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社會關系特別復雜,人們會說他結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這里的“三教九流”有貶義意義,暗示這個人不走正路。三教九流具體指哪三教?哪九流?他們現在還存在嗎?
一、 三教
三教,指儒釋道三教。
儒,指儒家學派。
2000多年前,孔子創建了儒家學派。之后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學說。孔子的學說核心是“仁”和“禮”。當時我國處于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兼并攻伐戰爭不斷,各諸侯需要的是讓自己國家變得強大,讓自己在戰場上擊敗敵軍的思想,所以對孔子思想興趣索然。
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秦朝后,他為了防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開始焚書坑儒,燒毀了《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以及儒家學派在內的各家學派的大量典籍,這讓儒家學派遭受重創。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君權神授”等思想,這符合漢武帝的統治需要,最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學派成為了我國的正統思想。
儒家學說影響了我國2000多年之久。現如今,孔子以及儒家學派的思想依舊有著不俗的影響力。
釋,指佛教。
佛教,發源于古印度,創始人是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
大約在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時期,佛教傳入了中國。東漢時期,漢明帝夢到金人后,他派遣使者前往天竺求法。大漢使者在大月氏遇到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后,邀請他們來到漢朝宣揚佛法。攝摩騰和竺法蘭攜帶了不少佛經和佛像。漢明帝為了方便他們弘揚佛法,下令修建了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是我國古代的第一座佛寺。這之后,雖然我國經歷了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榮)滅佛事件,但佛教依舊在我國快速發展起來了,成為了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宗教之一。現如今,我國各地都有不少佛寺、僧侶和佛教信眾。
道,指道家學派,之后發展為了道教。
道教學派是2000多年前,和孔子同時代的老子創建的一個學派。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之后,道家學派逐漸發展為了道教。道教是我國的本土教派,我國各地有不少道觀、道士和信眾。
二、 九流
九流,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進士)八貢(貢士)九舉(舉人)。
佛祖和流仙是佛教、道教等教派中的人物,信則有,不信則無,他們是虛無縹緲的,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流宦、閣老、宰相,是古代的官職。進士、貢士、舉人,是古代學子參加科舉考試后獲得的功名,相當于現如今的博士、碩士、本科等學歷。古代學子通過科舉考試,獲得進士等功名后,就有了做官的資格。
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官員在我們社會中擁有著很高的地位,所以中國人都有想做官的執念。
現如今,官員在我國依舊存在,但是1912年我國爆發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后,我國就結束了封建帝制時代。封建帝制時期的產物,皇帝、宰相、閣老,以及進士、舉人等也就消失了。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秀才,是古代的讀書人。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等級: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參加童試合作者被稱為秀才。童試屬于初級考試,難度較低,考中秀才沒有資格做官,只有參加鄉試、會試、殿試,獲得舉人、進士等頭銜,才可以做官。秀才隨著封建帝制時代的結束,如今也不存在了。
中九流中的其他職業,醫生、畫家、僧侶、道士、算卦先生、皮影戲從業者,彈唱、琴棋書畫從業者,現如今都是廣泛存在的。不過,現如今各職業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的等級之分。
下九流:一流高臺(戲子),二流吹,三流馬戲(雜耍),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下九流中的九種職業,除了娼妓是違法的,不被允許的,其他職業:戲子、樂師、馬戲雜耍演員、剃頭匠、澡堂老板、搓澡工、牲畜配種工等職業,現如今依舊存在,且也是受人尊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