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除夕那天,我在這個公號寫了篇文章,題目叫《鳳凰男春節回鄉,縣城賓館成了妻子們的集ZHONG營》。
這篇文章是獨家題材,是寫我身邊的真實事件,反響很大。當時,有媒體順著我這話題,還進行了縱深報道。
遺憾的是,這篇純粹寫人間煙火的文章,在傳播加速之時,猝死于28萬的流量當口。而同名同題同篇文章,我發在頭條號,現在依然安全存在。
我扣破腦袋也不知道又觸犯了哪種天條。
這兩年,我早就被這種莫名滅稿整到毫無靈感和動力了。每次稿件被刪,我也就當是埋了。
只是,這幾天,后臺有大量留言,要求我重發此文,特別是一些錯過閱讀的朋友。
今天,我費力過濾一下,覺得可能是標題中“集ZHONG營”三字讓那些人覺得不當。
文明有時斗不到野蠻。
我用這詞,不過是一種物象,不過是一種表達修辭,不過是一種內容互文。但,對這些,那些審核者又怎么可能懂呢?
沒文化不是真可怕,而是真可悲。
如果要他們來修改,一定會把“集中營”改為“集裝箱”,或者“集散地”。
算了,無解。我寫自媒體真的只是為了賺錢嗎?
狗屁!老子是將之作為文本實驗的方式,是自己與自己靈魂對話的空間。
天下之大,哪里能安下一張書桌呀。
今天,就把那篇“鳳凰男回鄉過年”重新升級一下,也回應一下相關追問——那些鳳凰男的妻子們,后來怎么樣了。
春節期間,有很多像我這樣在外打拼的朋友,都奔突于父母與妻子的二地——父母在鄉下老屋,妻子在縣城賓館。
這里的妻子,有時只指老婆,有時包括老婆和孩子。
這些婆娘們,舍不得讓孩子住在冰窖一樣的鄉村,有的也是考慮孩子不應接受某些不必要的鄉村文明。
對這些朋友,也包括我吧,順手找個身份概念,就叫鳳凰男。
我知道有些人討厭“鳳凰男”這個稱謂。其實,這只是個符號,或者說是便于表達的簡稱。
同樣,我內心對所謂的“鳳凰男”“孔雀女”的說法,也不以為然,覺得是莫須有的。但,表達何必計較那么多呢?
今年,我們縣城最好的賓館,就成了這幫婆娘們的集散地。
比如,我用婆娘這詞,肯定也會招罵,有些人覺得這是歧視老婆,而我卻覺得是愛稱。
寫作這些年,我又怎能不知尊重讀者?
你不懂我的表達修辭,不懂我的語體色彩,你可以選擇白嫖或取關,這都是自由,真沒必要對我翻白眼。
遺憾的是,不論我如何表達,都有人來雞歪。對此,以后,我就不再解釋說明了。
我寫作很自由,但,這并不代表我沒有公共情懷和倫理。
說回到我兄弟們的妻子,也就是住在賓館里過年的那群老娘們(有的是妖嬈的少婦)。
她們不愿意到鄉下過夜的理由有很多:
1、天氣太冷了,鄉下就算有空調也不管用,怕凍傷了孩子。
2、廁所太臟了,鄉下就算安裝了馬桶,也還是不智能,還是臟;
3、親友太鬧了,一句話重復一萬次,說的雞毛蒜毛,無聊到令人心躁;
4、禮數套路太煩了,住的房子是敘利亞風格,但家族禮數卻像是在紫禁城里。
5、每天爭議的事,無非是壓歲錢給多給少,請吃飯的菜館與煙酒的級別。
