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太陽隊今天又輸了。如今,太陽隊成了眾多 NBA 球迷調侃的對象,也常被當作 “別這么運營球隊” 的警示案例。那么,球隊怎么就走到這一步了呢?因為球隊狀況糟糕,遭受了不少指責,所以我想深入剖析一下球隊的情況,就有了這篇文章。
球隊這幾年的情況
1. 充滿希望收官的 20 - 21 賽季
20 - 21 賽季工資帽 1.09 億,奢侈稅線 1.39 億。
菲尼克斯太陽隊薪資 1.27 億(工資帽排名第 22 位)。
主要輪換陣容:
控球后衛(PG):克里斯?保羅(4100 萬)、卡梅隆?佩恩
得分后衛(SG):德文?布克(2900 萬)
小前鋒(SF):米卡爾?布里奇斯(新秀)
大前鋒(PF):杰?克勞德(900 萬)、卡梅隆?約翰遜(新秀)
中鋒(C):德安德烈?艾頓(1000 萬)、杰倫?史密斯(新秀)、阿隆?貝恩斯
(* 球員名字后面的數字是薪資(單位:百萬美元),僅標注了比較突出的薪資。)
這是太陽隊打進總決賽的賽季。以保羅 - 布克 - 艾頓為核心的 “三巨頭” 組合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米卡爾?布里奇斯、卡梅隆?約翰遜、杰?克勞德等新秀和老將也和諧共處,共同完成了這個賽季。艾頓、布里奇斯、卡梅隆?約翰遜當時還是新秀合同,此前只知道是拉塞爾?威斯布魯克舞伴的卡梅隆?佩恩,在克里斯?保羅受傷期間擔任首發,在 “季后賽” 中打出了毫不遜色的數據。
2. 與預期不符的 21 - 22 賽季
本以為新秀們的蓬勃成長加上老將們的經驗,能讓球隊在獲得亞軍后迎來更光明的未來,但……NBA 的發展并不會一帆風順。
兩筆交易和兩份續約合同:
杰倫?史密斯、2 個次輪選秀權 <--> 托尼?克雷格
杰倫?卡特、29 號選秀權 <--> 蘭德里?沙梅特
蘭德里?沙梅特續約 4 年 4300 萬
克里斯?保羅續約 4 年 1.2 億
說實話,這時太陽隊做出了最糟糕的選擇,給自己的薪資空間挖了個大坑。7 月送走杰倫?卡特換來沙梅特,僅僅看了季前賽,10 月就給他一份 4 年 4300 萬的合同。此后沙梅特狀態持續低迷,后來在比爾的交易中,幾乎成了負價值的薪資填充物。想想之后排隊等著續約的球員,這無疑是邁出了錯誤的第一步。而且當時史密斯雖然表現起伏不定,但偶爾也能帶來驚喜,如果他還在隊里,情況又會怎樣呢,實在有些可惜。結果史密斯離開后,在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場均上場 25 分鐘左右,能砍下 13.4 分 7.6 籃板,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工資帽 1.12 億,奢侈稅 1.43 億。
菲尼克斯太陽隊薪資 1.33 億(排名第 16 位)。
主要輪換陣容:
控球后衛(PG):保羅(3000 萬)、卡梅隆?佩恩(700 萬)
得分后衛(SG):布克(3200 萬)、沙梅特(1000 萬)
小前鋒(SF):布里奇斯(新秀)、克雷格
大前鋒(PF):克勞德(1000 萬)、卡梅隆?約翰遜(新秀)
中鋒(C):艾頓(1300 萬)、阿隆?貝恩斯(850 萬)
3. 新總經理的高調上任與激進舉措(22 - 23 賽季)
幾乎保留了亞軍陣容的球隊,卻在季后賽第二輪草草出局。賽季結束后,球隊老板羅伯特?薩沃爾因負面事件辭職,伊什比亞成為新老板。新老板一上任就豪言要大把花錢,上任不到一周就完成了凱文?杜蘭特的交易。
大型交易與續約:
凱文?杜蘭特、TJ?沃倫 <--> 米卡爾?布里奇斯、卡梅隆?約翰遜、杰?克勞德、4 個首輪選秀權
德安德烈?艾頓續約 4 年 1.33 億
說實話,我覺得這筆交易規模太大了。凱文?杜蘭特?那可是物超所值的超級巨星。然而,太陽隊換來這位跟腱受過傷、有點小傷病史的 34 歲球員時,幾乎掏空了所有資產。
交易前 2021 - 2022 賽季數據:
米卡爾?布里奇斯:出戰 82 場,場均 34.8 分鐘,得 14.2 分 4.2 籃板 2.3 助攻
