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頂著“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光環上市的百果園,在上市第二年便面臨業績“變臉”,交出一份不太光彩的成績單。
最近,百果園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預計2024年收入較2023年的113.91億元減少不超過15%,虧損3.5-4億元,而2023年同期則盈利約3.62億元,這也是百果園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話說,百果園上市第二年便陷入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境地,其頹勢比外界想象的更快到來。
對于業績下滑,百果園官方給出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國內消費疲軟,消費市場的變化,對百果園造成的沖擊最為直接,說白了就是消費者接受不了百果園高端水果的“貴”;二是一年內加盟店關店近千家,百果園絕大部分門店來自加盟,其鼓勵加盟商從高租金收入比的門店搬遷至低租金收入比的門店,雖然有利于加盟商的可持續發展,但不可避免面臨短期陣痛,加盟商關店現象層出不窮。
三是新戰略的實施和相關開支的增加,去年1月,百果園把“好吃”戰略升級為“高品質水果專家與領導者”,為了提升消費者對公司的品牌認知,完成門店翻新、營銷活動、聘請美好生活大使等活動全面鋪開,導致2024年開支增加。而百果園業績不佳,直接拖累股價。截至今日收盤,其股價僅為1.06港元,較5.6港元發行價暴跌81%,總市值僅剩16.32億港元。
面對業績壓力,百果園已采取一系列的舉措來改善經營質量,包括發力高性價比產品、拓展水果禮產品線、降低加盟成本等。在我看來,百果園尋求自救的思路大致正確,但無法在短期內見效。比如,讓消費者給百果園貼上“高性價比”的新標簽并不容易,畢竟其與街邊個體小店相比,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如何留住加盟商,以穩定并擴大加盟網絡,同樣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
整體來看,百果園2024年的經營表現難以讓投資者滿意,更對其未來的增長潛力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依然把時間撥回到去年1月,彼時正值百果園上市一周年,百果園掌門人余惠勇放出豪言,百果園計劃在未來十年內營收突破千億元,具體將從零售、To B、品類、國際化四大方面著手。
眾所周知,2023年百果園營收不過百億規模。財報顯示,其上市當年實現營收113.91億元,同比增長0.7%,凈利潤為3.62億元,同比增長11.9%。百果園想要在十年內從百億營收邁上千億營收的新臺階,必須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才能不斷做大規模,直至完成既定目標。
但事與愿違,近年來,百果園業績增長疲態盡顯。2021-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分別增長16.22%、9.94%、0.7%,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69.49%、40.35%、11.9%,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不斷放緩。更為尷尬的是,2024年是其推行新戰略的第一年,非但沒有扭轉增長頹勢,反倒開始走下坡路,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未來成長空間著實堪憂。
顯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百果園仍需通過實打實的業績來證明自己,而這遠比空喊口號要難得多。對了,別看百果園水果賣得不便宜,但并不代表品質過關,各類質量投訴問題不斷。比如,其在2022年5月、2024年3月均被曝出將爛果做高端果切售賣,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蠶食消費者的信任,也對品牌帶來巨大傷害。
放眼2025年,百果園業績能否止跌回升,讓子彈先飛一會,我只能祝它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