6、太多的話術,最終指向是幫孩子上學、找工作,或者是借錢。
很多年過去了,這些鄉村敘事從未改變。
于是,這幫所謂的鳳凰男,混得再牛逼,依然無法逃出這樣宿命:
老婆孩子雖然跟著回來了,但和夫家的故鄉,對公公婆婆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如同鄉村的稀飯,寡淡清淡之極。
鳳凰男帶老婆回家,有時是一種證明,是一種宣告:
世界這么亂,老婆依然在;老子沒離婚,別笑我父母。
在我們這座蘇北鄉村,鳳凰男帶著兒女們回鄉,還有一層向父老的宣告——傳宗接代的家庭使命,游子沒有辜負。
特別是像我大字不識、思想極度固化的父親,他在這人世間最大的榮耀,就是看著我一群兒郎們,覺得光榮之極。
他有一句經典語錄,就是面對我的兒子們,會這樣說:“啊,就是讓我掙一個億,也不換有這些孫子們呀!“
他表達凌亂。總之,意思是,讓他有一個億,也不如讓我有這些兒子們。
其實,父親一輩子都沒能弄懂一個億是啥子意思,他一輩子唯一政績,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蓋起了三間磚瓦房。
如果計算一下我父親一生的總書入,我相信不會超過10萬元。但,面對我的兒子們,他張開閉開就是一個億小目標。
這種浮夸的話語到底是由什么驅動的呢?一言概之——重男輕女。
對此,我父親是不承認的,但,我知道,重男輕女是刻進他靈魂的。
比如,他經常說一句我恨不得灌他一斤酒的鬼話——老表親,代代親;姨娘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算了,不說了。再氣,也忍。
當然,這個重男輕女的老頭也尷尬,他一句普通話也不會說,他與孫子講啥,都得靠我翻譯。我翻譯又不能直譯,只能意譯。
所以,祖孫關系角度,他們屬于0交流。
住在縣城里的那群婆娘的孩子們,與鄉下爺爺奶奶的交流模式,也都如此。要說有多少深情,盡多少倫理孝道,真的難說。
總之,人能回來就是面子,心在游離才是本質。
事實上,這個年關,這群人飯是回家吃的,睡是在賓館睡的。
吃飯的時候,絕大多數,也就用筷頭點兩根菜葉,然后,擠出幾縷笑容,對著老人們說——爸爸媽媽,我吃飽了,這飯菜好香哦。
回到賓館,外賣點起,夜宵搞起,摜蛋打起。其間聊的,都是如此春節,何其孤冷,何共煩躁,何其無聊,何其浪費時間。
于是,大家都在發狠,下一年,再也不回來了。這樣的古怪王國,她們配不上。
幸好,小縣城的夜晚也有流光溢彩,賓館里的寬帶光速是平等的。
與鳳凰男的女人孩子們急著往城里趕,男人們在鄉下呆得要更久些,他們得努力解決一下家庭矛盾,規劃好故園建設的大計。
一邊喝著酒,一邊與白發親娘說悄悄話:
你三姨父去年得了腦梗,你得去包個紅包!
你二表弟家的大女兒讀財會要畢業了,你得幫找個工作!
你三大爺的房被稻田里的水溝浸了,你得主持一下,搬個墳,不然他住在里頭冷啊!
