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層,是很多人置業的終極目標,覺得此生只要擁有一套就無憾了!
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買了大平層的人,卻在努力逃離,覺得居住舒適性并沒有那么高。
我也是無意中聽房產中介說漏嘴才知道:原來人人向往的大平層也有這些缺點,本期我們就一起了解下。
1、持房成本太高,不好二次出手
所謂大平層,基本上面積都在一百七八十平方以上了,購置時如果地段差不多、小區環境好點,總價起碼都在四五百萬朝上。
房產中介說,這樣的房子雖然整體戶型、環境都不錯,但因為總價太高,購買人群少,出手并沒有那么容易。
再加上這兩年,市場行情不明朗,很多人都處于觀望的狀態,二手大平層,掉價可以說是最狠的。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個小區,開盤時大平層單價都到三萬五左右了,而現在過去一年多,單價直接降到兩萬六,看的人還寥寥無幾。
所以他說,對于我們普通家庭來說,大平層其實算是高風險置業了,一旦市場出現波動,它表現的會非常明顯,不如買普通大三居穩妥。
2、大面積住人多,隔音差
因為大平層面積富余,一般很少是兩口子或一家三口住,很多都是跟父母、甚至兄弟姐妹住在一起。
像他以前就賣過一套大平層,業主的售賣理由是,樓上住了祖孫三代七八口人,每天太吵了。
不是孩子在家玩玩具,就是大人挪桌子、關門的聲音,而且是從早到晚不停歇,業主都報過2次警,但都以協調為主,治標不治本,后來實在受不了,就把房子賣掉了。
所以,別被大平層洗腦了,我們普通住宅能遇上的糟心事,大平層可能也不少。
3、居住成本太大,非土豪承擔不起
中介說,他見過太多人,使勁全力買了大平層,但住了幾年,因為生活成本太高,要么賣掉房子,要么降低生活水準。
就拿夏天開空調來說,想要家里整個降溫,所有空調都得開,每個月電費都是一兩千塊。
有業主覺得電費太夸張,就把自己鎖定在一個區域里,比如他曾遇到一位業主,平時白天在家上班,就把自己鎖在書房里,吃飯、上班、睡覺都在這里,只需要開這個房間空調就ok,等家人回來才會開其他地方的空調。
除了水電費,物業費也不便宜,面積大,一平方兩塊五,一個月也得好幾百。
這一年算下來,僅水電費+物業費+取暖費,起碼在五六萬塊錢,對于摳摳搜搜買大平層的人來說,還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所以,很多普通家庭都開始逃離大平層,覺得還是買普通住宅性價比更高。
4、房子太大,清潔麻煩
我一直以為,只要住進大平層的,起碼家里都有阿姨、保姆吧,衛生還需要自己動手?
但聽房產中介說,好像也不都是那么回事,還是有很多人不舍得或者不樂意請阿姨的,然后每天打掃家里就非常痛苦。
不管房間有沒有人住,都需要定期打掃,尤其是北方家庭,灰塵大,家里幾天不擦拭就一層灰。
如果有孩子的話,那更崩潰,玩具給你扔的,得滿屋子找。
中介說,他還真見過雖然是大平層,但家里真的亂糟糟的業主,平時根本不怎么收拾,居住幸福感也不覺得很高。
寫在文末
所以,對普通人來說,大平層可能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當然,這里也并不是說不建議大家買大平層,只是說,對于經濟條件沒那么寬裕的家庭來說,大平層可能反而會成為生活的負擔。
而且,買大平層要考慮很多,大家一定慎重考慮再入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