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知劍”,服務“廈門創造”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
福建省廈門市這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有一張亮麗的名片——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知劍”檢察文化品牌。以守護知識產權、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核心的“知劍”檢察工作模式,不久前榮膺第四屆全國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
“許多‘中國制造’‘廈門創造’都受益于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在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創新創業處副處長蔡坤海眼中,企業遭遇知識產權被侵犯及維權難題時,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知劍”品牌專業化辦案團隊。
新的一年怎樣做強知識產權檢察?近日,思明區檢察院為“擦亮金字招牌,釋放品牌效能”謀篇布局——拓展協同保護“朋友圈”,發揮“知劍”品牌引領示范效應,打造更具標識度的特色亮點,形成檢察工作品牌矩陣。
順勢而為
十年磨劍,品牌生輝
一部廈門特區創業史,一條知產檢察護航路。
隨著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大量中外企業涌入廈門投資創業。2011年,廈門市檢察機關順勢而為,由思明區檢察院集中管轄全市涉知識產權一審刑事案件。“我們在那時就成立了知識產權檢察辦案部門,專業化辦理知識產權案件,‘知劍’品牌應運而生。”該院檢察長鄭祥發介紹道。此后,“知劍”辦案團隊不斷提升辦案質效,文化品牌也在攻堅克難中熠熠生輝。
知識產權案件往往行民刑交叉,部門壁壘亟待打通,信息孤島、銜接不暢等問題必須解決。2023年4月,“知劍”品牌提能升級——該院建立由全市9家職能機構組成的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下稱“中心”),首創以“辦案協作、案例同育、數據互聯、法律共研”為主要內容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模式,推進全流程協同。
“知劍”辦案團隊在辦理一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被侵權案件時,認真聽取被侵權企業相關負責人的意見。
中心成立不久,一起案值近80萬元的售假案件就被移送至思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發現該案與另一件侵犯知識產權案為系列案,但負責偵查的公安機關分屬廈門的兩個不同行政區。此刻,該院發揮中心優勢,啟動協同保護機制,引導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動作戰,將遺漏的主犯和其他漏犯追捕追訴到案,涉案金額也擴大到800余萬元,制假售假鏈條被連根拔起。
截至目前,中心已有22家單位加盟入駐,成員單位間實現業務辦理、數據共享、態勢分析等功能常態化流轉運行,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設立中心、構建協同保護機制作為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廣。
近年來,隨著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海絲中央法務區、金磚創新基地等相繼落地,廈門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思明區檢察院走上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國際場合發出檢察聲音,主辦“一帶一路”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論壇,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組織開展良性互動,展現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法治擔當。
因勢而新
向“新”破題,護“新”前行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如何集聚、留住創新資源,打通束縛影響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卡點,是“知劍”品牌建設的新課題。
“辦理好集中涉及高科技密集型創新產業的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做優做實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為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一招。”思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王玨深諳破題之道。
作為打破國外壟斷的首批國產醫學親水超滑涂層生產商,廈門某科技公司自成立時就被視為行業“潛力股”。正當公司逐步打開市場之際,卻有兩名員工竊取并泄露公司的多種涂層配方技術信息,蠶食公司的市場份額。
辦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難在取證、鑒定及損失評估。思明區檢察院受理該案后,圍繞商業秘密“非公知性”、技術信息“同一性”兩個鑒定關鍵點,依法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從技術研發歷程、歷史銷售情況、產品市場前景等維度調查取證,為以專利許可使用費認定損失金額奠定基礎。經鑒定及評估,該公司涂層配方的技術信息屬于不為公眾所知悉的商業秘密,兩名被告人的行為給權利人造成損失200余萬元。2023年3月,兩名被告人被判處相應刑罰,各并處罰金。
面對失密危機,行業“新星”守住了發展命脈,創新勢頭更勁,產品已銷往亞洲、歐洲、美洲的多個國家與地區。
辦好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的秘訣何在?思明區檢察院以創新探索為答案:通過大數據篩查、建模等方式追溯侵權路徑;向權利人發出風險提示及檢察建議,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完善整改年產值突破10億元……近3年來,該院辦理的侵犯商業秘密案件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涉及生物醫藥、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等領域,涉案金額上億元。
乘勢而治
因案制宜,標本兼治
在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權利人另行提起民事侵權之訴往往索賠難度大、周期長,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破解這樣的“倒掛”現象成為檢察機關融入知識產權治理的“必答題”。
在思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銷售假冒知名品牌茶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良好,并向檢察官表達了積極賠償權利人的意愿。“在檢察環節促成雙方和解,既能實現權利人訴求,又能依法對犯罪嫌疑人從寬處理。”承辦檢察官表示。
據此,思明區檢察院在全省率先探索“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追贓挽損與民事糾紛訴前協同化解機制”,并首次適用于上述案件。2024年3月,該院發函建議該市知識產權發展保護中心啟動糾紛調解,促使雙方簽訂商標侵權糾紛調解協議書,并聯合思明區法院開展“一站式”司法確認,以民事裁定書賦予權利人申請強制執行賠償款的救濟權利。4月,鑒于犯罪嫌疑人已全額賠償并取得權利人諒解,該院依法對其作出從輕處理的量刑建議。截至目前,該機制已成功適用于14起案件,為相關企業及時挽回損失300余萬元。
“懲”的震懾與“治”的長效,是激發創新創業內生動力的一體兩面。近年來,思明區檢察院以系統思維和全局觀念“前伸后延”,強化知產檢察職能。
——首創知識產權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銜接機制,通過行刑反向銜接,促使5家侵權企業、36名個人被納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閉環”治理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篩選惡意注冊、囤積商標及惡意登記版權行為,推動當事人主動清理惡意注冊商標172個。
——在一起種子套牌侵權案中,行政部門在種業生產、銷售過程中存在執法薄弱環節,遂依法啟動行政公益訴訟助推完善監管漏洞。
——推出《斗陣說知產》月度普法短劇,以生活“小故事”傳遞保護知識產權“大道理”。
從專業辦理到協同治理,思明區檢察院以“一個團隊、一個中心、一套機制”建設,深耕厚植“知劍”文化品牌,以專業化辦案、協同式保護、源頭性治理保護模式,賦能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走出了一條文化品牌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讓創新創造迸發更強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
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
馮鴻昌
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產權得到長效保護,企業就能贏得市場、贏得未來,創新創造的動力源泉必將迸發涌現。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知劍”品牌以守護知識產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己任,順應時代發展之勢、企業發展之需,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知劍”品牌,不僅是廈門市檢察機關的名片,也是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響亮招牌。希望檢察機關持續加強品牌建設,不斷豐富發展品牌內涵,把文化品牌蘊含的法治精神和責任擔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于效,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品牌增光添彩,讓“大廈之門”更加璀璨奪目。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日報·要聞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