每一件事,都極為莊重神圣。
不管你在遠方的世界是研究中美關系,還是發明導彈;不管你抱持的是先鋒主義,還是后現代風格,在老爸老娘的鄉村邏輯下,屁都不算。
鳳凰男生來孤獨,這一切話語,都與自己的愛妻無法訴說。
因為理由說得再神圣,這些婆娘們也只關注結果,不在意過程。
畢竟,那些過程,更多屬于祥林嫂要承接的封建禮教。
結果也很簡單——春節回鄉又超預算了。
她們的老公其實就站在鄉村無邊的黑夜里,四周仿佛有無數把鉤子伸了過來,拉住了他們的口袋,把一張一張的票子鉤了出來了,飄向了茫茫夜空。
其實,從離開鄉村的那一刻,這些鳳凰男的老婆就在構想:下一年,必須找到一個絕招,阻止這樣無意義的返鄉。
但,意義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只要鳳凰男對故鄉的愛不斷,對家的情不滅,所有的阻攔都注定是一場傷害。
從這個意義講,那些愿意陪老公返鄉過年的妻子們,也都是心中有愛的人。
老公愛父母,她們愛老公,孩子愛她們,愛,連接世間萬物。這,就是親情的閉環管理邏輯。
當然,鳳凰男返鄉,與老婆吵架也是少不了的開胃菜。
吵得激烈時,男人會悲愴感嘆,真不如找個鄉里板材廠的女工;
或者恨恨地表示,哪怕是找個城里收銀員,只要懂事聽話,也都好;
總之,男人認為,娶媳婦不能找精英,找個下雨懂得往自己家里跑的女人,就行。
女人也含恨地說,嫁人不能嫁鳳凰男。
當然,從平權角度,男人跟女人返鄉,也同樣感嘆,娶女不娶孔雀女。
不論如何,一切都是過程,春節一過,回到遠方的城市,又是一個新世界。
昨晚,我問了一下幾個兄弟們的春節細節。
一個說,他的女人天天在縣城的賓館打牌喝酒。
還感嘆說,現在互聯網社交軟件太牛逼,讓她們遇上同類了,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是春節含淚人。
我有6名兄弟的老婆,訂下了這座城市最好的賓館,而且,選擇了同一樓層,她們最后甚至不想再回城市了。
這樣合適的牌友,太難找了。
如此,有錢有閑有場地,春節返鄉有新意。
我那沈兄,一個我近20年的至交,他老婆身出江南富庶之家,人長得美,學歷又高,在大公司是高管。
這女子嫁給我兄弟,是貪圖兄弟的一手好文章,組成了一個才子佳人的局。
這一回,沈兄妻子依然沒有住在鄉下已經建成如同別墅的房子,選擇在縣城賓館過年。
她說,縣城賓館從地理空間上講,就是一個中轉站;從情感交付上講,就是一種潤滑劑。
婆媳關系、金錢關系、自由問題、休息問題,在這里,都能有一個緩沖與和解的空間了。
如此理性的春節,如此祥和的春節。各得其所。
但,我還是有個兄弟,掉進了城鄉婆媳大戰的老舊陷阱,城市媳婦初一就負氣逃遁遠方城市,老公初四也匆匆離去,據說雙方撕扯直到今天上班才有所緩解……
人間總有煙火,人間也有悲情。
生活的幸福是靠妥協得來的,生活的殘酷有時又是無解的。
不論如何,認清跟隨鳳凰男返鄉生活殘酷的真相,我們必須依然熱愛生活,下一年依然還是要回到故鄉。
是的,曾經,我也寫過一篇文章,叫《每回一次故鄉都要哭上一場》,后來,我不矯情了,又寫了“就算哭上十場也一定要回到故鄉”。
因為我的父母老了。
今天,我離開了故鄉。那一刻,父母相送,白發在蘇北的寒風中飄揚。
當時,我在心底算了算——這輩子,我如此整日整夜陪伴他們的時間,此生很可能不超過100天了。
想到這樣的數字,就覺得似乎有100把箭,在射向自己的胸口。
我想哭了。又得忍!
為了阻擋這種萬箭穿心,現在,我很想說,明天春節前,請讓我們一起穿上回家的鎧甲吧,抵擋所有的委屈和怨氣——再次回家。
初為人父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父親是不能死的”,因為孩子是投奔我們來的,作為父親必須為孩子掙起一片沒有委屈的天空。
但,現在,面對佝僂的老父,白發的親娘,是時候警告我自己了——父母也是不能死了。
他們曾經為我們肩起沉重的閘門,放我們到了遠方的光明地帶。
如果沒有了父母,我們也就永遠沒有了根,就算回到故鄉,也可能是回到了真正的黑暗地帶。
每個人都是要有故鄉的。
每個人的精神原鄉,也就是父母活著時的地方。
PS:全文完。共3780字。春節結束了,我離開故鄉了。一直沒有靜心寫稿,在機場打下這些文字,內心像有一塊汲滿苦汁的海綿,不敢擠生活的細節。太苦了。我愛你故鄉,我愛你們,我的父母兄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