的棕熊。
以身體笨重,行動遲緩著稱的棕熊,此刻卻格外迅速敏捷,據專家介紹,畫面中老虎并沒有全力追逐棕熊,可能僅僅是因為這只老虎還較為年輕,捕獵棕熊的技巧沒有完全熟練,通過科研團隊采集到的虎豹糞便樣本的DNA數據分析結果,熊這類能捕食其他動物,通常被認為沒有自然天敵的大型猛獸,也存在于東北虎的食譜中,并且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根據專家的初步分析,虎豹的食物除了這種大中型的食草動物,比如說像野豬,梅花鹿之外,像熊這些大型的食物動物也是虎的食物之一,熊在虎的食譜中占到在全年的居然能占到10%左右。
據了解,包括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在內的小部分東北林區同時分布有虎豹,棕熊,亞洲黑熊、猞猁等多種大型食肉動物,也是全國唯一同時分布有棕熊和亞洲黑熊兩種熊科動物的區域。
通常來說,大型食肉動物在自然界沒有天敵,它們一般以錯峰外出,減少相遇的方法來減少相互之間的沖突。
隨著虎吃豹,虎吃熊事件不斷被記錄或者發現,讓科研人員對國家公園內眾多猛獸之間關系以及生態系統復雜的多種食物鏈有了深入了解。
東北虎喜歡藏身于茫茫林海深處,它的體長超過3米,成年后約300多公斤,這使它成為了地球上最大的貓科動物。
東北虎捕獵采用伏擊法,它可以從側面或者后面發動突然襲擊,憑借強勁的后腿蹬力,它可以一躍跳出將近6米,直接越過獵物的上方。東北虎并沒有固定的捕獵時間,雖然算不上夜行動物,但它晚上表現得更加激情,也更加活躍。
它的眼睛上有個特殊的反光層,就位于視網膜的后面,通過增強入射光線的亮度,使物體看起來更清楚,正因為這樣,老虎的夜視能力比人類高出了六倍,所以它能夠在晚上伏擊獵物。
八厘米長的犬齒,能夠刺穿主動脈,切斷脊髓同時強有力的下顎輕易就能壓碎獵物的器官,雖然東北虎擁有所有陸地食肉動物中最大的犬齒,但它捕獵的成功率只有10%,它經常在擊倒獵物后才狼吞虎咽,它每餐可以吃掉將近30公斤的肉食,它的舌頭上,覆蓋著一些小溝狀的突起有助于從骨頭上切割肉片。
東北虎的棲息環境比其他老虎的棲息地更加寒冷,零下40攝氏度是常有的事。好在東北虎已經進化出了非同尋常的應對策略,巨大的腳爪可以防止它陷入積雪里面。
冬季腹部和胸部的白色皮毛既有助于東北虎隱藏身形,還能有效保持體溫。與蘇門達拉虎和南亞的孟加拉虎相比,東北虎的毛發更長,也更厚。事實上,對于要在雪地生活近八個月的東北虎來說,這些都是生存的法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