卡梅隆?約翰遜:出戰 66 場,場均 26.2 分鐘,得 12.5 分 4.1 籃板 1.5 助攻
杰?克勞德:出戰 67 場,場均 28.1 分鐘,得 9.4 分 5.3 籃板 1.9 助攻
TJ?沃倫:21 - 22 賽季因傷未出戰
凱文?杜蘭特:出戰 55 場,場均 37.2 分鐘,得 29.9 分 7.4 籃板 6.4 助攻
雖然難以定量比較,但原本能提供 90 分鐘左右上場時間的年輕陣容,變成了只能由這位場均打 37 分鐘的頂級老將支撐。此后,太陽隊一直飽受陣容深度問題的困擾。
22 - 23 賽季:
工資帽 1.23 億,奢侈稅線 1.56 億。
菲尼克斯太陽隊薪資 1.76 億(排名第 6 位)。
主要輪換陣容:
控球后衛(PG):保羅(2800 萬)、卡梅隆?佩恩(600 萬)
得分后衛(SG):布克(3400 萬)、沙梅特(1000 萬)
小前鋒(SF):克雷格(500 萬)
大前鋒(PF):杜蘭特(4400 萬)
中鋒(C):艾頓(3100 萬)
太陽球迷最討厭的規定:二次奢侈稅的出現
23 年 4 月,二次奢侈稅規定出臺。我認為這個規定對太陽隊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二次奢侈稅觸發球隊面臨的懲罰:
不能使用中產特例(MLE)
交易時不能進行現金交易且不能同時送出兩名以上球員
7 年后的首輪選秀權不能交易
不能參與買斷市場
新老板上任第一周就帶來杜蘭特,還表示欣然接受奢侈稅,結果上任不到半年,完全相反的規定就出臺了。這些規定讓如今的太陽隊不僅要承擔巨額奢侈稅,還面臨著數不清的限制。
總結與個人看法
簡而言之,太陽隊因為沙梅特的交易和續約,自己限制了陣容的靈活性。核心球員新秀合同即將到期,太陽隊的工資帽也達到了一定程度,因此到了不得不放棄布里奇斯、卡梅隆?約翰遜、艾頓其中 1 - 2 人的時候。這時,因種族歧視事件球隊換了新老板,新老板提出了引入杜蘭特、不放棄任何球員的大膽提議,并為此付出了所有資產。就在老板宣布承擔奢侈稅、要大干一場后,二次奢侈稅規定出臺,這嚴重打亂了老板的計劃。
在計劃面臨巨大風險的情況下,保羅的狀態下滑更加明顯,即便保羅合同到期,球隊也無法實現有效補強。于是太陽隊在與保羅續約后,在只能進行小修小補或者徹底重建的邊緣,把保羅和前面提到的已經成為負資產的沙梅特打包,幾乎以垃圾合同的形式換來了布拉德利?比爾,從而形成了如今的 “三巨頭”。
回顧這些過程,能看出球隊一步一步走向了糟糕的境地。我個人認為,球隊走向衰敗,杜蘭特的交易以及隨后立刻出臺的二次奢侈稅規定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且在球隊沉淪的過程中,引入杜蘭特就想著要贏在當下,球隊并非沒有想法,只是形勢緊迫,即便限制陣容靈活性,也要換來比爾試試。甚至想賣掉艾頓、卡馬拉等球員來補充陣容,但這就像給正在下沉的船又鑿了個更大的洞。老板的想法本身并不壞,但二次奢侈稅規定的出臺給了球隊沉重一擊,導致事與愿違,出現了既無法合理運營,運氣也不眷顧的最糟糕局面,實在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
所以,我想反駁兩點:
“杜蘭特好可憐,真的沒人幫他。” -> 確實沒人能幫杜蘭特,但為了換來他,能幫他的球員都被賣掉了。
“為什么要做比爾的交易?這蠢貨。” -> 在比爾交易之前,球隊已經略微超過二次奢侈稅線,所以很難實現有效補強。想簽 5000 萬級別的球員?那是不可能的。交易時大家都清楚,正因為比爾的合同是爛合同,所以才換得過來。我也想用 5000 萬簽東契奇或者揚尼斯?阿德托昆博啊。但當時用即將到期的保羅加上爛合同的沙梅特換來比爾,我覺得是球隊在明知未來渺茫的情況下,為了拯救球隊,哪怕把薪資空間徹底鎖死也要嘗試一下。結果,還是沒能拯救球隊。即便不做這筆交易,我也不認為球隊現在會是一副良好的模樣。
太陽隊用杜蘭特的交易賣掉了未來,比爾的交易則是給已經黯淡的未來補上最后一刀,但這作為一場賭博,嘗試一下也無可厚非。球隊落到如此田地,原因不止一兩個。唉…… 包括我在內的太陽隊球迷們,加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