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消化道出血,及早診治有望拯救生命!
一種以反復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找到病因,在隨后6-12h,由于大量出血,有1/3患者死亡。
這種如此兇險的疾病,到底是何方神圣?
先來看一張圖:
胃鏡示乳頭旁見一大小約0.8cm隆起,表面粗糙充血,反復沖洗觀察,隆起表面見少量活動性滲血。你的診斷是?
病例摘要
■主訴及現病史
黃xx,男性,78歲,腹主動脈瘤術后復查就診普外科。
患者3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與體位、進食、活動、排便無明顯關系,每次持續1分鐘到5分鐘不等,伴腹脹,無惡心、嘔吐、嘔血、納差、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無發熱、寒戰、腹瀉、便血等,近期體重下降2公斤。
■既往史
高血壓多年,平素未服藥,患者2018年12月19因腹痛就診普外科,行腹增強CT+CTA示:1.腹主動脈瘤破裂;2.雙腎動脈重度狹窄。
急診行腹主動脈、雙側髂總動脈支架植入+腔內隔絕術。
2019年03月25日復查胸腹增強CT:
滑動查看
① 腹主動脈瘤術后:腹主動脈中段(腸系膜上動脈開口水平)至雙側髂總動脈全程見支架影,支架位置、形態無異常,貼壁良好,支架內管腔通暢,支架外血栓可能。
② 左腎動脈近段見支架影;右腎動脈開口處狹窄,遠段顯影良好。
③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及腹主動脈、雙側髂總動脈及髂內動脈粥樣硬化并多發鈣斑、軟斑;腹主動脈散在多發小潰瘍。
④慢支炎、肺氣腫并肺大泡,雙肺散在纖維灶,雙肺下葉間質性炎。
■體格檢查
滑動查看
T:36.3℃,P:68次/分,R:14次/分,BP:108/70mmHg。
皮膚甲床、黏膜稍蒼白,皮膚鞏膜無黃染,心臟查體無特殊,雙肺呼吸音粗,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腹膨隆,未見靜脈曲張,肝脾未及,未及異常包塊和結節,臍周偏右輕壓痛,無明顯反跳痛及肌緊張,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活躍4次/分。
■診治經過
入院完善相關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WBC 6.40×109/L、Hb 82g/L, PLA 232×109/L、c-CR 0.77mg/L;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淀粉酶、脂肪酶、凝血功能及纖容試驗未見異常。
■影像學檢查
2020年7月20日腹部B超示:肝腎間隙、壺腹部、左中上腹低-無回聲區--考慮血腫形成可能;7月21日于超聲引導下腹腔內血腫穿刺引流術,經輸血、擴容、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后復查血紅蛋白仍進行性下降,患者無嘔血、便血等,但大便潛血陽性,具有胃腸鏡檢查適應證;7月24日至我科行胃鏡檢查示:乳頭旁見一大小約0.8cm隆起,表覆暗紅色血凝塊,周邊黏膜充血水腫明顯(圖A-B),反復沖洗未見活動性出血。
建議復查腹部增強CT+CTA,動態觀察血常規,必要時復查胃鏡。予輸血對癥治療后復查血紅蛋白仍進行性下降,7月28日再次復查胃鏡示乳頭旁見一大小約0.8cm隆起,表面粗糙充血,反復沖洗觀察,隆起表面見少量活動性滲血,予取材送檢(詳見圖C-D),病檢示十二指腸降段潰瘍。
結合患者腹主動脈瘤支架術后、腹膜后血腫病史及病檢考慮繼發性腹主動脈十二指腸瘺(secondary aorto-Duodena fistula,SADF) 合并出血可能,為明確病因,建議進一步完善腹部增強CT+CTA,但患者家屬要求至院外就診,與家屬保持聯系,院外診斷仍考慮該診斷,目前貧血已糾正。
認識腹主動脈十二指腸瘺
■腹主動脈十二指腸瘺流行病學
腹主動脈瘤十二指腸瘺(aorto-Duodena fistula,ADF)是腹主動脈瘤少見但極為嚴重的并發癥,是消化道出血的少見病因,由Salnon于1843年首次描述,至今外文文獻報告約300余例,國內報道ADF病例中術前確診率僅6.7%[1]。
ADF分為原發性(primary aorto-Duodena fistula,PADF)與SADF,PADF是指腹主動脈瘤壁與鄰近腸道發生侵蝕交通形成的病變,常與腹主動脈瘤有關,其次為霉菌性主動脈瘤,罕見的與沙門氏菌、敗血癥、結核等有關。
