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2023年5月5日下午6時30分,四川攀枝花東區弄弄坪街道高峰社區后山發生森林火災。經過救援人員兩天兩夜的撲救,于5月7日凌晨4時撲滅明火。
2024年2月18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角奎街道遭受森林火災襲擊,明火在2月19日得到控制。火災過火面積約為46公頃,初步調查顯示,這場火災是由燃放煙花爆竹所引發。
2024年2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幼平鄉達心村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森林火災,明火直至2月23日才被完全撲滅。
一次疏忽
能使萬畝綠色焚為灰燼
一次大意
能使森林瞬間化為烏有
一個煙頭
能打破生態的自然平衡
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有哪些?
遭遇森林火災該怎么辦?
森林防火知識
快來和阿崍一起學習吧
防火知識小課堂
森林火災有哪些危害?
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甚至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
森林火災有哪些種類?
根據燃燒空間位置,森林火災一般分為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三類。
地表火:是指火沿地表蔓延,燒毀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燒傷大樹干基和下部枝葉以及露出地面的樹根,根據其蔓延速度快慢不同,可分為急進地表火和穩進地表火。
樹冠火:是指能引起林冠層燃燒蔓延的火,根據其蔓延情況又可分為急進樹冠火和穩進樹冠火。
地下火:是指在林地腐殖層或泥炭層燃燒的火,在地表面一般看不見火焰,只有煙,可以一直燃燒到礦物層和地下水的部位。
引起森林火災的原因有哪些?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①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 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產用火,林副業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 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吸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②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只占森林火災總數1%。
不要攜帶火種進山
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最具有毀滅性的后果。
不要在林區吸煙、打火把照明
一個小小的煙頭,足夠點燃一片綠色的森林,不要小瞧隨手亂扔的一個煙頭,更不能抱有僥幸心理。
不要在山上野炊、燒烤食物
在林區升起的每一簇小火苗,都可能是傷害綠色生態環境的殺手,不要貪圖自己的方便而忘了保護我們的家園。
不要在林區內上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
倡文明祭祀,不在林內燒紙、點香或者燃放鞭炮,也許就是不經意的一個火星,會成為一場生態災難的開始。
不要燒荒、燒田埂草、堆燒等
放火燒荒、燒田埂草、堆燒極容易引發山林火災,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還直接威脅到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不要讓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區內玩火
監護人應加強管理教育,切實負起責任,使他們認識到玩火的危險性以及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做到無論任何時候都不玩火。
不要在野外燒火取暖
野外生火取暖,這類火源容易麻痹大意,如果遇到大風天氣,容易引燃周圍的植被,極有可能引發森林火災。
不要乘車時向外扔煙頭
煙頭雖小,其表面溫度一般都在200至300攝氏度,中心溫度可以高達700至800攝氏度。所以煙頭是最容易引燃森林植被的。
不要在林區內狩獵、放火驅獸
在林區狩獵、放火驅獸的同時,不經意間掉落的小火星,可能引燃周圍的植被,從而引發森林火災,破壞生態環境。
不要讓老、幼、弱、病、殘者參加撲火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凡接到森林火災撲救命令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趕赴指定地點,進行撲救。
發生森林火災后如何自救
遭遇到森林草原火災時,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一是及時報警,讓外界知道你的位置和處境,爭取救援或指導自救;二是積極自救,快速轉移避險。
千萬不要隨意選擇方向盲目亂逃,否則容易被濃煙烈火所困。
要正確判斷風向,切不可與火賽跑,一旦順風而逃,極易被大火追上并圍堵住。
不能往山頂方向逃生,隨著煙氣上升,山火向山頂方向擴展會較快。
要用沾濕的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包住頭,并沿著逆風方向,向下或橫跑,選擇植被稀疏的路線逃生。
當被大火圍困時,應選擇植被稀疏的空曠地方,俯臥避險,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把臉貼近濕土,雙手壓在胸前。如有水溝、水塘、河流,可跳入水中避險。
在森林火災中如果衣物不慎著火,要迅速脫下,來不及脫下時,要迅速在地上打滾,防止皮膚燒傷。
法律小課堂
1.放火罪量刑標準
故意放火燒毀林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114條,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失火罪量刑標準
構成失火罪的,比照刑法第115條二款,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火苗再小
也會釀成大禍
一旦發生
森林火災
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每個人都需要建立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來源 | 安全辦
編輯 | 謝曉靜
審核 | 孫瑜 鄧本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