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新春鐘聲的敲響,許多人的年終獎已發放到手,每年春節前后,都是居民財富配置的重要節點。早在一個多月前,不少金融機構就已瞄準年終獎,推出“賀歲檔”理財或保險產品,同時發布“保姆級”投資攻略。
“要是年終獎不算多,咱就先把保障型保險安排上。要是年終獎比較豐厚,(且)有養老計劃的朋友,養老年金保險絕對是個好選擇。”有保險人士如是稱。
事實上,伴隨近年利率下行趨勢,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分紅險等儲蓄型保險產品備受關注,尤其在預定利率兩度下調后,具有“保底+浮動”特性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在2025年“開門紅”時期成為眾多險企的主推產品。
怎樣用年終獎為未來生活提供一份堅實的財富保障?如果配置保險,該如何規劃,又該如何選擇產品?
保障型or儲蓄型,選擇方案多
“要是年終獎不算多,咱就先把保障型保險安排上。 意外險便宜且實用,一年保費幾十塊到200塊,就能換來上百萬元的保額。 百萬醫療險也不貴,一年保費幾百塊,生病住院的高額費用都不用愁。 等手頭寬裕再考慮重疾險和壽險,把保障網織得更密些。 ”有保險機構在年前發布年終獎理財“攻略”稱。
對應較為豐厚的年終獎,則有“薪上加薪”的方案,除了保障型產品,可更多考慮儲蓄型產品。“有養老計劃的朋友,養老年金保險絕對是個好選擇。選15年或者20年的繳費期,每年交一點,壓力不大,等老了領錢享受悠閑退休生活。如果想讓財富穩健增長,還能靈活取用,增額終身壽險很合適,隨時可以把它當成你的小金庫。”機構人士進一步稱。
“投資不是一時沖動,而是長期布局。”一家在今年春節期間主推年金險的壽險公司稱。除了養老年金險,該公司還提到教育金產品,可幫助家長提前規劃孩子的未來學業,提供中期資金,解決教育支出的高峰需求,減輕這一階段家庭的經濟壓力。
事實上,伴隨近年利率下行趨勢,儲蓄型保險產品已備受關注,尤其在預定利率兩度下調后,具有“保底+浮動”特性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
一家保險代理機構在今年春節期間推薦了多款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以其中一款為例,假設張女士想為0歲女兒提前進行財務規劃,選擇投保該產品,10年交,年交10萬元,選擇交清增額的紅利領取方式。利益演示表顯示,在孩子11歲時,含分紅生存總利益約達111萬元,超過已交保費;到孩子30歲時,含紅利生存總利益達209萬元,是已交保費的2.1倍。如果這筆錢一直不取用,到女兒50歲時,含紅利生存總利益將達到408萬元。長期來看,該產品含分紅長期IRR可超3.25%。
分紅險開門紅站“C位”
今年春節橫跨1月、2月,與保險“開門紅”時期重合。 不同于往年壽險公司沖刺“開門紅”主推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今年站上“C位”的就是分紅險。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數據統計,2024年四季度以來上新的數百款壽險和年金險中,分紅型產品占比約四成。
在這背后有多重原因。從監管引導看,近年來,有關部門持續引導保險業淡化“開門紅”這種短期沖業績的行為,同時鼓勵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對機構而言,分紅險的浮動收益與險企自身經營相關,有助于險企追求更加靈活的負債成本;對投資者而言,低利率環境下,分紅型保險產品不僅能夠解決資產的保值增值需求,其浮動收益部分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因此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分紅險產品具有收益分配靈活、客戶黏性較高等特點,有利于提升險企市場競爭力。“險企主推分紅險,體現其正在尋求業務增長點的努力。”
“但不同的分紅險產品在收益、保全、服務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區別,如果不甚了解,很容易踩坑。”前述保險代理機構稱。
此前也有精算專業人士表示,分紅險比傳統壽險產品更為復雜,需要更專業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以及更高水平的精算和投資隊伍,其利益共擔機制也更考驗險企長期的綜合經營能力。可見,選分紅險,承保的險司尤為關鍵,需要從產品長期的分紅實現率以及險企的償付能力、經營水平和各項外部評級等角度觀察判斷。一位保險公司高管對媒體稱,分紅險對于銷售隊伍要求也較高,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培訓和轉化。
有效理財需長期規劃
就如監管引導保險業淡化短期沖業績的行為,長期規劃對個人來說同樣重要,是實現有效財富管理的關鍵。
一家理財機構指出,投資者應從個人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等方面出發進行資產配置。保守投資者建議配置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穩健投資者可在此基礎上適當配置“混合類”產品。
從宏觀環境看,中金財富研報稱,在經濟結構轉型初期,資產配置行為的“避險化”“保守化”是明顯傾向,從過往的“加杠桿”轉向“去杠桿”,居民財富也從風險資產轉向固收資產。但“保守化”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利率水平的持續降低會深刻影響投資者行為。按照國際經驗,10年期國債利率低于2%往往會成為風險偏好變化的分水嶺。
“長久期利率低于2%之后,固收產品的收益率日益雞肋化。存在負債約束的投資者不得不做出重要改變,尋找增強收益的方法。”該團隊稱,一般而言,增強收益的方向有兩個:一是在本國市場,投資者可能會考慮逐步增加權益資產配置,特別是高股息資產;二是擴大海外投資,從其他區域的增長中獲取收益,以此分散收益來源。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如何養老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養老投資就是一場用“長錢”進行的長跑,資金安全性和長期收益率需并重。此外,個人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個重要的變量,包括不少險企在內的金融機構已向綜合財富和健康解決方案轉型,構建覆蓋“財富、健康、醫養、長壽”的服務閉環。
“除了金融投資,健康的身體、高級的審美、志同道合的朋友等,也是一種養老投資。”一位金融機構人士說道。
一周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