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安居房輪候庫中的家庭也可以買安居房了?
最近,網上傳出一份某安居房項目輪候庫外家庭購買條件:
A類:全家深戶,申請人參加深圳社保累計5年以上(人才3年以上),單身的滿35周歲
B類:主申請人深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不限制戶籍,父母作為共同申請人需深戶,單身的需滿30周歲
這意味著自2013年深圳安居房輪候庫建立以來,將首次出現向庫外家庭公開配售安居房的情況。
事實果真如此嗎?
深圳安居房政策放寬?
真相是...
針對上述情況,@深圳買房計劃 第一時間咨詢了深圳住房保障署,得到的答復是:
“我們尚未收到任何關于政策變更的通知。根據現行的《深圳市共有產權管理辦法》第四十九條,自2023年8月1日起,安居型商品房的輪候申請已不再受理。”
根據現行政策,安居房面向的群體是安居房在冊輪候人和領軍人才,同時需要具備3個條件:
①申請人深戶+主申請人社保5年;
②家庭購房者/滿35歲的單身購房者;
③申請人在深圳未擁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且在5年內未轉讓過或者離婚分割過自有住房,未享受過深圳市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或者獎勵補貼政策。
與現在的政策相比,網上流傳的申購條件更寬松,主要差異在于,即使不在輪候庫中,符合上述條件的申請人也有資格申請安居房。
此外,還放寬了戶籍限制和單身年齡限制,從而擴大了潛在申請人群的范圍。
當然,這種放寬的申請條件無疑將對可售人才房及共有產權房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
從網傳的申購條件可見,安居房和人才房、共有產權房三者的申請群體之間存在高度重疊,主要對主申請人的戶籍和年齡做了限制。
安居房不香了嗎?
政策放寬的消息傳出,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居房銷售面臨的嚴峻挑戰。
@深圳買房計劃 不完全統計,去年安居房共計配售2.4萬套(包括多個項目的重復配售)。
然而,銷售情況卻遠不盡人意,全年僅成功售出3679套。
更令人咋舌的是,部分項目的去化率甚至低至個位數。如光明的偉城賢德瑞府第二次配售482套房源,只賣了14套,去化率僅2.9;大鵬的帆灣海寓,配售1174套,賣了21套,去化率僅1.79%。
安居房銷售困境的根源主要有三點:
1、購買資格“鎖死”,需求池持續萎縮。
由于安居房僅限于安居房輪候庫的家庭購買,且自2023年8月起,輪候庫的申請已停止新增入庫。
盡管在庫有18.6萬戶家庭具備購買資格,但鑒于“回鍋肉”持續增多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年內實現安居房庫存清零可能性顯得非常低。
▲上下滑動查看,點擊查看大圖/數據僅供參考,最終分配套數、價格以官方發布為準
@深圳買房計劃 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2月4日,仍有約2萬套安居房源尚未成功配售,同時預計還有約1.5萬套未配售過的新項目房源,總計庫存量達到了3.5萬套。
要知道,目前商品房庫存量也才3.2萬套,而安居房比商品房足足高3000多套。
2、地段偏遠、配套不足,勸退剛需。
不少項目離市區有點遠,地鐵、商業、學校配套薄弱,這使得不少購房者在選擇時望而卻步。即使輪候到最后的排名,也可能因為對項目位置或配套的不滿而放棄購買。
3、對比商品房,安居房的價格也不香了。
要知道,在推出之初,“便宜”是深圳安居房最大的優勢。
但如今在開發商“自損八百”的讓利下,出現了商品房折后價格與周邊安居房接近的現象。
比如港嶸拔翠園,配售均價2.7萬/㎡,補繳后均價約3.27萬/㎡,而其旁邊的商品房鵬瑞半山云璟,折后單價約3.3萬/㎡起。
盡管后者是最低單價,但如果踮腳夠一下就能買到商品房,的確很容易勸退買房人。
而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
比如位于光明的偉城賢德瑞府,補繳后的價格僅比其商品房折后均價低3千/㎡。
甚至有的商品房價格甚至持平同區域的安居房。
位于坪山坑梓的安居梓和苑,配售均價1.98萬/m2,而附近的傳承啟元府折后最低1.6萬/m2。
顯然, 面對滯銷壓力,安居房政策迎來優化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你會選擇安居房嗎?
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