SADF是指腹主動脈移植物(人工血管或覆膜支架)重建術后發生的移植物侵蝕腸道形成的穿透性病變[2]。SADF比PADF多見,可發生于腹主動脈手術后,通常發生在主動脈瘤修復術后[3]。PADF發病率約為0.04%-0.07%[4],最常發生于十二指腸,尤其是第3段,其次是空腸、回腸、結腸和胃[5],臨床診斷較為困難,國外學者報道術前確診率僅為33%-50%,主要依靠剖腹探查及死亡后尸檢確診。
■ADF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反復發生的消化道出血,絕大多數患者可有較特征性的“先兆出血”,即一種間歇性的中小量的嘔血或便血,是大出血的前兆癥狀[6] 。約有10%的患者可表現為典型的三聯征,即腹痛、反復發生的消化道出血、腹部可觸及搏動性腫塊[7]。ADF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致命的,及早診治有望挽救生命。
■診斷和治療
本病常發生在十二指腸第三、四段,十二指腸降部位于腹膜后,位置較深,且受腸腔氣體干擾,超聲、CT檢查對降部腸腔、乳頭、壺腹部顯示欠佳,而內鏡對于十二指腸降部,尤其是乳頭及其周圍,可以直接觀察病變的形態、范圍,又可以獲得組織學證據,尤其是超聲發現膽管、胰管擴張的病例或高度懷疑乳頭病變時應仔細觀察乳頭部位,必要時可以改用側視鏡有利于觀察、活檢,可疑部位應采取多方位深挖,目前內鏡檢查是ADF重要的的檢查方法之一[8]。
其次是CT檢查常可見動脈瘤,十二指腸處后腹膜撕裂或十二指腸粘附于主動脈,如在動脈瘤部位或其邊緣有腔外積氣或既往有主動脈手術史等,血管造影可見造影劑漏出或形成假性動脈瘤等可輔助診斷。
綜上,對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存在主動脈瘤病史和主動脈手術史者,應考慮ADF的可能,大多數ADF患者在初期出血時幸存,但在隨后6-12h,由于大量出血,有1/3患者死亡,外科手術死亡率為30%-40%[9],因此盡早完善腹部增強CT及內鏡檢查,早識別、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劉威羽,劉維新,藺虹名誤診為十二指腸腫瘤的腹主動脈瘤破裂引起胃腸道出血1例田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 19(5):542-543.
[2] 朱翠萍,湯紹輝。原發性腹主動脈瘤十二指腸屢1例。J South Med Univ, 2014, 34(9): 1390-1391.doi 10.3969/j.issn.1673-4254.2014.09.33
[3] David WL Joseph DR Carlmn et al Primary aorto- duodenal fistul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hzre[J],J Vasc Suig 2003 37 (3):686一689.
[4]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96-598.
[5] Sevastos N Iafailidis P Kolokotronis K aorto jejunal fistula due to foreign body:a
et al. Primary rare cau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2,14(7),797-800.
[6] Saers SJ, Scheltinga MR. Primary aortoenteric fistula [J] . Br J Surg, 2005, 92: 143-52.
[7] 張玲玲,黃國美,自班俊等.1例伴發消化道出血的腹主動脈瘤診治并文獻復習[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2, 37(4): 461.
[8] 林雪燕,曾艷凌,林志輝,1例繼發性腹主動脈瘤十二指腸瘺的診療分析,創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15,3(1)19-21.
[9] Duhcy RK,Imthurn B,Barton M,et al. Vascular consequent‘、of menopause and hormone therapy; Importance of timing of treatment and type of estrogen[J]. Cardiovasc Rcs,2017,66(2):295-306.
醫生站網頁版上線啦
無需下載便可瀏覽更多外科資訊
本文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